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任兴山县长的王勉

作者:云梦文史学习

云梦王勉(节选《兴山儿女》第二卷)

新任的兴山县长王勉像是个书生模样文皱皱的,可是此刻却像个陷进笼子里的野猪一样在办公室乱冲乱撞。屋子中间那张发着暗光的办公桌上,电话不断发出刺耳的声音响个不停。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督促前线军运的,他不敢去拿听筒,觉得自己已是“贵州的驴子——技穷了”。

王勉是湖北云梦县人,之前在省政府当小公职人员,随政府西迁到恩施。兴山县长雷鸣泽被扣之后,他被派到峡口区任区长,以安抚民心,保障前方军事运输。他到兴山后才知道进了鬼门关。兴山民众因当兵派夫、瘟疫传染死亡,人口已不足十万。国际红十字会派波兰人福拉多博士带的防疫队,还在各乡镇和战地医院发动灭虱运动,消灭疫情。人们传说是日军使用细菌武器用飞机在巴东、秭归、兴山等地投掷“带有霍乱的细菌弹”飘落在长江沿岸的树叶和苞谷叶上,不少人被传染,上吐下泻,严重的脱水死亡。此疫造成兴山县死亡人数近5000多人,村落大都关门闭户。军队的伤病员在疫情传播中死亡更多,蔡家垭、夏家湾、水田坝的山间里埋葬了不知道多少伤病员,战区医院都隐瞒人数,不敢统计上报,怕引起国际社会的恐慌,但疫情已被国民政府和国际社会重视,省政府及军队都派来了医疗队和防疫队。

可是要保证县境内的两条军运线上几十万大军的军粮、武器、弹药的运输,只能依靠这些从疾病灾难中挣扎出来的兴山民众,组成民伕队肩挑背驮运输军粮弹药。王勉初到峡口当区长,前线催急,唯有的办法是自己穿上草鞋,拿上打杵子和背篓,装满军粮,带着民伕队在崎岖山道上疲于奔命,心中盼望着能够尽早回恩施,到省政府当小职员去。也是王勉命不好,那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途经兴山到雾渡河前线视察军情,一行人走到杨道河那条羊肠小道,遇到一支运粮队,他看见为首的一个中年男子,身材修长消瘦、赤脚草鞋、大汗淋漓,拖着打杵子,背着一大袋军粮。听后面有人喊这中年男子“王区长,快歇会儿,让长官们先过。”陈诚听着有些奇怪,哪有这样的区长,同民夫一样背粮,而且还比民夫背的多呢?就派一个参谋把这个汉子请到面前,问清楚王勉的姓名、籍贯、职务,最后严肃的给王勉敬了一个军礼,立即出发了。不久省政府发出任命书:“兹兴山县峡口区区长王勉,勤奋劳苦,爱惜民众,应予升任县长,此令,湖北省主席陈诚。”王勉只好认命,死心塌地的在兴山县卖命了。

1943年5月,中日双方拉开了鄂西会战,驻雾渡河、马良坪、分乡、晓峰前线几个军十几万人马,为策应江北石牌保卫战,反攻宜昌,战线拉长,军运供应路线也拉长。进入5月以来,又遇上连日暴雨,军粮紧张,各军运站要民伕队自己想办法充饥。王勉觉得自己苦撑不过去了,而26集团军、省政府、各军运站的催促、申斥、训令、命令似手榴弹样投向了他,他已有了自杀谢罪的念头。被他请来的地方各路神仙,县党部书记长朱义坤、副书记长萧晰民、临时参议长陈和术、副议长徐大寿、三青团干事长朱全尧等人进了门,都看见王勉一脸苦瓜像拉得长长的,也都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前方传来的战事使他们都很紧张。王勉满脸泪水央求他们:“各位父老乡亲哟,军运供不上,我王勉掉脑壳事小,可耽误了抗日大军反攻的事就大了,我们都是民族的罪人啊。”大家都沉默着,还是陈和术说出了办法:“王县长莫急,我提个办法,大家议议:一是举全县之力,动员全县民众不分男女老少都弃家上军运线,似蚂蚁搬泰山一样去军运线上抢运军粮。二是请县城的三老白贡爷、胡家川、黄玉田出面,动员县城商户和民众自愿捐款、捐粮交给县政府募请县境的难民参加民伕队,可增加几千人呢!三是请年轻人带头,成立军运总队,召集全县公职人员、教师、学生带头上军运线,和民众一起爬山涉水运军粮,并维持军运秩序,大家议议如何?”

