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杰蒋先云

作者:刘卫华49
人杰蒋先云

1.黄埔第一

蒋先云,湖南新田人,进入黄埔之前就是共产党员,很少人知道,他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入党后被毛泽东派往安远路矿开展工人活动,二十岁出头的蒋先云在安源办夜校,建立党组织,把工人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当时的反动派将他视为头号敌人,悬赏大洋一千活捉蒋先云,二十岁的年轻人这样值钱的在当时真的不多。

蒋先云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蒋先云经毛泽东、夏曦的介绍投考黄埔,在黄埔一期一千多人的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中中,蒋先云都是第一名。

曾有人感叹,可惜黄埔一期不发金牌,否则大小金牌都会落入蒋先云的荷包,他是真正的黄埔英杰,文的武的没有一样不拿第一,陈赓服气,贺衷寒眼红,很多同学都以他为傲。蒋校长为了拥抱蒋先云,不知道动了多少心思,不知道掉了多少白发,但道不同不相为谋,蒋校长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杰蒋先云

2.创办青军会

黄埔军校是1924年5月开课的,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广州发生了商团事件,商团不仅控制了广州的经济,还威胁当时广州的国民政府,广州的的革命形势一落千丈。蒋先云突然萌生了一种大胆的想法,联合革命青年军人,建立一个革命组织,来对抗当时的反动派。

蒋先云很快就行动起来,经过与陈赓、李之龙等进步的革命军人沟通联络,开始筹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他把当时的筹备情况报告了蒋校长和廖仲恺先生,蒋校长和廖仲恺先生极力赞成。

蒋校长说:“很好、很好,你放手去干,我全力支持。”

廖仲恺说:“这是一个好事情,也是一个好想法,我一定支持你们。”

有人认为廖仲恺对蒋先云创办青军会是真心支持,而蒋校长的支持有敷衍勉强的情分,其实这是对蒋的一个误会,在当时的情况下,黄埔岛上对立的两派还没有形成,青军会的目的是与当时军阀和反动派为敌,这与当时蒋当时的思想本质没有冲突,他想青军会的核心是黄埔学生,黄埔的核心非他蒋校长莫属,而当时国民党他的老对手汪精卫的威望比他要高,蒋通过这个组织扩大自己的影响,因而自己的得意门生创办青军会,作为校长的蒋的确积极支持了青军会的创建。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青军会于1925年2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成立大会可谓是盛况空前,蒋先云当选唯一的中常委常务执行委员。青军会成立后便开始东征,黄埔学生军一路凯歌,势如破竹。

东征结束后,青军会的执行委员、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在王柏玲的授意下,创办了“孙文主义协会”,如果说“青军会”是共产党员为主的进步组织,“孙文主义协会”则是国民党右派的大本营,两个黄埔学生组织的成立一开始就是对头,黄埔青年学生开始选边站队,作为校长的蒋开始还能公正地对待,随着国共两党的分歧越来越大,蒋更偏心于“孙文主义协会”,但蒋校长依然没有放弃对蒋先云的拉拢和争取。

人杰蒋先云

3.北伐同心

1926年7月,黄埔军校准备北伐,蒋组织北伐军总司令部自己担任总司令,他第一个邀请的就是蒋先云,他亲笔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力邀蒋先云一定前来就任,当时的蒋先云因蒋在1926年3月20日驱赶黄埔共产党员愤而离开了黄埔,他一边在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当教员,一边参加工人纠察队的罢工,当时的工人运动领袖刘少奇、张太雷都很喜欢都很喜欢这个黄埔最优秀的学生,而张国焘却极力排挤。

接到蒋校长的邀请,蒋先云第一时间向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领导陈延年进行了汇报,得到陈延年的首肯,蒋先云来到黄埔向蒋校长报到,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进来,蒋校长满面春风地拉着蒋先云的手,恳切地说:“巫山,来了就好,我很需要你,别人代替不了你。”然后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委任状拿出来,上面写着“北伐总司令秘书、总司令副官。

后来的北伐途中,蒋校长对蒋先云礼遇有加,凡事都征求蒋先云的意见,遇到决策不下的事情,特别是军队里面的人事调整,就把蒋先云喊到自己的办公室,要蒋先云给自己拿主意,蒋先云工作也特别勤奋,北伐军总部和蒋个人的宣言几乎都出自蒋先云的的手笔。

很多人都赞美说:“师生都是人中龙凤,又如此默契者莫过于此。”

记者们将北伐军总司令与他最得意的门生默契工作的情形作为佳话登载在报刊上,还有两个人的照片。

蒋校长看到了,他内心很高兴。

黄埔系的学生看到了,很自豪地向人介绍:“这是我们的校长,这是我们的同学。”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被蒋驱逐的共产党员看到了,心里的滋味是五味杂陈。

张国焘看见了,满脸狐疑。

而蒋先云自己看到了,默默无语,他内心清楚,自己是蒋校长第一门生的的标签已经撕不掉了。

人杰蒋先云

4.分道扬镳

北伐占领南昌后,蒋决心与共产党决裂,因为蒋先云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蒋决定最后与蒋先云摊牌,此刻他的内心依然还存有一丝希望,希望蒋先云能回到他的身边。

蒋看了看浓眉大眼的蒋先云,说:“北伐第一师已经补充完整,师长王柏玲兵败跑到上海去了,巫山,我想让你去担任师长,你意下如何?”

