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Design Pattern: Factory Method 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考虑一个状况,您所经营的工厂正在生产一个新的电视机产品,现在有一个问题发生了,您的电视机产品所有的组件都可以自行生产,像是操作面版、电源、摇控装置等等等,但荧幕却必须依赖另一个厂商或子厂商供应,这时您怎么办?  您不能将生产进度停下了,相反的您必须确定一些事情,您知道有关于荧幕控制的所有介面,您可以将这些对介面的操作沟通先实现,等到荧幕到了,直接将荧幕与您的半成品组合起来,一个完整的成品即可出厂。  factory method模式在一个抽象类中留下某个创建元件的抽象方法没有实作,其它与元件操作相关联的方法都先依赖于元件所定义的介面,而不是依赖于元件的实现, 当您的成品中有一个或多个元件无法确定时,您先确定与这些元件的操作介面,然后用元件的抽象操作介面先完成其它的工作,元件的实作(实现)则推迟至实现元 件介面的子类完成,一旦元件加入,即可完成您的成品。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您要完成一个文件编辑器,您希望这个编辑器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档案编辑,例如rtf、doc、txt等等,尽管这些文件有着不同的格 式,您先确定的是这些文件必然具备的一些操作介面,例如储存、开启、关闭等等,您用一个idocument类型来进行操作,这么一来这个框架就无需考虑实 际的储存、开启等细节是如何进行的。  abstracteditor中的createdocument()方法是个抽象方法,因为框架不知道您将实现一个什么类型的文件,这个抽象方法将推迟至继承abstracteditor的子类中实现。  这个架构可用以下简单的示意程式来作示范,当中实现了一个rtfdocument,虽然在abstracteditor中并不知道我们会套用这个rtfdocument,但您可以看到,透过多型操作,您的框架可以进行对文件的相关操作。 abstracteditor.java

idocument.java

rtfeditor.java

rtfdocument.java

factory method中的abstractoperator中拥有一个抽象的factorymethod()方法,它负责生成一个iproduct类型的物件,由 于目前还不知道将如何实现这个类型,所以将之推迟至子类别中实现,在abstractoperator中先实现iproduct操作介面沟通的部份,只要 介面统一了,利用多型操作即可完成各种不同的iproduct类型之物件操作。  也就是说,对abstractoperator来说,其操作的iproduct是可以抽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