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作者:凡尘

举父 :

【原文】:崇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袁珂案:疑是尾字之误)而善投,名曰举父。

【译文】:崇吾山中又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而臂上却有斑纹,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而擅长投掷,名称是举父。

【解说】举父,或作夸父。郭璞注:“今建平山中有壞,大如狗,似猕猴、黄黑色,多髯鬣,好侖迅其头,能举石擿人,獲类也。

郝懿行注:“如郭所说,惟能举石擿人,故经日善投,因亦名举父。举、朦声同.故占字通用;与夸声近,故或作夸父,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蛮蛮:

【原文】: 崇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译文】: 崇吾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野鸭子,却只长了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名称是蛮蛮,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解说】: 蛮蛮即比翼鸟,郭璞注:“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鸟也,”《海外南经》:结匈国,“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吴任臣按:“即蛮蛮也。

胡文焕图说:“似凫,青赤色,一日一翼、相得乃飞。王者有孝德,于幽远则至。

古书中的比翼鸟多是瑞禽,是吉样与比翼齐飞的象征.《周书》云:“成王时,巴人献比翼鸟。”瑞应图》口:“王者德及高远,则比翼鸟至。”《拾遗记》记:周成王六年,“燃丘之国献比翼鸟雌雄各一,……比翼鸟多力,状如鹊,衔南海之丹泥,巢昆仑之元木,遇圣则来集,以表周公辅圣之样异也《博物志》记:“崇丘山有鸟,一足一翼-目,相得而飞,名宝。见则吉良,乘之寿千岁、”《瑯嬛记》卷上引《博物志余》云:“南方有比翼风,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处。”此比翼凤也属比翼鸟一类。

郭璞《图赞》曰:“比翼之鸟.似凫青赤,虽云一形,气同体隔。延颈离鸟,翻飞合翮。”

《西次三经》崇吾山之蛮蛮鸟,却与上述吉祥的比翼鸟不同,它是天下大水的征兆,故郝懿行注中说:“此则比翼鸟非端禽也。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鼓 :

【译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䍃 】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译文】: 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座钟山。钟山山神的儿子叫做鼓,鼓的形貌是人的脸面而龙的身子,他曾和钦䲹 神联手在昆仑山南面杀死天神葆江,天帝因此将鼓与钦䲹 诛杀在钟山东面一个叫【山 䍃 】 崖的地方。钦䲹 化为一只大鹗,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长有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嘴巴和老虎一样的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晨鹄鸣叫,一出现就有大的战争;鼓也化为鵕鸟,形状像一般的鹞鹰,但长着红色的脚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黄色的斑纹而头却是白色的,发出的声音与鸿鹄的鸣叫很相似,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旱灾。

【解说】: 鼓是钟山山神烛阴(烛龙)的儿了,人面龙身、他的老爹烛阴也是“人面蛇身”(见《海外北经》)或“人面龙身”(见《淮南子》),叮见父子二神长相一模一样。传说古时候天宫中众诸侯常有纷争,有一次,鼓和另一个名叫钦的天神,把一个名叫葆江(又叫祖江)的天神在昆仑山杀死了、黄帝知道以后很生气,下令在钟山之东的謡崖把二神处死。二神死后灵魂不散,钦塢化作人鹗,鼓化作鴳鸟,成为兵灾和大旱的征兆。陶潜《读山海经》诗第十--篇说:“巨猾肆威暴,钦瑭违帝旨。宴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说的就是祖江被钦瑒杀死的故事,诗中说,钦是个非常狡猾的家伙,他违反黄帝的旨意,肆意施威暴他像窦窳一样蛮横而善变,祖江便这样单独地被他杀死了。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钦䲹 :

【解说】: 烛阴的儿子鼓与钦确杀死了葆江(即祖江),被黄帝处死于钟山之东的【山 䍃 】 崖。二神死后,均化身为鸟。钦䲹 化为大鹗,样子像大雕,白脑壳,红嘴喙,背上有黑色斑纹,长着老虎的爪子,声音有如晨鹄。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兵燹之灾。

郭璞《图赞》曰“钦䲹 确及鼓,是杀祖江。帝乃戮之,昆仑之东。二子皆化,矫翼亦同。“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鵕jùn鸟:

【解说】: 烛阴之子鼓杀祖江被戮,其魂化为鸚鸟。鹦鸟的样子像鸱,白脑袋,红爪子,直嘴喙,背上有黄色斑文,叫声很像大鹗。它出现的地方、会有旱灾发生。汪绂注曰:“鴳音俊,鸱,枭类也。凡枭类钩喙,此直喙为异也。言黄帝杀此二人,而此二人各化为鸟,如鲧化黄熊之说也。”陶潜《读山海经》诗又云:“长枯固已剧,媽鹗岂足侍。”写的也是二神化身二鸟的故事。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文鳐鱼:

【原文】: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译文】: 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座泰器山,观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流沙。这观水中有很多文鳐鱼,形状像普通的鲤鱼,长着鱼一样的身子和鸟一样的翅膀,浑身是苍色的斑纹却是白脑袋和红嘴巴,常常在西海行走,在东海畅游,在夜间飞行。它发出的声音如同鸾鸡鸟啼叫,而肉味是酸中带甜,人吃了它的肉就可治好癫狂病,一出现而天下就会五谷丰登。

【解说】: 文鳐鱼是种铂鸟共体的奇鱼,属飞鱼类.是丰年的征兆。文鳐鱼的样∫像鲤鱼,鱼身鸟翼、白脑袋,红嘴喙,毛色苍斑,叫声像鸾鸟、夜问常飞翔遨游于西海东海之间-胡文焕图说:“鸟翼苍文,昼游西海,夜人北海。其味甘酸,食之已狂,见则大稔。”《埤雅》云:“文鳐长尺许,有翼。”《神异经》言:“东南海中有温湖,鳐鱼生焉,长人尺。”《尔雅翼》“文鳐鱼出南海,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名飞角,群飞海上。海人候之,当有大风、吴都赋云,文鳐夜飞而触纶是也。”《歙州图经》记载了一则有关文鳐鱼的故事,传说歙州赤岭下有大溪,俗传昔有人造横溪,鱼梁鱼不得卜半夜飞从此岭过。其人遂于岭下张冈以捕之,鱼有越网而过者,有飞不过而变为石者。今每雨其石即赤,故谓之赤岭,而浮梁县得名因此。传说文鳐肉酸计,吃了可治癫狂病。《吕氏春秋·本味篇》说:“味之美者,葬水之鱼,名曰鳐。”文鳐鱼是丰年的象征、所谓“见则天下大穰”,郭璞注说“丰稔收熟也:”郝懿行注云:“鱼见则人穰者,诗言众鱼占为丰年,今海人亦言岁丰则鱼大上也。”郭璞《图赞》曰;“见则邑穰,厥名日鳐、经营二海,矫翼闲(一作间)霄、惟味之奇,见叹(一作难)伊庖。”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山海经:西次三经全怪兽图文解说一

由于西次三经中的怪兽较多,需要分几篇文章来解说。喜欢的请加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