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作者:探秘史际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各国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在反间谍领域历来雷厉风行,绝不容忍。当然,专业间谍十分擅长伪装与潜伏,这让反间谍工作面临巨大困难。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对美国间谍夫妇李克与李友安就利用学者身份潜伏进入中国,而他们潜伏的机构居然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的他们,利用身份之便为美国海军情报部门工作,最终被我国国安部门绳之于法。有着和蔼笑容、风度翩翩的美籍教授,是怎样一步步潜伏进清华大学的?他们又是带着怎样的阴谋窃取我国情报的?隐藏极深的这对间谍夫妇,又是怎样被发现和抓捕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重新解读60多年前的这起“清华教授间谍案”。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艾伦·瑞克特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很多美国青年一样, 他在少年时期就有很大的梦想,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闯出一片天地。当然,由于没有过硬的家世背景,艾伦·瑞克特一度郁郁不得志。直到二战爆发,他选择参军报国,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早期,艾伦·瑞克特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原本准备在战场上一展身手的他却被美军情报部门看中。他被上级选拔出来,被送到美国海军情报署下属的学校专门学习情报知识。彼时的美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领袖,艾伦·瑞克特从事的情报工作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在此期间,他还收获了爱情,同阿黛尔相恋并结婚。从此,这对夫妇的生活开始顺风顺水。作为美国海军情报部门培养出的优秀学员,他们在战争结束后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被派往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专门学习汉语。在此期间,两人也有了全新的中文名字李克和李友安。这对夫妇在大学期间表现非常优异,甚至还获得了美国政府设置的富布莱特奖学金。按照正常的逻辑,他们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学者,在学术领域功成名就。然而,一份特殊的命令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在完成大学学业后,李克和李友安准备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中国的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继续进修。原本就主修中文的他们对东方文化也十分向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临行之前他们却接到了美国海军部情报部门的通知,要求他们接受一项特殊的任务。尽管李克已经退役,但他依然接受了命令。在美国海军总部,一名情报官员对他们讲述了任务内容。听过之后,夫妇二人心中明白,他们此行前往中国,就是要为美国海军提供情报。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从学者变为间谍,对于这个身份转换,李克不仅没有感到不安,反而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早年参军时期,他就系统学习了情报工作,对此并不陌生。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被美国海军重用,正是可以发挥聪明才智的时候。因此,他说服了妻子,一起接受了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的秘密任务。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到达中国后,中文非常熟练的他们很快就得到清华大学领导的肯定,成为外文系英文讲师。为了留住这对人才,清华大学也给出了极大的诚意。仅仅以薪资待遇来说,当时清华教师月薪普遍只有20美元,而李克和李友安的每月收入却高达150美元。除了高薪水之外,清华大学还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感受着中国人的诚意,李克和李友安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在工作期间,他们平易近人,表现出彬彬有礼的学者风范,对学生也非常热情。很快,两名外籍教师就赢得了清华师生的肯定,成为人人喜欢的红人,他们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利用清华老师的身份,李克和李友安也开始秘密收集情报。尽管他们接触不到很多核心机密,但却常常旁敲侧击,针对清华的一些老师和学生下手。期间,他们举办多次聚会,在交谈时也主动把话题引到政治方面。甚至,他们还对很多学生施以小恩小惠,在拉近关系的同时不断套话,把任何具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比如,在1949年12月,李克和李友安以庆祝圣诞节为由在家中举办了一个大型宴会。根据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的指令,他们邀请到很多从美国归来的清华学者,其中就包括当时清华大学的历史系主任周一良教授。宴会期间,夫妇二人对这位归国教授表现得异常热情,在火热的交谈氛围中还不断引导和试探周一良,为的就是想了解他归国后的真实想法。最终,他们认定,周一良教授回国就是全心全意报效祖国。宴会结束后,他们把这份调查报告立刻发往美国海军情报部门。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在清华大学教书,李克和李友安还能接触到各种资料和文献,这让原本就熟悉中文的他们更是如鱼得水。除了大量搜集整理清华图书馆的一些重要文献资料之外,他们还购买阅读能够接触到的所有报刊和书籍。经过整理之后,他们将其中一些重要信息挑选出来,再加上此前整理的一系列交谈记录等资料,全部发到美国领事馆,进而转交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从1948到1950年期间,李克和李友安就是利用职务之便,一点一滴地窃取信息,为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提供大量情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夫妇二人的隐蔽工作做得非常好,丝毫没有露出马脚。而随着新中国建立,两人的潜伏工作遇到了大问题。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新生的共和国毅然决定发兵朝鲜,同资本主义社会的龙头老大美国战场相见。中美两国水火不容,国内民众对于美国更是恨之入骨,这种对美国人的排斥心理同样在清华师生中蔓延。因为在情感和意识上有了隔阂,李克和李友安的情报收集工作变得举步维艰。很多人都刻意疏远他们,一些机要部门也对他们提高警惕,这让两人萌生了离开中国返回美国的心思。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当然,由于当时中美关系非常敏感,李克和李友安又有美国人的身份,因此他们的离国申请并没有被立即批准。按照特殊时期的相关要求,我国要对美国派遣人员进行核查和甄别,李克和李友安也在名单之列。眼看无法顺利归国,李克和李友安变得越来越急躁,他们的反常表现,也引起了我国安全部门的注意。不过,由于他们的隐藏手段很高,始终没有露出蛛丝马迹,国安部门虽然对他们有所怀疑,却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对侦破这起间谍案件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就是著名艺术家英若诚。