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歌曲漫谈(二):《本事》

作者:陌上沙柳

《本事》

曲:黄自 词:卢冀野

记得当时年纪小,

我爱谈天你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

梦里花儿落多少。

歌曲漫谈(二):《本事》

黄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黄洪培是黄炎培的堂兄,黄炎培曾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的副总理。黄自也是一位音乐教育家,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其中有贺绿汀和刘雪庵:贺绿汀根据苏州民歌改编的《四季歌》、《天涯歌女》传唱至今,他还创作了《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一批优秀歌曲;刘雪庵的代表作有《何日君再来》、《长城谣》等。

卢冀野,又名卢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人称“江南才子”,是国学大师吴梅的得意门生。

1933年—1935年,黄自与应尚能、韦瀚章、张玉珍合作编写《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作为主编,黄自投入许多心血与精力,《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材,里面包含《踏雪寻梅》、《花非花》等一些比较有名的歌曲。《踏雪寻梅》由黄自作曲、刘雪庵作词,《花非花》则是黄自根据唐朝白居易的一首杂言古诗谱曲而成,还记得诗词漫谈(六)末尾提到的白居易那首《花非花》吗?没错,就是这首扑朔迷离、梦幻朦胧的古诗。

《本事》这首歌的词写得清新、灵动,充满童趣,而最后一句“梦里花儿落多少“会让人想起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歌曲漫谈(二):《本事》

三毛在她丈夫去世后所写的散文集其中一卷就叫《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有篇同名散文,在这篇文章末尾三毛引用了《本事》这首歌,但是把第二句改成“你爱谈天我爱笑”,最后两句改成一句“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全文戛然而止,荡气回肠,让人心碎。郭敬明200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2006年法院判定该作品对庄羽《圈里圈外》整体构成抄袭)中也引用过这首歌,前面都跟三毛的一样,只是在最后一句加上“梦里花落知多少”。

《本事》是卢骥野新体诗集《春雨》中的一首小诗,黄自编写音乐教材时,把这首诗谱上曲,编入教材中。“本”的意思是“原来的”、“本来”,“本事”就是指“原来的事情”。这首诗描写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真挚情谊,年少的无邪、率真、无忧无虑,跃然纸上。开头的“记得”两字,表明了时间是从“当下”往“从前”回望的,带着温情和暖意,在年华的流逝中感受到美好的旧时光,令人怀念。当时年纪小,那现在的我们呢?也许中年疲惫、各自奔波在人生道路上,也许老态龙钟、午后在陈旧的藤椅上打盹,做着年少时的梦,梦里,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