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作者:纤纤素心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冬天来了,又到了吃大白菜的季节。大白菜是整个冬天的主打菜品,即使是在这个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代,大小超市里随时都能买来一年四季的菜蔬,但冬天里的大白菜,却是最亲民的,因而也最受人们的青睐。   大白菜,北方里最平常、最普通的蔬菜,充盈了儿时满满的记忆。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农谚里有“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的说法,讲的就是每年小雪时节,正是大白菜成熟收获的季节,如果此时还没有把菜砍下来、运回去,再存起来,等气温骤降,上了大冻,大白菜就会烂到地里了。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每年的小雪节气之前,生产队长都会把全队的社员们召集到菜地里来,分白菜。白菜是按人头分的,不管年龄大小,也不论劳动能力强弱,只要有一张能吃饭的嘴,就算一口人,平均分配。一人多少棵菜,也要看这一年生产队菜地的面积和产量,一般情况下,每人四五十棵总还是有的,因而,一般的人家,每年分到二三百棵大白菜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分配起来也简单。社员们一家派出一个代表,先在地头抓阄,排序;然后,生产队长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带着会计和一名壮汉,按照顺序,现点现砍。会计报上人家、几口人和白菜的棵数;队长顺着田垄,用树枝子左右点菜,嘴里报着数目一、二、三、四……;壮汉手持一柄锋利的铁锨,左右开弓,手起铲落,白菜应声倒地,干净利落。——那阵势,令人顿起刘兰芳评书《岳飞传》里,冲入敌阵的岳家小将“乞哧咔嚓,砍瓜切菜”一般的遐想。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一个生产队,十几亩几十亩的菜地,十几万几十万棵大白菜,就像“一千个人眼里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各个不同,绝对的平均分配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时候只能靠事先抓阄的运气,轮上啥样就是啥样,自认幸运或倒霉;当然,生产队长也会一碗水端平了,尽量搭配着来,实在看不过眼的就忽略不计,或者多算一棵两棵算是补偿,一般情况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人们也大都一边埋怨着或者庆幸着自己抓阄的手气,一边把大白菜聚拢、装车,满载着收获的喜悦,闹闹嚷嚷运回家去。   那时候的白菜个头儿大,每一棵足有二三十斤重,运到家里北墙根上,垛起菜垛子来,也往往高过了人头。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儿时的记忆里,冬储大白菜也是一项大工程。大白菜很多,每家都有几百棵,垛起垛来怕冻,也怕风干,还要提防着家禽家畜以及老鼠家族的糟蹋,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挖菜窖。那时候家家都有菜窖,在村边闲置的野地里。在上冻之前,人们挖一个矩形的土坑,两尺来深,长短宽窄因白菜的数量而定,然后把大白菜竖起来,一棵一棵码放好,其上覆以玉米秸、麦草,再用浮土盖顶,这就是最简易的菜窖了。这菜窖简易却很实用,埋藏可以保温,土壤可以保湿,需要食用时,把浮土和柴草扒开就可以了。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只是,只是那时的白菜并没有回忆这般甘甜:一日三餐顿顿白菜,即使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就只是想一想,你恐怕也会厌了、腻了、怕了吧?莫岐先生的双簧“一碟子腌白菜,一碟子腌白菜”正是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虽然说分回来的白菜不少,但是要满足一家人一个冬天和半个春天的菜食,却还是需要一位懂盘算会料理的家庭主妇精打细算的。——大白菜是普通农家过冬的依靠。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在母亲的眼里,这大白菜浑身都可食用。白嫩嫩的绿叶、水灵灵的白帮自不必说,炒菜、熬菜、调饺子馅都是上好的食材,即使是最外层的大青帮子吧,也一律用麻绳串起来,挂在南墙根阴凉处风干,待来年春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做成干菜馅的棒子面窝窝。白菜疙瘩,那个密密实实地聚集着白菜帮子的地方,洗净了,用大盐粒子腌成咸菜,味道要比腌萝卜好吃得多。白菜根也不会丢弃,要放在墙角阴凉处,凑够五六枚,熬成热汤,一家人趁热喝了,还可以预防流感。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于是,每天的早餐是窝头、腌白菜疙瘩,午饭是窝头、白菜汤,到了晚上,终于可以炒一个菜吃了,也是素炒白菜。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妇,大字不识一箩筐,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对一家人的饭食向来粗线条,只知道省吃俭用艰难度日,却不懂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腌白菜疙瘩从咸菜缸里捞出来,直接就摆上餐桌,切都不切上一刀;白菜汤是绝对的清水煮白菜,一点油腥都不见;晚饭的炒白菜算是尽力了,也顶多是搁几滴棉籽油炝锅,炒熟了再沥几滴酱油,改一改青涩味儿罢了,倘能用熬制的腥油(猪油、大油)炒了,再切上一方豆腐块儿,佐以葱花、蒜瓣、花椒,那便是难得的美味,过节或者待客才会有。