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安上湖:三年蝶变,未来已来

作者:紫牛新闻

在南通海安中心城区的东南方向,有一片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年前,这里是荒芜的田野,大片的土坑塘,不是黄泥裸露,就是杂草丛生。即便是海安本地人,也十有八九不知道这里有一个上湖,未来还将崛起一片新城区。

三年后,这张白纸上已经绘就了美丽的画卷,一片片农田、水塘,蝶变为高颜值的“城中湖”。高标准建设的道路纵横交错,大中小学、医院、创新产业园以及各项基础配套,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这里花开四季,绿树成荫,像是宫崎峻笔下的童话世界。

全城瞩目的一刻很快就要到来了。记者从上湖创新区管委会了解到,2022年春节前,这片崭新的区域将会揭开神秘面纱,全方位面向公众开放。

高标准规划城市副中心,打造海安版金鸡湖

定位“海安城市副中心,创新智造新高地,生态宜居幸福城”的上湖创新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上。

海安上湖:三年蝶变,未来已来

上湖创新区规划图

海安市委市政府选择苏州城市规划设计院担纲总体规划,就是希望以苏州的金鸡湖、独墅湖等成功的湖区开发为蓝本,为上湖构建一个美好未来。“编制过程集思广益,邀请了很多高水平设计单位和企业参与,全国排名前20位的房企,有一半以上都曾为上湖规划出谋划策。”上湖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治介绍说。

2018年5月,上湖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以上湖为中心,创新区构筑了四大功能板块:北部创新创业板块、东部科教文创板块、南部国际合作板块,以及西部医疗康养板块,周边分别设置四个生态居住区,并配套邻里中心、服务设施等。核心区重点规划建设高端酒店、城市综合体、休闲娱乐、总部集聚区等。

在此基础上,上湖创新区又完成了完整街道、综合能源、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夜景照明、城市设计等7个专项规划,前两项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超前的地位。

海安上湖:三年蝶变,未来已来

上湖夜景

“上湖创新区的规划开发利用和苏州金鸡湖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是发展逻辑是一样的,都是高起点规划,道路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先行。” 海安万科总经理单兴海此前曾在金鸡湖畔的万科玲珑湾工作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以创新为引擎,打造海安“发展动力源”

在上湖创新区的规划中,创新创业板块是重中之重。

2019年5月8日,中国科技开发院会同其战略合作单位神州通集团进驻上湖创新区,为创新区筑巢引凤,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圈。

今年4月15日,总投资18亿元的上湖中科创新广场一期工程孵化基地开园运营。象大人工智能、中科蓝海智能视觉、卡斯特交通产品研发、中科电工防水插座研发等首批17家企业入驻,另外还有来自信息技术、科研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多家企业正在洽谈中。未来这里可以接纳120家科技企业入驻,聚集各类创新创业人才3000多人。

据南通中孵创新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黄维介绍,中国科技开发院在上海、南京等地建了30多个孵化器,上湖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除昆山外唯一一个位于县域的孵化器。

他表示,“选择上湖创新区,首先是看中了海安的枢纽优势。”海安是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城市,数据资料显示,上湖创新区距海安火车站约3公里,距沈海高速海安出口约1公里。随着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开通,上湖创新区正在全面融入沪宁一小时经济圈,“上海等地的溢出经济将有力地带动创新区的发展”;其次,“上湖创新区自身条件也比较好,规划起点高,南通理工学院等高校进驻以后,产学研结合的氛围正在形成。”

海安上湖:三年蝶变,未来已来

上湖创新区建设日新月异

目前上湖创新区的产业生态已初具雏形:孵化基地已开园运营,同方飞立科创园加快建设,太原理工大学海安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金属所分析检测机构、天楹集团国际中心、苏中建筑产业学院、上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济成资本等一批科创型及科技服务型项目相继签约落户。

随着“枢纽海安-科创新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湖创新区将扮演好海安对接长三角、珠三角高端资源要素“桥头堡”的重要角色,加快建设成为海安市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

以绿色为底色,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对于海安市民来说,更直观的感受是美不胜收的上湖创新区风景线。

海安上湖:三年蝶变,未来已来

美轮美奂的上湖风景

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湖边树影婆娑,鸟语花香。3.6公里的健身步道、6000㎡的滨水沙滩、8000㎡的体育健身公园极具吸引力,“一湖一带”的生态景观框架业已成型。一组数据可以证明上湖“绿色”的鲜明底色:区域内规划绿地面积达2673亩,人均绿地面积17.8㎡,环湖绿色覆盖率更是高达45%。这里,已经成为市民、游客感受“快城慢湖”的城市绿心。

海安万科总经理单兴海第一次来看项目,就兴冲冲地跑到健身步道拉练了三圈;第二次来拿地,更是带上了全套装备,又跑了10多公里,“环境真是太好了。”

海安上湖:三年蝶变,未来已来

高标准的湖边跑道

好的还不仅仅是生态环境。

上湖建设之初,就全面落实以人为核心的规划理念。把人作为新区活力的最核心要素,明确以“创客、中青年高端商务人士、大学生、游客、儿童、常住居民”为主的六大目标人群。基于六大目标人群的需求,规划混合型用地布局,系统考虑各类载体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确保城市功能体系完备、就业居住消费人口比例协调。

与景观建设同步推进的,是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区域内主要路网体系已经形成,未来将采用“全线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目前“上湖定制1号线”微循环公交线已开通运行。

教育方面,已建成新生幼儿园、开发区实验学校、四星级立发高级中学,未来还将建设3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充分体现海安“教育之乡”的特色。已建成南通理工学院新校区,明年在校生规模有望突破1万人。此外,按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的上湖医院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计划2022年底投入使用。黑龙江工商学院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首期600多名学生已来海入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今年4月6日,上湖创新区两幅地块出让,引来群雄逐鹿,吸引国内20多家知名房企参加竞拍。最终上海荣润以13.95亿的报价将两块地悉数收入囊中。现场竞争堪称“白热化”,一块地拍了184轮,另一块地更是拍了673轮,整整经过6个小时的激烈竞争才决出胜负,足见上湖的魅力。

可以预见,随着明年春节前全面开放,冉冉升起的上湖创新区将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未来的上湖创新区,将不止于一片新区,这里将成为产城人文融合的城市化科技园区。未来的上湖创新区,是海安的上湖创新区、江苏的上湖创新区,更将是整个长三角的上湖创新区。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