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巴金先生书《家》(三)——读书笔记(二)

作者:月上书屋
读巴金先生书《家》(三)——读书笔记(二)

闭门即深山

读书随处净土

9、通过对除夕夜、团圆饭细致的描写,让我们看到旧时代的年是怎样的度过。表面上热闹非凡、四世同堂,家的温馨浮于纸上,可是其乐融融的表面下是否心在一处呢?旧时代的繁华还能持续多久?这家又会走向何方?

10、当众人都觉得梅与觉新是一对时,有谁在乎瑞珏呢?瑞珏是旧社会女性的代表,聪明的她怎会不知道他俩的事呢?可是他对两人都很好,甘愿陪觉新赴死,甘愿成全他们,梅与觉新是旧社会牺牲品,瑞玉不也是吗?话又说回来,梅与觉新分开,是因为封建礼教,倘若他俩结合,不也是封建的结合吗?他俩毕竟是表兄妹。

11、觉慧创办刊物了。他仿佛有发泄的地方,在刊物中表达对旧事物的不满。这时鸣凤对他而言,可有可无了。琴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激情,她倡导剪发,可自己又不想或者不能剪,她的羁绊太多,这体现了她的革命性与软弱性。读到这儿,徐倩茹让人眼前一亮,她当了学院剪发第一人。

12、“家里很有钱”、“子弟也还漂亮”、“没有读过多少书”、“还是早早把你嫁出去好”。这几句话轮流的在她耳边响起,她的眼前立刻出现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上面躺满了年轻女子的尸体。这条路从她的眼前延伸出去,一直到无穷。她明白了,这条路是几千年前就修好了的,地上浸泡了那些女子的血泪,他们被人拿镣铐锁住,赶上这条路来。让她们跪在那里,用她们的血泪灌溉土地,让野兽们撕裂、吞噬他们的身体。起初,她们还呻吟、哀嚎、祈祷、盼望有人把她们从这条路上救出去。但是并不要多久的时间,她们的希望就破灭了,她们的血泪也流尽了,于是倒下来,在那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从遥远的几千年到现在,这条路上不知断送了多少女子的青春,不知浸泡了多少女子的血泪。仔细看去,这条路上没有一个干净的尸体,那些女子都是流尽了眼泪,呕尽了心血,做了最后的挣扎,然后倒下来,闭了她们的还有火在燃烧的眼睛。

13、对于鸣凤而言,觉慧是她的全部,她的希望。对于觉慧而言鸣凤只是他在高宅对旧社会的发泄(爱一个奴婢,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就是对旧社会的抵抗)。当觉慧找到新的宣泄口时,鸣凤就不重要了。我在想,如果觉慧不沾惹鸣凤、不吻鸣凤,她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14、鸣凤跳湖而去了。“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是空气里还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

作者花了整章的时间描写鸣凤,得知要给别人做小的心理。当得知这一消息,他想到了觉慧,他应该会拯救自己。当望着烛影里的觉慧,他是这样的美好。她眼前出现了一副画面:一群熙熙攘攘的少男少女对她投来了轻视的目光,在这些轻视的目光中,有一瞥和善的眼光在看着她,她自己知道,这是她朝夕相念的人。爱情还未发芽就成为了泡影。鸣凤敲觉慧的窗,他未应。快要出嫁的前一晚,他鼓起勇气找到了觉慧,回应他的是觉慧的一个吻。这个吻就是她的全部了。怀着这个吻,她出家做小的消息终未说出口,鸣凤此时的心理又发生了变化,她不想连累觉慧,有一个吻她就知足了。

鸣凤不甘心,同她一样的少女,有着愉快的生活成长,为什么自己会是这样的境遇?像旧社会的女子,捍卫自己的权益似乎只有一死了。

要跳湖之前,敏凤的心里是挣扎的,他愤慨人世的不公,他的17年在服侍别人中度过,在打骂中度过,她不甘。当听到觉慧的呼唤时,她又觉得自己不能牺牲觉慧来拯救自己。最后,她懒洋洋地站起来,用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