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仲景抗疫,用亲妈试药,写出《伤寒论》不一样的小张战胜瘟疫

作者:易水生活

1871年前,在南阳涅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老张家出生了一个男孩。

自古大人物在历史上出场那天,都会天降异象,比如刘邦出生的时候,《史记》中记载: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估计,司马迁写刘邦的时候,刘家人一定是拿着30米长的大砍刀,看着司马迁写的。

但是,翻遍整个历史资料都没有发现小张出生的时候有什么天降异象,所以老张就给他起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就一个字机,全名张机,字仲景。

后来张机出名了以后,大家才开始叫他张仲景。

古人叫字或者号,一般都表示尊重。

其实张仲景压根就没有想到,他会被人尊重,更没想到他能成为一代医圣。

张仲景抗疫,用亲妈试药,写出《伤寒论》不一样的小张战胜瘟疫

虽然小张出生那天,没有发生任何天降异象。

但是童年时期,小张确实表现出了和大家不一样的地方。

其他小朋友在玩撒尿和泥的时候,小张特别喜欢看医学类的书。

小张生活的年代正好是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瘟疫横行的年代。

从小就见惯了死人的张仲景就立誓:一定要成为一个医生,救好多好多人。

正好张仲景有一个叔叔叫做张伯祖,是南阳一带的名医。

有一天张伯祖出去看病,顺便带上了张仲景,他亲眼目睹了叔叔治病的整个过程。

张仲景当时就笃定了: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啊?这不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吗?!

从此以后,张仲景就拜师学医他叔叔,整天跟着外出看病。

张伯祖也教育张仲景:想当一个好医生,没有什么窍门,只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亲自试验、至死不渝。

这一句彻底点醒了张仲景。

张仲景抗疫,用亲妈试药,写出《伤寒论》不一样的小张战胜瘟疫

从那以后,张仲景只要一有时间就在家钻研医学典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张仲景10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很通透地掌握了《黄帝内经》、《难经》等重要医学经典。

再加上张仲景对医学技术的刻苦钻研,医学技术飞速提升,小小年纪在南阳居然有了名气。

当时东汉末年一位特别出名的名士何颙,见到张仲景以后,跟他说:

你将来长大以后,啥也别干,就当医生肯定是传世名医。

张仲景听了笑着回答:“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事实证明,何颙说的太准了。

后来张仲景做官做得还真不咋滴,别人当官的时候,衙门里都是打官司,判案的。

但是张仲景做官的时候,衙门里都是找他看病的。

当时都称他为坐堂医生。

如果仅仅靠技术惊人,张仲景或许还成不了医圣,毕竟医学历史上高手实在太多了。

但是接下来,张仲景干了一件事,直接奠定了他医圣的地位。

而且历史上,仅此一位。

张仲景抗疫,用亲妈试药,写出《伤寒论》不一样的小张战胜瘟疫

东汉末年时期,发生了好多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瘟疫。

比如,东汉桓帝时期发生了大疫三次,灵帝时期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的瘟疫更是可怕。

每次瘟疫一来十室九空都是正常的事情,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张仲景亲身经历的那次,连他妈都被感染了。

而且也是那一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因为瘟疫,居然死了四个。

历史记载那场瘟疫,不光是人,连南阳的鸡差不多都死光了,而且被感染的人三分之二都死于伤寒。

从小就立志救好多好多人的张仲景,决定要跟瘟疫好好斗一斗。

张仲景亲自采集药材,亲自熬药,让自己的亲妈亲自尝药。

试了半年多,张仲景居然把他们给治好了,居然研究出了专门对抗瘟疫治疗伤寒的药方。

然后赶快在社会上广泛分发出去,因此提前结束了那场瘟疫,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张仲景也因此一战成名。

并且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医圣的地位。

张仲景抗疫,用亲妈试药,写出《伤寒论》不一样的小张战胜瘟疫

张仲景到了晚年的时候,医学技术基本上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当时他见到侍中王仲宣,这时王仲宣才二十多岁,张仲景却断定说他有病。

还告诉他这种病四十岁才发作,先掉眉毛,眉毛掉完后半年就会死。

王仲宣根本不听他胡说八道,也没吃他开的药方。

结果二十年后,王仲宣先掉眉毛,眉毛掉完就挂了。

张仲景是医学史上唯一个能称为医圣的人,对中医文化和传承,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