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在上一手记中,告诉大家如何安装jenkins,如何安装jenkins的插件。

这一记,jeson主要记录如何通过通过jenkins构件一个工程。

一、配置jdk和maven依赖

上记中,我们安装的只是jenkins中的插件,为了保证maven构建能够进行,我们需要安装我我们需要对应版本的jdk版本和maven。

点击进入:

manage jenkins(jenkins管理)-global tool configuration(工具配置)

1.1 jdk配置

提供的4种途径的方式,可以给我们安装。这里我选择通过oracle来安装。这种方式我们需要提供給jenkins自己的oracle用户密码(可以去oracle自己注册),用来下载用。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1.2 maven安装 

maven也是一样,我们可新增maven按钮,通过apache来安装,设置如下: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二、创建一个maven工程

首页-> create new jobs 选择 maven project(maven工程) 

并且,输入給这个新工程取名。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进入到工程的基本信息编辑页面,会出现了如下的几大模块编辑栏:

general 设置基本内容

source code management 设置工程代码获取方式和管理

build triggers 选择工程构建触发的条件

build environment 选择工程build及构建的环境配置

pre steps 构建前需要执行的工作

build 正式进行构建,设置pom.xml文件。

post steps 设置构建完成后的动作,我们用来作后续工程部署等批处理设置

build settings 主要用于设置email的通知

post-build actions 设置前面的 build到build settings的动作执行完后的后续工作。

下面,我们一步步来介绍下 完成一个工程构建主要设置的部分。

部分1、maven project name 栏设置

主要填写maven project name(工程名)、descript(工程描述信息)

部分2、source code management 栏设置

输入源码的获取地址,由于我的插件中演示的是svn,那么如下输入:

repository depth: jenkins在执行checkout、update代码时,所取出的代码的范围。默认我们选择infinity就可以。

check-out strategy:svn第一次更新代码和以后同步代码的步骤,和策略。默认选项一般就可以。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部分3、build triggers 栏设置

默认选项为:

build whenever a snapshot dependency is buil 意思就是svn更新触发构建

这里建议选择:

poll scm 相当于新建一个计划任务,定时检查版本库,发现有新的提交就触发构建。其配置的意思呵linux的crontab差不多,如下: 

我配置的每十分钟进行一次构建。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部分4、build 栏设置

如果对mvn构建参数有需求,或者需要设置pom.xml的文件位置,可以在这里设置。

默认: pom.xml的文件就在工程目录下。

部分5、完成

点 save 完成对一个一个工程的设置。

三、操作构建

切换到jenkins的主页上,将出现了我新加的工程。如下图: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3.1 启动构建

点击上图的的对应工程project name.进入到进入到jeson_test_project这个工程的操作模式下,如下图: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3.2 点击build now,表示开始构建

第一次根据你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好坏,时间较长,因为jenkins需要安装jdk,maven ,并且还需要安装很多包文件。

build history 显示出我构建的一个历史信息,其中闪烁不断的图标,表示正在构建的任务。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点击 正在构建的任务,在右侧又会出现很多的执行选项,如下图: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点击console output,就可以看到正在构建的任务终端输出,如下图:

Jenkins-持续集成(构建一个新工程)

这一记,jeson先较大家,如何进行一个简单的工程任务构建。我们确保工程的构建成功(如果没有报错,构建成功后,闪烁的图标会又红色变化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