“我资历尚浅,不能担此重任。”蒋先云说。

“资历没问题,只要你声明一下,退出共产党即可。”在自己的得意门生面前,蒋校长永远是笑容灿烂。

“那你另选师长吧!”蒋先云的话出乎意料的格外坚定,说完就走出了蒋校长的房间。

看着蒋先云的背影,蒋又叮咛了一句:“给你两个月时间考虑。”到这个时候,蒋还没有放弃争取蒋先云。

蒋先云徘徊了一个多月之后,不辞而别,投武汉而去.

1927年4月12日,蒋在上海向共产党举起了屠刀。

武汉,30万人举行讨蒋大会,蒋先云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说,蒋先云愤怒声讨:“蒋贼不出,世无宁日。”

昔日的师生此刻已分道扬镳,二蒋的缘分就此全部完结。

人杰蒋先云

5.慷慨赴死

尽管蒋先云毅然与蒋决裂,但武汉并没有敞开怀抱拥抱蒋先云,讨蒋大会后,很多黄埔学生拿着不久前登着二人合影的报纸在蒋先云背后指指点点,这点蒋先云并不在意,但当时的共产党内部不断有人怀疑他、攻击他,这让他分外寒心,当时的中共中央代表,湖北省委书记张国焘多次质问那些信任蒋先云的同志:“你们怎么会相信蒋先云这个人?这个人是蒋介石的第一门生,个人升官发财的思想特别严重,他如果不投靠蒋介石,我不姓张。“

张国焘最后却食言了,到最后慷慨赴死蒋先云都没有去投靠蒋,而他临死之前都没有改姓,但他对黄埔学生犯下的罪行馨竹难书,蒋先云的牺牲很大的原因是出于他的折腾和打击。

面对张国焘无止境的审查,蒋先云突然有点灰心,他向朋友倾诉:“做人怎么这么难呢?这么难还不如死了。”

那段时间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注意蒋先云的情绪很低落。

蒋先云最后立志要死了,但他的意志没有消沉,他选择了一种英雄和悲壮的死法,他想用死的的形式让自己的生命绽放最后的光芒。

2017年5月28日,北伐军在临颍与奉军决战,北伐军只有两个师,而奉军不少于八万人,还有飞机坦克助战,战局对北伐军非常不利。

蒋先云担任七十七团的团长,要求本团从右翼出击,打乱了敌军的整体防御,包围了位于史庄的敌炮兵阵地,但部队伤亡很大,蒋先云不幸左腿中弹,士兵要把他抬到安全的地方,但蒋先云不肯,他要求把他的马牵过来,解下左腿上的绷带,扎住伤口,跨上大白马,拔出指挥刀,朝天一指,豪气万丈地高喊:“冲锋,向前冲锋。”

七十七团的官兵顿时发出一阵怒吼,纷纷从掩体后面站起来,紧随着他们的学长黄埔娇子蒋先云朝敌人阵地扑去。

“蒋先云不要命了!”二十六师师长不远处看见了这个情景,派人传令:“叫蒋先云下来。”

蒋先云的大白马无疑成了敌人的目标,一颗炮弹在蒋先云身边爆炸,蒋先云人和马扑倒在地,蒋先云身受重伤。

“师长叫你下去。”师长的传令兵急忙喊道。

蒋先云挣扎爬起来,命令传令兵:“快扶我上马,我要冲锋。”他手握刀柄,满脸鲜血,巍然挺立于硝烟中。

力拔山兮气盖世。

蒋先云挥刀朝天一指:“弟兄们冲啊。”喊声中一人一马向枪林弹雨中奔驰而去。

又一颗炮弹在蒋先云身边炸开,蒋先云再次落马,再也没有站起来。

一代人杰黄埔娇子蒋先云英勇阵亡。

蒋先云牺牲的消息传来,蒋校长在南昌默然无语,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一声长叹,张国焘却内心窃喜,在他爬上高位的路上又少了一个劲敌。

最后再复述一遍,蒋先云:湖南新田人,1902年7月14日生,1927年5月28日牺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