很多人或许对英若诚这位老一辈艺术家并不熟悉,但却对他的儿子不会陌生。他的儿子正是执导过《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等热播情景剧的著名导演英达,也是老艺术家宋丹丹的前夫。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英若诚已经在话剧领域小有成就。而在建国后,他进入清华大学进一步深造,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求学,李克正是他的老师。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有了师生这一层关系,英若诚可以走进李克的圈子,进一步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当国安部门将这个任务交给他时,英若诚没有任何犹豫。在他看来,尽管自己和李克有师生情谊,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必须坚定立场。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必须及早将其抓捕。为此,按照国安部门制定的计划,他开始进一步主动接触李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英若诚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吴世良是一名英语翻译,曾经为周总理工作过。有了这个条件,英若诚在和李克夫妇的交往中更加如鱼得水,双方沟通交流非常融洽。特别是在李克夫妇举办的一系列宴会中,英若诚都是座上宾。在李克夫妇窃取打探情报的同时,英若诚也在悄悄观察他们。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克夫妇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被英若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根据英若诚后来撰写的回忆录显示,与李克夫妇一样,在每一次宴会结束后,英若诚夫妇也会把宴会中的相关情况整理成报告,进而转交给国安部门。尽管说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情报训练,但两人性格稳重,心思缜密。为了不错过每一个细节,他们把报告写得非常详细,往往一份报告都多达数十页。与此同时,他们也做好了一切保密工作,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这项任务。所有上交国安部门的报告文件都以专门的档案袋封存,保证第一时间安全无误送达国安部门。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就这样,李克夫妇从事非法间谍活动的罪证,被英若诚夫妇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随着时间推移,迟迟无法归国的李克夫妇方寸大乱,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在证据充足之后,国安部门在1951年7月正式逮捕两人。在审讯中,李友安面对铁证首先招认,随后李克也承认了自己的间谍身份,这起“清华教师间谍案”终于得以侦破。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可以说,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英若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老艺术家后来在话剧、影视剧领域作品无数。与此同时,他还担任过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兼影视剧制片处主任,对我国的影视产业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克夫妇落入法网之后,一度还存在幻想,并没有交待太多信息。特别是李克,他依然存在所谓的“爱国幻想”,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爱国行为。对于自己和妻子这样的“爱国人士”,他认为美国政府不会视而不见,一定会给予帮助。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政府的救援没有到来,他们等来的却是美国情报部门的暗杀。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在一次审讯结束后,李克在吃东西时突发状况,身体出现不适,一度陷入危险。经过医生的抢救,他才转危为安。根据公安部门事后调查,这是一起投毒事件,在李克食物中下毒的正是美国的间谍人员。很显然,李克掌握了美国情报部门的很多机密,眼看他被捕,美国情报部门为了防止泄密,决定对他痛下杀手。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经历了这次事件,李克终于幡然醒悟。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和妻子仅仅是美国情报部门随时可以利用和抛弃的棋子,这样的政府根本不值得自己以死效命。此后,他彻底和美国情报部门决裂,开始主动接受调查,积极接受思想改造。甚至,他还写下长达76页的坦白材料,全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以及美国情报部门的一系列阴谋。由于李克夫妇在华期间仅仅在清华大学潜伏,所搜集的情报价值有限,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最终,他们被分别判处六年和四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由于两人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我国政府也为他们减刑,将他们提前释放。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可笑的是,当李克夫妇回国之后,美国一些反华媒体还专门对他们进行采访,甚至怂恿他们发表反华反共言论。然而,已经看清一切的李克夫妇丝毫没有动摇。他们不仅承认自己的间谍行为,还表示要向中国人民进行忏悔。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此后多年,夫妇二人不仅丝毫没有记恨中国,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名为《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这本书,也进一步揭露了美国情报部门无耻下作的阴谋。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值得一提的是,抛下间谍这件不光彩的外衣,李克夫妇重新进入大学任教。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继续钻研汉文化,此后成为著名的“红色汉学家”。在教学期间,他们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为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不小贡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夫妇二人还以友好人士的身份两度访问中国,留下一段佳话。自此,这段震惊中外的“清华美籍教授间谍案”,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披着学者外衣,美籍教授卧底清华,60年前的间谍案震惊中外

参考文献:

《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中信出版社

《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群众出版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