陈和术的意见使王勉转忧为喜,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大家都认为这样能明确见效,并马上分工。成立军运总队,由朱全尧任总队长,负责发动民众,带领全县公职人员和学生376人先行,立刻开往军运前线抢运军粮。陈和术和徐大寿立即陪同三老在县城发动募捐。王勉和萧晰民带领难民队前往黄家祠至马良坪线段促运军粮,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

在峡口码头,往返吊羊岩口上的民伕队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学生,他们都是两人抬一包军米,大包50斤,小包40斤,胡紫英和贾晓兰抬的是大包,还有一个小孩在帮他们的忙。他是万裕廉的儿子万国柱,今年已8岁,胡紫英和贾晓兰带的是妇女队。老人队是一对冤家对头带队,白拨贡爷和县党部书记朱义坤。白贡爷已六十多岁,也来抬军粮,并坚持要和“烂脚菩萨”朱义坤抬大包,朱义坤笑道:“今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辈子和我作对的拨贡爷,也惹菩萨了。”白贡爷捋捋花哨的胡须,大声地向众人说道:“烂脚菩萨朱畅亥(朱义坤的字号)一辈子是个搅屎棍,搅到哪里哪里臭,就是这次抬军粮送战场,这件事做对了。所以老夫要和你抬抬杠,要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同仇敌忾!”众人哄笑起来“对对对,同仇敌忾,同仇敌忾!”笑声中男女老少更加努力,挥汗如雨。

峡雾线(峡口—雾渡河)吊羊岩至黄家祠这段路程是军运线上最艰险路段,大多是绝壁山崖,两山对峙,中间夹一条夏阳河河道,河道涨水,人们无法从河道中穿行,只能从绝壁岩上凿出的小道上行走。吊羊岩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天空,险峻的崖壁,绝无路迹。古人从对峙的利方岩山崖中凿出一条上八里下八里小道,民谣“有女莫嫁利方岩,背桶水,烂只鞋。”已道明这山道险阻,艰难行走的状况。朱全尧带着300多人的公职人员和中学生,每天从吊羊岩背粮至黄家祠一趟来回八十余里,去背军米或弹药,转回抬伤病员和军械,前线战况紧张,军运更不分天晴下雨,酷暑严寒。鄂西会战又逢阴雨绵绵,夏阳河水暴涨,民伕队只能坚持从岩壁上行走,人多拥挤,找打杵喘气的地方也难,而军运线上的民伕队已无粮食供给,都靠自带苞谷面、红苕、洋芋充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他们的生命,每天都有累死、饿死、病死、跌岩、淹死人的事情发生。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军运线上,兴山民众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艰难地坚持在抗日军运线上。

朱全尧带着运输队,在转回途中抽出十几个能写会画的教师和学生,在路途两边岩石上用白石灰水,沾写着抗战的标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打倒日本军阀,还我大好河山”“团结起来,赶走日本强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全民抗战”“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抗战到底,坚持到最后胜利”“中华民族万岁……”还即兴创作一批漫画贴在歇息的地方,这些标语和诱人取笑的漫画,鼓舞着奔上前线的士兵和疲于奔命的民伕队,抗日斗志更加坚定。

朱全尧担任军运总队大队长,下设若干大队长、中队长,都是他挑选的三青团骨干份子担任的,自己坚持背大包,分配女学生都背小包。秀秀背的是小包,但她却比朱全尧要耐劳的多,她从小做家务做农活,吃得起苦,而朱全尧看着英俊高大,但一直在外读书,是书生一个。秀秀默默地看着心爱的人,每天忍受劳累,肩挑背驮,还要坚持表现出斗志昂扬的模样带动民众,呐喊着冲在前面,心中万分心疼他。晚上宿营,秀秀想办法烧热水给他烫脚,借助微弱的灯光给他挑脚上水泡,泪水禁不住地流在脸上。朱全尧安慰她:“秀秀莫难过,民族危难时刻,我们比起前线浴血奋战牺牲的将士,吃点苦算不了什么的,只要我们全民坚持抗战,胜利必然属于我们。”秀秀依恋着他,低着布满泪水的脸,紧紧地贴在他的胸膛上。第二天,秀秀不顾同学们的取笑和朱全尧的劝阻,强行把他背负的大包换到自己肩上。

