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作者:梁继超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遭遇台湾人民的强烈抵抗,日本付出了比甲午战争还要巨大的伤亡,台湾人民牺牲了至少40一60万生命。其间刘永褔、丘逢甲、吴汤兴、姜绍祖、抗日三猛、余清芳和雾社事件等等,台湾人民誓死保卫自己家园。然而有一部分台胞认识到要救台湾一定先救祖国,李友邦及台湾义勇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台湾义勇队是1939年2月22日在浙江金华酒坊巷成立,主要成员由台湾同胞组成,创始人是台籍抗日将领李友邦。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李友邦(1906—1952),台北人。1918年考入台北师范学校,期间加入蒋渭水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积极参加反日活动。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1924年李友邦来到大陆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友邦联合在陆同胞全心投入抗战。他对在大陆的台胞讲,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欲致力于台湾革命的成功,必先致力于中国抗战的胜利,并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在浙江组建后,李友邦被国民政府委任台湾义勇队少将队长,后期队伍扩大编制为台湾义勇总队,李友邦升任中将总队长。总队下设四个支队,工作层面涉及前线、后方、敌后与沦陷区,主要从事情报收集、武装突袭、翻译宣传、瓦解敌军、医疗救助和生产报国等工作。医疗救助方面在浙江设立金华、衢县、兰溪三个台湾医院,生产报国方面协助当地政府建立樟脑制造厂和药品生产合作社。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1945年全国抗战胜利,台湾也得以光复,李友邦愿望得以实现,台湾义勇队成员返回台湾。1952年李友邦在台湾白色恐怖斗争中不幸遇害。但李友邦及台湾义勇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为两岸同胞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两岸同胞不解奋斗的精神动力。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台湾义勇队是当参加祖国抗战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台籍抗日队伍。这正是:

美丽之岛面目非,岂容倭寇恣意摧。一腔铁血丹心涌,万里狼烟白骨堆。

救台湾,大陆回,两岸携手凯旋归。心中王师登岸来,情动热泪满眼飞。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