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作者:永平融媒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10月27日一大早

厂街乡境内

银江河畔的薄雾刚刚散去

银江河东岸的田间

活跃着一群忙碌丰收的身影

有的挥着锄头刨土

有的用镰刀割藤

原来是家住厂街乡

义路村新寨小组的纪智光

雇了几个劳力

正在自家租种田里

开挖“金果果”——普薯32号红薯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厂街乡义路村新寨小组村民纪智光在地里挖红薯。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纪智光雇佣的工人在地里挖红薯。

厂街彝族乡地处永平县城南部、银江河中下游两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光照充足。全乡国土面积363.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40022亩,群众收入主要以烤烟、核桃、家畜等种养殖业为主。多年来,当地群众积极寻求产业发展新门路,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结构单一、销路不畅,这是厂街乡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块“心病”。

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今年4月厂街乡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党建红色引领·经济绿色发展”的工作理念,并邀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服务团到厂街乡对气候、土壤等进行实地考察。“常年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田地里砂质壤土居多,非常适宜种植普薯32号红薯。该品种一年可种3季,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薯形美观、商品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专家服务团因地制宜地给出了考察建议。

说干就干。为确保普薯32号红薯种得好、销路畅,厂街乡通过招商引进永平昊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负责从省外采购普薯32号种苗,在瓦金村和瓦畔村向农户租赁土地进行种苗培育和600亩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并逐步向“敢吃螃蟹”的农户进行宣传推广。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刚挖出来的新鲜红薯。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分拣好的红薯。

“这是新品种,咱没经验能不能种得好?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种植之初,很多群众纷纷提出自己的顾虑。为此,厂街乡亮出“党支部引领+送技上门+订单服务”三大“法宝”,让种植户们纷纷吃下“定心丸”。村党总支部为群众牵线搭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和昊天农业科技公司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从地块选择、土地整理、栽插技术、施肥标准、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为有种植意向的农户无偿提供“一条龙”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公司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按照红薯每公斤1元、红薯藤每吨200元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彻底解决了农户“产品种出后无路可销”的后顾之忧。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红薯藤装车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为青储饲料。

几个月过去了,普薯32号种植效益如何?作为首批尝到“甜头”的种植户之一,纪智光很有发言权。“今年7月底种下去,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已经开始挖红薯。从今天的开挖情况看下来,红薯亩产4吨、青藤亩产8吨,每亩产值达到5000多元,投入低、产出高,还以保底收购模式统一收购,仅是这一季,我这12亩红薯能挣5万多元哩。”纪智光算起经济账来头头是道,脸上笑容不断。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提着刚挖出来的红薯纪智光露出开心的笑容。

“公司收购的红薯远销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普薯32号红薯市场供不应求。听说种植效益好,农户纷纷上门签订合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种红薯,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昊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雄伟信心满满地说道。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清晨沾满露珠的红薯叶。

厂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春波向记者介绍:“在产业发展中,厂街乡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依托企业龙头示范带动,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提供务工机会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户增收致富途径,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全乡种植普薯32号红薯2000多亩,带动500余户群众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预计年底产值将达到1000多万元。”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农户为新种下的红薯苗盖膜。

记者采访结束时,瓦金村瓦金一组的村民施建明刚给新种下的40亩红薯铺完地膜,鲜嫩的红薯苗牢牢扎根在泥土里,继续酝酿着来年的甜蜜丰收......

厂街乡:红薯地里种出甜蜜生活

图文作者:肖远杰、曹钰、杨振东

本期编辑:苏伟丽、杨莹思

责任编辑:钏志鑫

图文审核:钏志鑫

图文总审:杨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