灾难发生在两河口上,这里是夏阳河和孔子河两道河水汇集的地方,水势较大,但越过这道河,就上了原川汉铁路旧基,绕过那只桀骜不驯、朝天狂吼的神犬石,道路就平坦了。不料原放置河水中的石墩子,因洪水的冲击松动了,当秀秀和两个女同学互相照应,手牵着手跳跃时,石墩子翻了,秀秀三人都落入水中,让激流冲走,走在后面的朱全尧和几个男同学慌忙丢下背篓,跳入水中救人,当即救起两个,和秀秀最要好的同学周幺娥因被背篓倒扣,压在水中窒息了,当尸体从下游打捞上岸,秀秀再也忍不住悲伤,嚎啕大哭,带起众多学生一片嚎哭,悲切穿心的哭泣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响彻一片,整个军运线上都在悲伤哭泣。栖息在将军柱山的两只岩鹰惊悚地飞上天空,在青山蓝天之间盘旋飞翔,对着悲伤的人们发出尖利的鸣叫,使人更加哀伤。大山在沉默,河水在咽泣。朱全尧没有去扶因痛苦伏到在地上的秀秀,他擦干自己脸上的泪水,背上军粮,返出大步,高亢悲怆的唱起《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激昂悲怆的旋律,开始有人和声,不断有人加入,顿时山间河谷高歌回荡“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高亢悲怆的《满江红》驱走了人群头上盘旋的苍鹰,驱走了人们心中的痛苦悲伤,运输总队的队伍,抬着周幺娥的尸体,背着军粮、弹药,向着前线,继续艰难地前进,前进。

庆 功 慰 军

“鄂西大捷”的消息似疾风一般吹进兴山县城,使正在惶恐不安的民众,充满了转危为安的喜悦。

前几日,战事紧张,从秭归三斗坪、茅坪涌入兴山的难民挤满了城关。驻兴山县马良坪处第32军紧急调往江南增援石牌守军,数万人马西转南进,途经兴山城关奔赴长江北岸。因连日下雨,香溪河涨水冲垮了架在河中的浮桥,全城民众立即响应县政府号召,拆下自家木门木板送到河中,连夜重新搭建浮桥,让32军将士及辎重迅速通过香溪河开往江南。人们心中都沉甸甸地担忧着石牌保卫战的结局。

突然传来的胜利消息,使得全城民众都沸腾了,先听到消息的人跑到街上大声喊叫;“鄂西大捷!鄂西大捷!” “鬼子打败了!我们胜利了!”顿时人们奔走相告,欢声鼎沸,部队为之鸣枪,各商号都在街上点燃鞭炮,机关公职人员敲锣打鼓,走上街头,小孩子也满街敲打着铜盆,男女老少个个喜笑颜开,县城军民喜不自胜,兴高采烈。“鄂西大捷”是第六战区抗战以来大获全胜的一次重大战役。

刚从军运线上回城的县长王勉和朱全尧商议,要在胜利形势下,扩大抗日宣传,鼓舞全县民众坚持抗日到底的决心,发动机关、学校、民间艺人在全县开展慰军文艺活动。通知各乡、各保、每家每户尽快做军鞋一双,慰劳前方将士。

六月的香溪河水,不再是清澈碧玉,而从山洪浑浊的河水中沉淀成草绿的颜色随波荡漾,人们习称为“洋浑水”。 初夏的旷野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山间树木葱郁,路道上到处都流淌着叮叮淙淙的山泉流水,十分悦耳。层层梯田,麦浪滚滚,一群群贪嘴的小麻雀和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麦浪中飞来飞去,翩跹起舞。县长王勉和三青团干事长朱全尧带着县立中学和县立小学的文艺宣传队,到县南泗湘溪26集团军总部驻地进行慰问演出。慰问队前面,有四个乡民各背着扎着红布条整猪的半边猪肉,还有六个乡民挑着普安贡米,后面是围鼓班子组成的乐曲队,紧接着的是提着一篮篮布鞋的男女学生,队伍有百余人,唢呐围鼓沿途吹打,一路上吹吹唱唱,热热闹闹地到了泗湘溪。

