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资赋能资金、渠道 丰谷酒业重提全国化战略

作者:中国经营报

特约撰稿 阎娜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突破20亿元、跨越30亿元、迈向50亿元。这是日前在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丰谷酒业”)2021年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公司总经理卢中明对外宣布的“十四五”期间三步走战略。

不仅如此。作为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的丰谷酒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实现主板上市。这是丰谷酒业自2019年宣布计划2022年实现A股上市以来,再度提及计划进入资本市场。

记者注意到,随着2018年丰谷酒业原董事长马斌及其团队的离开,丰谷酒业的团队和控股方已然得以梳理:目前,丰谷酒业股东为四川国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国科”),股权穿透背后则分别为四川省属国企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绵阳市属国企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绵阳科发”)。

由此,此前命运多舛的丰谷酒业,随着国资对其进一步加强控制权,期望借此迅速扩张。 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中国白酒属于民生类消费品,是区域民俗文化的载体,并且往往是利税大户,国资的进入对于整合本地政府资源、推动产品引领消费,以及企业优化本地化经营环境都有直接价值。对于丰谷酒业来说,经过调整期之后,国资背景能够增强品牌商誉,并且提高相应的区域市场地位。不过他也表示:“国资由于体制问题也存在着决策效率较慢、制度掣肘较多等问题,需要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同协调,共商共建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共赢。”

背靠国资好“乘凉”

回首丰谷酒业历史,2003年至2013年,在白酒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丰谷酒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其间,丰谷酒业于2006年被汉龙集团以1.8亿元的价格收购。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丰谷酒业实现销售收入24.06亿元;2012年,丰谷酒业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销售网络覆盖四川、重庆、河北、河南、安徽、吉林等省市。

公开资料显示,后由于当时实际控制人汉龙集团和刘汉的变故,丰谷酒业受到牵连。直到2017年,四川发展和绵阳科发以底价2.56亿元成功竞拍刘汉和汉龙集团资产包,其中就包括丰谷酒业。同年,绵阳科发与四川三新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三新”),出资组建了四川国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汉龙资产包的经营管理和处置工作。

天眼查显示,一直到2020年底,丰谷酒业原多位自然人股东和民营资本全部退出,取而代之的则是省市两级的国有资本,目前四川三新代四川发展持有丰谷酒业60%股权,绵阳科发持有40%股权。此前的绵阳丰谷酒业集团,早已在2017年6月被吊销。

相关资料显示,四川发展于2009年1月挂牌成立,是四川省属国有独资企业。目前公司旗下有清新环境、炼石航空、新筑股份、天韵国际、硅宝科技、新华文轩、四川成渝等10家上市公司。可以看出,四川发展为丰谷酒业提供了良好的销售网络和资源赋能。

“在国资参股后,除了在资金上赋能以外,还起到了稳定军心、重振企业信心的作用。”白酒行业观察人士张皓然说,国资入场对于此前一直动荡的丰谷酒业有着多重利好。

对于计划上市的丰谷酒业来说,背靠国资力量也相对有利。品牌管理专家、九度咨询董事长马斐告诉记者,国资进入酒业,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还有资源方面的倾斜。“国资企业上市相对会简单,毕竟管理规范、政策延续性更强一些。”

在人事任命层面,也凸显了国资对丰谷酒业的进一步控制。2018年,在丰谷酒业原董事长马斌离职后,四川发展宣布任命四川国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光华兼任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全兴酒业原副总经理卢中明任丰谷酒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据丰谷酒业官网介绍,此次人事变动后,在政府和四川发展等支持下,丰谷酒业化解了经营债务,同时营收指标实现双突破。2019年,丰谷酒业实现销售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75.5%;实现经营性利润近亿元,六年来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至于公司2020年业绩情况,记者多次联系卢中明,未能得到回复。

国资主导酒业整合

除了丰谷酒业,四川发展曾被传出收购剑南春、绵阳丰谷酒业、花冠、河套和潭酒等,但最后都并未落地。

此外,四川发展还曾与泸州老窖集团于2015年共同出资组建四川发展酒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酒业”),该企业侧重投资和收购白酒产业链上各类优势企业的股权和酒类优质资产,旨在重振川酒的市场形象和市场地位,但至今没有溅起太多水花。

