天天看点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作者:八卦说史

公元1565年正月,59岁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得知自己儿子突然去世。令人意外的是,嘉靖对儿子的死非但没有悲伤,反倒说“这个儿子一直都想着夺嫡当太子,如今终于死了!”

嘉靖为何在儿子死后说出这样的话呢?这个儿子究竟犯了什么错才会让嘉靖如此冷漠?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嘉靖画像

景王朱载圳是嘉靖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嘉靖十六年二月,比三哥裕王朱载坖只小一个月。

在裕王、景王兄弟出生之前,嘉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出生两个月夭折,次子朱载壡三岁被嘉靖立为太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老三裕王、老四景王日后只会去封地当个闲散王爷,与皇位无缘。

然而对儿子们来说,嘉靖皇帝实在不算一个好父亲,且不说他对景王和裕王很冷淡,就是对太子也不上心。

太子14岁都没出阁读书,嘉靖也不着急,最终在群臣一再催促之下,才同意在太子行冠礼后出阁读书。对太子都这样,可想而知,他对裕王、景王兄弟就更加冷漠了。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其实在嘉靖看来,自己这样对儿子完全是为了“保护”他们。当初嘉靖长子夭折时,道士陶仲文就说“二龙不相见”,皇帝是真龙,太子是潜龙,二龙相见必有祸事。

一向迷信的嘉靖也相信了这个说法。所以他极力避免与太子相见,就连出阁读书都被嘉靖一推再推。

似乎上天也要印证“二龙不相见”的正确,在冠礼第二天,一向体弱的皇太子朱载壡突然病重,仅过一天就去世了。

太子突然去世,嘉靖即震惊又悲痛,他更加固执地相信是因为“二龙相见”才导致太子暴毙。所以他更加不愿意见裕王、景王。

按照明朝皇室的宗法制度,在太子死后,应循序立裕王朱载坖为太子,然而嘉靖却将此事搁置下来,裕王、景王兄弟更是常年都见不到父皇一面。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嘉靖迟迟不立太子,让景王的心思活络了起来。毕竟他比三哥裕王只小了一个月,从小到大他与三哥裕王的衣食起居都是一模一样的。

即使在太子死后,嘉靖对裕王也没有特别关照,再加上景王的生母卢靖妃很得宠,而裕王的生母杜康妃失宠多年。

在景王看来,父皇迟迟不立三哥为太子不就是对三哥不满意吗?那自己只要得到父皇的认可,没准就能取代三哥。

然而景王忘了一件事,嘉靖虽然不怎么喜欢裕王,可景王自已也没有优秀到可以让嘉靖废长立幼。

恰恰相反,嘉靖对景王这样上蹿下跳、急切想当太子的表现非常不满。景王甚至鼓动生母卢靖妃在嘉靖面前给自己说好话,这让疑心很重的嘉靖更加猜忌景王。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景王想当太子的野心不仅嘉靖知道,就连满朝文武也知道。

嘉靖三十九年,一位叫郭希颜的失意文官向嘉靖上奏,劝皇帝应当早立太子,还影射当朝首辅严嵩干涉立太子一事,还企图谋害裕王。

嘉靖勃然大怒,认为郭希颜大逆不道,直接把他砍了。

不过郭希颜的上书还是有了一些效果。半年后,嘉靖催促严嵩操办景王就藩一事,让景王断了当太子的念想,只留裕王在京城,确立了裕王的皇储地位。

嘉靖四十年二月,景王朱载圳垂头丧气地带着家眷前往湖广德安就藩。

到了封地以后,景王也没有就此安分下来,他向父皇索要了大量的庄田,还与当地官员发生冲突,因为他的亲王身份,最后都不了了之。景王竟前前后后侵占了四万顷良田。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然而景王的命实在是太不好了,不仅当不了太子,连王爷都当不了多久。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景王朱载圳在封地去世,年仅29岁,无子国除。景王府的庞大遗产,后来都赐给裕王的儿子潞王。

在得知景王去世后,嘉靖并没有多少哀痛,反而极为冷淡地说道:“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

嘉靖说归说,儿子该有的丧仪倒是一点不少,追谥为“景恭王”,归葬北京西山,家眷迁至北京居住。

在景王去世的第二年,嘉靖皇帝驾崩,裕王朱载圳登基,改元隆庆,即明穆宗。景王府的庞大遗产,都赐给了明穆宗第三子潞王。

嘉靖皇帝得知儿子去世,不仅没有悲伤,反而说他终于死了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结语:</h1>

嘉靖皇帝迷信“二龙不相见”,迟迟不立太子,这让景王产生了自己有机会当太子的妄想。而裕王面对弟弟的虎视眈眈,恐怕也是如坐针毡。

郭希颜的上书让嘉靖意识到再不确立储君,会引起朝局不稳,甚至是兄弟反目、同室操戈。因此嘉靖果断地让景王就藩,断了景王这个念想。

景王机关算尽,最终落得一个英年早逝的结局,看来他是命中注定当不上皇帝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