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作者:青蛇妖

玻璃是最古老的完全人造材料之一,据古罗马博物作家老普林尼记载,玻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腓尼基人发明的。西方古代的玻璃制造中心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叙利亚。在希腊化时期(约公元前四世纪至一世纪)玻璃制造技术经巴尔干半岛和南欧传遍地中海沿岸地区。古罗马人的扩张又为玻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使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古罗马千花玻璃杯(约公元前一世纪)

现藏于卢布尔雅那市立博物馆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古罗马千花玻璃碗(约公元前二世纪)

进口自埃及亚历山大港

现藏于佩鲁贾考古博物馆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从文艺复兴一直到今天,威尼斯的穆拉诺岛都不仅是度假胜地,更是欧洲最著名的精品玻璃生产中心,在那里随处可见一种令人联想到“蜻蜓眼”的玻璃珠。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千花玻璃珠盘(当代)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千花玻璃珠(1920年代)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千花玻璃珠(1850年代)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埃及亚历山大城千花玻璃珠(公元一世纪)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千花玻璃珠(约1500)

现藏于巴塞尔历史博物馆

与这种曼妙琉璃珠相关的就是在玻璃艺术中极为著名的“千花玻璃”(Millefiori)。千花玻璃技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某位调皮而富有想象力的玻璃工匠从成捆的彩色玻璃棒上切片从而发现了这种神奇的万花筒之美。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古罗马人物头像千花玻璃片(约公元一世纪)

现藏于慕尼黑州立古典珍品博物馆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就以生产彩色玻璃棒闻名;大约两个世纪之后,这种技术进入了古罗马的玻璃作坊,在那里被用来制作马赛克玻璃。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古罗马千花玻璃碗(约公元前一世纪)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千花玻璃碗(1870)

制作千花玻璃的程序极为复杂,它需要匠人在掌握高超烧制技艺的同时还要有艺术想象力。在制作过程中,不同颜色的玻璃棒经过加热、熔融和拉伸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纤细的彩色玻璃棒,然后在它冷却的状态下切成薄片,其横截面就会呈现出缤纷图案。由于彩色玻璃棒的组合方式不同,匠人就可以凭借想象力在玻璃片上创作出各种图案,星星点点,花花朵朵,甚至可以生成动物图案和人物肖像。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贡多拉千花玻璃盘(1846)

乔瓦尼·巴蒂斯塔·弗兰奇尼 作

现藏于穆拉诺玻璃博物馆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威尼斯穆拉诺千花玻璃加里波第肖像(1862)

贾科莫·弗兰奇尼 作

到了十五世纪,威尼斯穆拉诺的玻璃大师将彩色玻璃片与吹制技术相结合,使千花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发展。此后,在波西米亚地区以及英法德各国的玻璃作坊中都开始生产千花玻璃。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 当代千花玻璃艺术作品

美国玻璃艺术家大卫·帕澈 作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

直到今天,千变万化的千花玻璃仍旧为玻璃艺术大师们所青睐,成为一种极富表现力的玻璃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