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作者:慧眼观世事

一、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 (Maginot Line) 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马奇诺防线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1877~1932)。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位于法国东方所设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由于造价昂贵,所以仅防御法德边境,至于荷兰则由英法联军作后援。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军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再偷袭阿登高地,联合荷兰德军将联军围困在敦刻尔克。而马奇诺防线也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马奇诺防线 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强。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萨尔泛滥区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碍和沼泽地构成的,1935年以后才开始构筑工事,设防最为薄弱。

下莱茵筑垒地境以莱茵河、罗讷河、莱茵河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在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最重要地区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二、东方马奇诺防线之苏嘉国防线

该国防工事是1933年由参谋本部城塞组设计。阵地内设置一线阵地和预备阵地,建有射击、观察、通讯、交通、伪装、掩体、障碍等设备,以轻机枪、重机枪、战防炮工事为主体,组成环形防御体系。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尽量利用天然障碍物,辅以人工障碍,形成永备工事。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1934至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便调用数个师兵力,构筑了这条国防工事。1937年,淞沪战事爆发后,战火随时有向西蔓延的可能。中国军方更加紧了对这一线永久工事的加固和野战工事的构筑。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盘就在江浙沪,这是众所周知的。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在上海的进攻使得国民政府感到了很大的威胁。事变结束后,由于在上海地区国军不得不常驻正规陆军,因此仅保持了上海警察总队和上海保安总团等非正规部队。鉴于日军在上海方向对国府核心区域的威胁,1933年时国民政府就计划在京沪杭地区构筑国防工事,以迎击日军未来的进攻。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1934年到1936年,国军使用了4个步兵师及大批工兵部队按照此方案构筑了上海至南京一线的防御工事。该方案划分了京沪、沪杭、南京三个防御地区,以京沪为防御重点,先构筑工事,后配置兵力防守。京沪地区有沪宁铁路、京沪公路和长江三条水陆通道,国军预计此线为日军西进的主要路线。在这个方向,北边是长江、南侧是太湖,二者之间湖沼绵亘,河网纵横,如果能选择要点构筑防线,可以有效抵御或迟滞日军的进攻。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因此国军最终选择苏州到福山一线构筑吴福线阵地,选择无锡至江阴一线构筑锡澄线阵地,在这两道国防线的前后,又设置有前进阵地和后方阵地,另外还设置有警戒阵地。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在沪杭防御区,为次要防御方向,但为了与京沪防御区相衔接,也构筑了乍嘉线(乍浦到经嘉善到苏州)、海嘉线(海盐经过嘉兴到吴江)两道防御阵地。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另外为了加强南京的防卫,在乌龙山、栖霞山、青龙山、淳化镇、牛首山、大胜关一线,形成一道弧线阵地,以东南为主要防御方向;复廓阵地以南京城墙为内廓,在紫金山、麒麟门、雨花台、下关、幕府山要塞炮台一线为外廓阵地,形成内外城两线,相互利用;在长江北岸的浦口构筑桥头堡,以封锁渡口。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上述国防工事中,以吴福线和锡澄线为重点,构筑数量较多的永久性工事和部分半永久性工事,并尽可能利用天然障碍物,与构筑的工事相连接。而在次要方向,则只构筑较少的永备工事。战争开始前后,驻防部队拿到国防工事配置图后,再辅之以野战工事,将防御体系打通。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构筑的阵地是以若干步兵营阵地为核心的,每个营阵地包括三个连阵地,每个连阵地又包括三个排阵地。各连排阵地又有一线阵地和预备阵地,形成纵深梯次配属。除了步兵阵地外,营阵地还有各种轻重机枪、战防炮、迫击炮射击工事。永久性工事以钢筋混凝土构筑,标准是能抵御150毫米重炮轰击及500磅炸弹轰炸。其中重机枪工事有正射和侧射两种;轻机枪工事有单射孔和多射孔两种;战防炮工事有一战斗室,射孔为70度开口;观察所有观察一方及四周两种;掩蔽部可容半排人休息,亦可当指挥部用。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总的来说,这些防御工事该有的都有,由国军36师、57师、87师、88师等4个步兵师及独立工兵第1团、工兵学校练习队、宪兵团等部构筑完成的。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当时构筑的防御工事并不能立即使用,而是需要战时守备部队提前进驻,按照国防工事守备图找到阵地,以挖掘的野战工事打通各永备、半永备工事,然后配置好部队和作战物资,这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当时国防工事构筑完毕之后,国民政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1936年,国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了若干国防区,由张治中担任京沪区的司令官,而张治中在苏州以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的名义开展工作,其下属部队有36师、87师、88师3个正规师,以及上海保安总团、江苏保安团等部队。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这些部队既是国防工事的构筑者,也是国府常驻在相关地区的驻军,同时也是国军当时装备和训练最好的部队。如民间常说的国军“德械师”,主要指的就是36师、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等几支部队。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结果淞沪会战,国军精锐与日军鏖战数月损失很大,不得不战略撤退。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国民政府却没有大规模组织部队进入防线依托坚固工事防御作战,虽利用少量兵力依托防御工事抵御了日军5天时间。但与当初花费巨资建造这条防线的设想却相差甚远。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三、抗美援朝的地下长城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志愿军将士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教训中探索使用坑道,从防炮洞、隐蔽部逐渐发展起来的坑道工事在我军防御阵地上一出现,就引起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1951年9月,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要求各参战部队及时推广。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12月起,志愿军在正面阵地大规模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工事,截至1952年3月,志愿军各师团阵地已初步形成了坑道、交通沟、堑壕等有机结合的较完备的防御体系,这为志愿军躲避美军空中轰炸,消减敌地面炮击威力,保存自身有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1952年8月底,志愿军除进一步建成正面战线第一梯队各部队的坑道工事外,在东西海岸也重点构筑了坑道工事,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的整个战线上,形成了具有20到30公里纵深、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打造了坚实后盾,获得了可靠的阵地依托。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1952年3月,距离上甘岭战役开始还有半年多时间,在受领五圣山地区防御任务后,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便亲自带人勘察地形,筹备防御作战。他十分敏锐地发现上甘岭对整个五圣山地区防御的重要性,并形象地将597.9高地比喻为右拳,认为必须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之间“扎下根”——野战筑城挖坑道。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4月中旬,15军专门召开筑城会议,连以上主要干部悉数到会,秦基伟军长在会上专门做动员,要求各部根据志愿军统一规格,构筑满足“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要求的“地下长城”。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从4月底进入阵地开始,整个15军都认真地贯彻军部提出的“积极防御,持久作战,消耗与消灭敌人,保存与提高自己”的作战方针。

