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作者:孤雁1967

0-3岁是幼儿渴望爱的特殊敏感期,时间很短,要好好把握。今天,就来解读在渴望爱的敏感期,父母亲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真爱。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联系删除

打你是因为喜欢你,不要贴打人的标签

小禾不到二岁,还不怎么会说话时,妈妈发现小禾看见人就打(陌生人除外),且速度极快,大人根本还没反应过来。

小禾也并不是见什么人都打,通常都是来过家里的亲戚朋友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

小禾很喜欢和姑姥姥玩。姑姥姥每回到小禾家还没坐下来呢,小禾就伸手打了姑姥姥的手,姑姥姥疼爱小禾,知道小禾也喜欢她。况且小禾打人时,脸上是笑眯眯的,小小孩打了也不疼。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果然,小禾拉着姑姥姥一起看书、玩拼图、讲故事,她特别的开心,并且拿出她的看家本领展示给姑姥姥看。看她的新裙子、新玩具、坐摇摇马、滑滑板车、玩滑滑梯、推球给你,让你接住,腻歪你。

但毕竟这个“打”的动作,对外人来说,特别在幼儿园对别的小朋友“打”的话,还是容易引起误会的。

这时,小禾的妈妈就尝试替小禾表达:“小禾是不是喜欢姑姥姥,想和姑姥姥玩。”“那你不用拍打姑姥姥,用你的手拉一拉姑姥姥的手,姑姥姥就能和小禾一起玩了。”

小禾知道原来表达喜欢的方式,还可以用手拉手来表示,经过几次的尝试,小禾很快学会了不再用“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喜欢谁。

发现孩子开始用“打人”的表达方式时,妈妈不要无所谓,以为是小孩子都这样,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妈妈不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孩子就会一直用“打人”的方式和人交往,长期如此,就会变成真正的打人了。

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因为小禾还不太会用语言来表达,但小禾是处在渴望爱的敏感期,非常渴望找人和她一起玩。所以她就用“打”的方式来表达她亲近喜欢一个人。

父母亲不仅要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平时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孩子模仿力极强,大人的言行举止,孩子不能分辨,就会直接学着做。所以父母亲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切不要有简单粗暴的行为。

父母如果贴上打人的标签,并责骂说:“再打人就不喜欢你了”,这样她就不敢再真实地表达她的好意了,而且长期如此的话,就会变得性格内向,不愿和人交往相处,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强迫孩子叫人或表演,孩子感受不到真爱

小禾二岁半左右,会接唐诗了,就是妈妈说上句,她接下句。简单的如《悯农》诗,她会整首背下来。

有次,在公园玩,遇到妈妈的一个朋友,带着一个小哥哥。

妈妈让小禾说:“阿姨好,小哥哥好。”可小禾只盯着人看,不出声。说了多次,就是不开口。妈妈见她不愿意开口,就说小禾还不认识小哥哥,下次认识了就会说了。不过,小禾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可以对着小哥哥笑一笑,小禾听了妈妈鼓励的话,就冲着小哥哥微笑了。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妈妈的做法很正确,既没有强迫为难孩子,又不失礼貌,让小禾没有心理负担,内心很安定。感受到妈妈温和而慈祥的爱。

相反,那个小哥哥的妈妈却不是这样做的。

见小禾不开口叫人,那个朋友阿姨却让小哥哥背诗给小禾她们听。那小哥哥也可能是认生,不愿意背。

阿姨当场就大声呵斥:“你真胆小没用,就知家里横。在外面就是个哑巴,妈妈一点也不喜欢你。”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阿姨的这种做法非常的不妥当。听妈妈说完,小哥哥就哭了,看得出来,很不安恐惧,也不敢大声哭,很委屈可怜的样子。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心里的感受也是大相径庭。孩子还小,她无法用语言表达爱,但她能感受到妈妈的爱,是不是无条件的真爱。如小哥哥他只会感受到妈妈爱的是会背诗的他,他不背诗妈妈就不爱他了。

对于处在敏感期的孩子,父母的爱一定要不带功利,不能为了满足大人们的虚荣心,而不惜强迫委屈孩子顺从。

有条件的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她们是缺乏爱的滋养的,内心是贫乏的,没有自信,长大后既不知爱自己,也无法爱别人。

0-3岁渴望爱的敏感期,请给予无功利无条件的爱,错过会遗憾

童年不缺爱,长大才会爱。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关乎她长大成人后一辈子的幸福。父母亲的教育至关重要。多多了解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无条件的发自内心地爱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