26集团军总部在香溪河左岸组织的军乐队,打着“洋鼓”吹着“洋号”欢迎着兴山县民众的慰问。几艘木船,很快把慰问队伍渡过河去。河滩上一片热闹,集团军总司令周岩身材矮胖,是个满脸福相的军人,年纪约有五十余岁,说着难懂的浙江话,亲自带着参谋长和一群将官来到河边迎接。他们拉着王勉和朱全尧的手非常客气,那个瘦高的参谋长悄悄地对着朱全尧耳语道:“朱校长,小心呐,你的这群美女会被我们抢光了呀。”朱全尧立即立正敬礼、严肃地回答道:“报告长官,我们慰军活动只送物资,不送人。”撩得周岩、参谋长和众将官们哈哈大笑。26集团军总部招待兴山慰问团是很大方的,发给慰问队员每人一盒压缩饼干和一盒从美国空运来的牛肉罐头。周岩总司令心疼的告诉王勉和朱全尧:“这可是部下们的大方啊,我还确实舍不得仅有的这点家底,谁叫他们太喜欢兴山的姑娘呐”。那晚的演出,把慰问活动推向了高潮。

县立中学和县立小学教师联合演出,自己作词谱曲的男女合唱歌曲《抗日歌》:“同胞们,快清醒,团结起来打日寇,日寇不赶走,地方不安宁,同胞们,莫迟疑,军民合作最要紧……”“九一八,切莫忘,日本鬼子逞疯狂,发动战争侵中国,抢占我们的好地方;从北方,到南方,强盗政策是“三光”,杀我同胞,烧我房,中国人民活遭殃,飞机炸、坦克撞,毁我城市和村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占上海,抢武汉,如今蹂躏我宜昌,不能观,不能望,誓用鲜血来抵挡……”

县立中学师生演唱抗日流行歌曲《流亡三部曲》:“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哪里是我们的家乡?哪里有我们的爹娘?百万荣华,一霎化为灰烬;无限欢笑,转眼变成凄凉。看!火光又起了,不知多少财产毁灭!听!炮声又响了,不知多少生命死亡!……“走,上战场!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上战场!我们要为民族战斗!……”歌曲流畅,词语铿锵,鼓舞着军民抗日斗志高昂。

贾晓兰身着乡村姑娘的淡雅服装,梳着一条黑亮亮的大辫子,登台独唱一首《异乡寒夜曲》:“离别了故乡,不知多少年啊,我那留恋的家乡,望了又望眼前竟是一片凄凉和悲伤,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故乡的月亮?静静的夜,冷冷的风啊,明月西沉下。离别了故乡,不知多少年啊,我那留恋的家乡,望了又望眼前竟是一片凄凉和悲伤,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故人的容光。苦难的原野,辛酸的眼泪,莫要奔走异乡……”她那凄婉悲凉的曲调,唱的台下军民低头垂泪,心情悲伤,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将士更加思念家乡。

县立中学表演的活报剧《智抓鬼子兵》引起了全场军民的欢笑。几个英俊的中学生装扮成国军75军13师黄连长、周排长和士兵,在宜昌金巴岭山上设伏活捉了由朱全尧和张月轩扮演的两个鬼子兵松山、春井村美。当扮演黄连长的学生孙光裕气宇轩昂的宣布:“报告周总司令,报告兴山父老乡亲,我连活捉了两个鬼子兵,鬼子在我们中国奸掳烧杀,无恶不作,大家要报仇,特请示报告。”一时人声沸腾,台下军民齐声吼叫“打、打、打” ,许多军民涌上台,你一拳,我一拳把日俘的钢盔打落在地,喊的、推的、打的闹成一团。这时,扮演周岩总司令的演员县长王勉出场大叫:“把日军俘虏押到26集团军总部去,我来亲自审讯,”这才把打滚在地的朱全尧和张月轩扯下台。两人卸妆时,满头大汗,还都受了伤,秀秀心疼得流出了泪,要去找军医给他们上药疗伤,被朱全尧扯住,嬉笑着说:“打得好!打得好!就要这样打日本鬼子,他们打的不是我。”惹得后台的大伙哄场大笑。