据了解,组建多年的四川发展酒业旗下仅有两家公司,分别持有四川美酒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4%股份,重庆诗仙太白泸渝酒类销售有限公司75%股份。

国资进入白酒领域进行整合早已成为一种趋势。往往是在政府的牵头下,成立酒业投资集团,通过并购、收购等方式整合中小酒企。除了四川发展外,还有贵阳市国资委控股的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贵阳产控集团”)、泸州市国资委旗下泸州工业投资集团控股的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酒集团”)等。

据悉,贵阳产控集团在去年底设立子公司贵州酱酒集团,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至今未有整合发展路径的相关消息传出。而川酒集团成立于2017年,整合速度及规模远快于前者。据记者了解,川酒集团通过并购、收购中小酒企,目前旗下品牌数量已达200余个。主要包括叙府、二峨、赤渡等品牌,覆盖浓香、酱香和浓酱兼香型。

不过,随着整合力度的加大,企业或会面临多品牌整合的难题。如早前五粮液曾被媒体报道因子品牌过多、管理混乱导致的子品牌“内讧”现象。后经五粮液“断舍离”,清理多个品牌、聚焦主力品牌后,上述现象才得以改善。

对此,蔡学飞表示,多品牌往往意味着集团资源无法聚焦,并且多品牌往往涉及多个价格带运作,面对着不同的消费市场、竞争环境与对手,所以难以聚合发展,大多属于独立拓展,本身整合难度较大。

此外,在蔡学飞看来,国资往往意味着行政化的管理痕迹较重,策略相对比较保守,那么在高度市场化的中国酒类竞争市场,必然面临着营销策略、品牌前置性投入,以及渠道资源整合等这些短期内效益与长期效益相互矛盾的决策难题。

高端化、全国化扩张

在此次经销商大会上,丰谷酒业透露将实行双线布局市场。具体市场布局方式为:“聚焦省内、拓展省外、网销全国;省内重点做,省外做重点;省内高端化、省外全国化”。

同时,丰谷酒业推出了3款新品,分别为定价498元/瓶的丰谷酒王经典、680元/瓶的丰谷酒王珍藏、780元/瓶的丰谷酒王工匠。据丰谷酒业方面介绍,加上此前已有的定价1680元/瓶的丰谷酒王私藏、2680元/瓶的丰谷大师封藏,五款产品共同构建起了丰谷酒业次高端及以上产品矩阵。

会上,卢中明强调,丰谷酒业将继续向更高价值、更高价位段布局超高端产品,进一步推升丰谷产品价格带。至于目前丰谷酒业高端产品的销售情况,卢中明未给予回复。

记者查询丰谷酒业天猫、京东旗舰店发现,丰谷酒王私藏在两个线上平台的销量为零,而丰谷大师封藏在京东历史销量为2件,在天猫销售量为零。记者还了解到,在线下渠道1919酒类直供和便利店中,丰谷高端品牌并不算畅销品。有店员表示:“千元以上的丰谷少有人买,甚至丰谷酒王20年都不好卖,比较便宜的酒王十年(市场价458元/瓶),卖得相对好些。”

在丰谷酒业的产品销售中,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据悉,在线下门店,多款产品的实际销售价低于市场价,如市场价188元/瓶的52度丰谷特曲精品,实际销售价为128元、168元不等,此前在双十一促销期间,个别平台销售价格甚至低于100元/瓶;市场价458元/瓶的48度丰谷酒王十年实际销售价为358元。未来丰谷酒业如何以高端市场业绩作为增长引擎还值得观察。

在全国化路径上,丰谷酒业将实行“3+N”市场发展规划,即打造3个千万级省外样板市场,其中包括3000万级临沂市场、2000万级张家港市场、1000万级聊城市场,快速开发N个省外机会市场。据公开报道,丰谷酒业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全国化,并陆续在北京、黑龙江、陕西、上海等地进行战略布局。

“丰谷酒业要布局的正是一线名酒和其他区域名酒重点争夺的市场,对于其资本、渠道和推广执行力都是考验。”张皓然表示,在当前白酒行业挤压式发展态势下,在区域酒企推进全国化和高端化时,由于品牌张力不足,很难抵御当地白酒和一线名酒的围剿。“国资入场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丰谷酒业在资本和渠道的发展之困,但是未来能否持续实现高速增长,还有待市场观察。”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