广大志愿军官兵叫响“破开山腹筑长城,挖空岭心安我家”的口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就便器材,自力更生、千方百计开掘坑道。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他们收集敌人的弹片和坦克零件,自办铁匠炉冶铁,仅45师就自制铁锤1000余把,钢钎2200余根。战士们还冒着生命危险,收集未爆弹,获取了3700公斤炸药,解决了坑道开掘的燃眉之急。

志愿军基本阵地各主要支撑点均构筑有坑道1至2条,班阵地有小坑道掩蔽部,并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弹药给养等作战物资。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坑道为志愿军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提供了重要屏障。面对敌军强大的地空火力优势,坑道以其特有的防护能力,为志愿军官兵躲避炮火打击、补充弹药给养和及时救治伤员提供了待避场所,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从上甘岭战役期间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控制权,尤其是我军时常昼失夜夺得战争实践可以发现,即使敌军占领了表面阵地,只要志愿军牢牢掌握坑道,敌军就无法巩固阵地,一旦时机成熟,志愿军将士恢复精力、找准战机,就可以再次歼灭敌军、夺取阵地。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上甘岭战役已经过去68年,回望那段峥嵘岁月,饱经战火洗礼的坑道彰显着使命价值,铭刻着光辉业绩。坑道作为基础防护单元,成为战时保证安全稳定,保护重要装备设施的有力支撑。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实践证明,坚固的工事只是一个手段,“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

没有点主动精神的英军法军,被动地躲在坚固的工事里,等着敌人上门是不行的,比如马奇诺防线,不就被德军绕过去了吗?花那么多钱等于零。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建好了坚固的公事,却没有事先运筹帷幄,把坚固的工事利用起来,淞沪之战败退的国军一溃千里,到了苏嘉国防线,却连钥匙也找不到,进不去。没有主动性,没有积极性,没有敢打必胜的信念,国军的京沪杭防线等于零。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事先没有什么国防线,善于在战争中总结战争,先挖猫耳洞,再挖防炮洞,越挖越大,最终发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法宝,把被动防御的坑道变成了主动出击,消灭敌人,跟敌人打夜战,打近战,打遭遇战,打偷袭战,打歼灭战,打火力战的有力武器,只有毛主席的人民军队做到了。

马奇诺防线、国军抗日的苏嘉国防线、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哪家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