晚会的压轴戏,也是官兵们眼巴巴最期待的节目,歌舞剧《送军鞋》,由贾晓兰领舞的二十多个年轻姑娘,边唱边跳自编的歌舞:“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青布鞋做几双。底子密密扎,帮子牢牢上,做的鞋儿真漂亮。一双双,一箱箱,委派人儿送前方。弟兄们看见鞋儿好,欢欢喜喜穿脚上,劲头十足去拿枪,从容不迫上战场,你一枪,我一枪,回回都能打胜仗。打胜仗,保卫国家也是保家乡,家里人在盼望,消灭鬼子回家乡。全家团圆喜洋洋。喜洋洋(结尾由贾晓兰一人唱)我在新房等君郎。”余音袅袅。

台上的姑娘统一穿的是蓝布碎花衣裳。乌黑的头发上系的都是紫红色的蝴蝶结,这是县政府募捐统一给她们连夜赶制的。这群姑娘从台上提着满篮的布鞋,似仙女一样婀娜舞姿,仪态大方,走下台来,给将士们分发着一双双的布鞋。官兵们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这些美丽的姑娘,大气也不敢喘,但也有胆大的拉着姑娘的手,不舍放松。当歌舞结束,主持人朱全尧上台宣布慰问晚会到此结束时,会场爆发出猛烈的掌声和呐喊声……

几日后,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湖北省政府通电表彰兴山县抗战军运,支持鄂西会战有功,特记功嘉奖,由中央通讯社向全国广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派巡回电影队,专程到兴山慰问民众,放映新拍摄的抗日故事片《塞上风云》。兴山许多人是第一次看电影,非常稀奇。当太阳还悬挂在天空,人们已涌上南门楼外河滩上,争抢位置。城关四周的蔡家垭、李家湾、金家湾、大礼溪、响滩等处民众都涌往城关看电影,县政府出动全部警力维持秩序,挂在河坝中间的那块白银幕前后都坐满了人,狭窄的河谷中显得人山人海,把城中居民种在城墙边上的蔬菜地踩得一片稀烂,也无人敢于阻拦。秀秀紧依偎着朱全尧在人海中挤来挤去,最后还是让坐在放映机旁的贾晓兰看见,她要负责放映电影的26集团军总部的中校郭台长,派几个士兵,把秀秀和朱全尧垃到中间,贾晓兰挨着朱全尧,却紧依偎着中校郭台长,使郭台长激动地大汗淋漓,贾晓兰掏出充满香脂气味的手绢给他细细地擦去脸上的汗水。朱全尧和秀秀明白这是贾晓兰在故意演戏给他们俩人看。

1943年6月17日上午,天高云淡,骄阳照耀在香溪河上,两岸青山郁郁葱葱,河水波光粼粼,清澈无瑕。县政府在南门楼河坝举行盛大的“鄂西会战祝捷大会”,各机关团体、学校师生、部队官兵、全城民众一万余人参加大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湖北省政府委派的专员,宣读通电表彰,兴山县军运记功嘉奖令。第26集团军参谋长代表驻军讲话,兴山县县长王勉代表县政府讲话,在军乐声和鞭炮声中,为26集团军前线将士和兴山县民众庆功祝贺。

祝捷大会结束后,由第86军军长朱鼎卿委派的代表和第75军军长柳际明委派的代表参加兴山县政府在县城中山公园举行的“陆军第13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奠基仪式。13师在鄂西会战中英勇杀敌,损失惨重,但因在偏岩溃散,打乱部署,在鄂西会战检讨中,受到战区司令长官申斥,师长曹金轮被撤职,其残部被调至建始县白羊坪整训补编。鄂西会战中建有功勋的第11师,第5师及114师都在各自战区建功立业的地方建有纪念碑,独第13师没有地方建立纪念碑,兴山民众自愿为其在兴山县城关中山公园内建造纪念碑,并加修“纪念堂”和“正气亭” 。以纪念抗日阵亡的第13师将士和兴山子弟兵。由兴山书法名家,县立中学国文教师李实秋楷书题写“陆军第十三师抗日将士纪念碑” 、“纪念堂” 、“正气亭”一行楷字,笔力雄健,庄肃端方。碑文由原第13师师长朱鼎卿亲笔撰述,李实秋书丹《陆军第13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记》、《陆军第13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建筑记》。忠实记录第13师建军成长历史,彰显淞沪抗战、血战台儿庄、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鄂西会战等抗日战争转战历程及功绩,以彪炳青史,照耀千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