因而,在我的内心,抑或是肠胃里,是相当抵触大白菜的,以至于每天中午宁愿喝白开水,也不要吃那难以下咽的白菜汤。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现在想来,这些年每到山里旅行时,都会惦记着“农家乐”的那碗柴火大锅菜,那多半是对年节,或者是红白喜事里才会吃到的大锅熬菜的追寻。——大锅菜里有肉,大片的,肥肉,香!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在农村,无论谁家的红事白事都是大事,统统谓之“过事”。过事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请客或招待帮忙的亲戚朋友、乡里乡亲,最简便也是最实用的,就是熬上一锅大锅菜。锅是铸铁的大锅,菜自然就是这大白菜。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在过事的人家院子里临时起灶,土坯、砖头、泥巴就地取材;灶头为前后两口锅,一大一小,大的熬菜,小的热水、煨卤子;灶头搭起来不待晾干,直接烧柴火,边烧边烤干;柴火要玉米秸、玉米轴、棉花柴或者干树枝子、烂劈柴,看需要而控制火头的大小强弱。通常情况下,熬一锅需要五六棵大白菜,而且,还可以看人来得多少随时续菜,再配上白豆腐、炸豆腐、宽粉条、海带丝,尤其是新鲜的带皮猪肉先煮一下了,切成一分厚、八分宽的肉片子,用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然后再微火熬,从早上六七点,一直熬到中午时分。猪肉的油脂全都被熬出来,大片的猪肉便没了精魂,酥烂香糯,入口即化;白菜、豆腐、粉条、海带融合了猪肉的香脂,滑润可人,浓香四溢。卤子出自大师傅之手,也是猪肉调制的,精肉碎丁,配以八角、香叶、桂皮等香料,冰糖上色,色泽红紫,香味浓郁。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出锅了,打开锅盖,热气蒸腾,一大锅菜“咕嘟咕嘟”冒着泡泡,香味已向碌碌饥肠通风报信了。盛菜的是小伙计,执大勺子,从大锅里盛一勺熬菜,滴里嘟噜地倒进白瓷大碗,刚好满碗;大师傅擎小勺,打小锅里舀半勺卤子,浇作汤头。于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大锅菜,就可以端上餐桌了。——吃一口馒头,就一口熬菜,那可是人间最好的美味了!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只是这种美味并不常有,自家煤火炉子上的熬白菜却是家常便饭,只不过,要比人家的大锅菜逊色得多了,即使是过年过节有肉了,那色香味也很难企及。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年节里的菜肴也是大白菜唱主角。家乡过年的习俗,每一天的正餐都有固定的食物,一般情况下,大年三十中午一顿熬菜,年夜饭和大年初一必是饺子,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又是熬菜”。初二的面条卤子不好说,但饺子与熬菜都离不开大白菜。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每年三十下午,我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剁馅子。猪肉要剁,大白菜要剁,你也尽管听去,“哒哒哒哒”家家户户都在剁。经过一个冬天的贮藏,大白菜的青帮依次脱落,没有了一丝绿意,只留下白帮嫩叶,白嫩嫩,脆生生,甜津津,你随便扯下一块搁在嘴里,脆甜可人,没有了一丝青涩味,若是蘸点西瓜豆瓣酱,卷进烙饼大葱,一顿饭也就解决了。那是大白菜最精华的部分,通身白白嫩嫩,是名副其实的白菜了。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此时的大白菜不仅色泽漂亮,味道也很鲜美,而且营养也最丰富。记得鲁迅先生在阐释“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时说道:“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我想,这“胶菜”的说法一是标明产地——山东胶州,再就是强调其营养价值——如阿胶一般。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一条歇后语说:“大年初一的饺子——都一样。”其实,那饺子馅儿也大都一样——猪肉白菜。我一直认为,白菜与猪肉那是绝配,就像牛羊肉适宜配土豆萝卜一样。大年初一的饺子跟平日里当然要有所不同,因为肉要当家,要一口一个肉丸儿的那种,倘若只是单纯的猪肉,未免太腻了,谁也吃不下几个,但稍微配上些白菜,饺子就会少了许多油腻,吃起来就更加可口了。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的发明,往饺子馅里加上些许韭菜,最好是韭黄,只一点点,只要那个味儿,那样的饺子,鲜美无比!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今年春节,“新冠”疫情来袭,大家都慌慌着囤些食物,看看地下室还有冰箱里的几棵大白菜,我的内心也就踏实了许多。——有大白菜吃,足够了!囤菜,过去叫冬储大白菜,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段真实的生活。远的不说,就在前几年,我们小区的草地上,还有人挖坑囤白菜、大葱;就是今天,地下室、楼道里,也有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把白菜大葱晾在那里,——他们已经习惯了冬天囤菜的生活。

冬天的回忆里,是否也有大白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道白乐天当年饮酒的小菜里是否会有大白菜,反正,每年冬天下雪的夜晚,我总会约上几位兄弟,涮一次火锅,新鲜的蔬菜里,必不可少的定然是一份大白菜!

来自朋友投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