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在新中国灿若星河的开国将领中,有这样一位“独臂将军”,他胆略过人、骁勇善战,带领百十号人就敢闯入日军重兵把守的机场,上演一出“大闹天宫”,在烧毁日军四架飞机后,竟然还能全身而退,一度成为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英雄。

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失去了右臂,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不断学习用左手吃饭、写字、打枪,成了军中有名的“独臂将军”。

他就是开国少将——廖政国将军!

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聊一下廖政国将军的传奇事迹;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廖政国,原名廖光清,1913年出生于河南息县。1930年,年仅17岁的廖政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等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廖政国跟随部队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胜利后,廖政国进入到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奉命跟随袁国平将军前往新四军工作,被任命为第三支队六团二营副营长。

作为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之一,新四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超高的军事素养,人称“铁军”;而能来新四军工作,可以说是廖政国一直梦寐以求的。

廖政国的心情感到无比的舒畅,干起工作来更是有板有眼,由于他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不久后便从副营长提拔为二营营长。

当时,为了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5月开始,廖政国所在的新四军第3支队6团便奉命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从茅山向上海近郊挺进,廖政国改任为“江抗”第二支队支队长。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上海是当时侵华日军的重要据点,驻扎在这里的日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装备精良,想要在这一带打击日军,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廖政国和“江抗”的所有同志们,皆无所畏惧,奋勇向前,誓要与盘踞在上海的日军一决高下。

在此期间,廖政国带领第二支队冲破了日伪军的重重封锁线,直插江阴、无锡地区,并在江阴的黄土塘与日军打响了第一仗。

战斗中,廖政国抱起机关枪冲锋在前,向日军猛烈扫射,几百名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顿时乱了阵脚,只得四处逃命。

此役过后,廖政国的第二支队从出发时的三个连,数百人,扩编到了六个连,外加两个机枪排,总计1300多人,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之后,廖政国又带领部队继续东进,向上海近郊奔去。当时,由于没有军用地图,廖政国只能靠一本中学生使用的袖珍版地图组织行军。

这天,队伍在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趟过数条河流、越过宁沪铁路之后,来到了一条江边。

但廖政国在地图上怎么也找不到这条江的名字,最后还是向当地渔民打听后才知道,这是“吴淞江”。

抵达吴淞江边,就意味着已经到上海地界了!

但当时还是白天,部队无法过江,于是廖政国在向“江抗”副指挥吴琨报告完情况后,决定先将部队隐蔽在附近的竹林里,等到深夜再渡江。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晚上九点时分,廖政国部队隐蔽的竹林后边的公路上,不断出现了载满日军士兵的大卡车和装甲车,在江面上还有日军的巡逻艇。

此时,廖政国深有预感,部队已经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中!

为了帮助部队突围,廖政国急忙向副指挥吴琨报告,请求迅速带领部队过江。

尔后,战士们找来了五条小船,廖政国主动率领懂水性的战士率先凫水过江,以掩护后面的战士们。

顺利过江后,廖政国部突然与一股扫荡的日伪军相遇,廖政国沉重指挥战斗,率领部队予以痛击,并带领部队追击了几十公里,直到将这股敌军全部歼灭。

战斗结束后,廖政国带着部队走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有一大片空旷地,四周布满了铁丝网,除了几栋孤零零的碉堡洋房之外,没有看到一个人。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日军占领的虹桥机场!

“虹桥机场?这里可是日军高级将领、战地指挥官从日本飞抵中国战场的第一站啊!要是能将它端掉……”

廖政国越想越激动,此时的他,脑海里已经浮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偷袭虹桥机场!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当时,负责守卫机场的伪军正在碉堡里酣睡,廖政国趁机指挥部队悄悄地向机场包抄过去,剪断机场外围的铁丝网,隐蔽地进入机场。

原本以为期间会遇到伪军的激烈抵抗,结果他们一路推进,却没有受到丝毫的抵抗。

看来,伪军已经将虹桥机场视作是固若金汤,单纯地认为不可能有人攻得进来,因此便安心地在碉堡里睡大觉。

接着,廖政国命令战士们悄悄摸进伪军居住的房间,将他们从被窝里掀了起来,并赶到一间房子里,集中关押。

“怎么不见日本鬼子呢?这机场里不可能没有日军驻军呀?……”廖政国心里不禁充满了一系列的疑问。

为了避免被日军包了饺子,廖政国随即命令部队分路搜索!突然,一个侦查员兴奋地跑来报告说:“支队长,飞机,真的有飞机,还是四架呢!”

廖政国在侦查员的带领下,急忙赶到机场的一角查看,果然,真的有四架飞机。

看到停在机场里的四架飞机,廖政国和战士们顿时感到无比的激动,但廖政国考虑到周围很可能有日军布置的火力点,于是便命令战士们悄悄地摸进去,然后将其焚毁。

但战士们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阵阵哄闹声暴露了他们的目标,顷刻间,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日军开始从高大的碉堡里向外进行猛烈的射击。

枪声响起后,廖政国终于明白了,日军之所以放心让伪军守卫机场,是因为他们在机场附近都建得有碉堡,而且还配备了重武器,火力凶猛,遇到突发情况时,就可以完全控制机场。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日军的火力越来越密集,廖政国很清楚,部队必须立即撤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如果真就这样撤退了,廖政国的心里又会很不甘心,于是,他对战士们高声喊道:“烧飞机!”

战士们立刻将飞机旁的汽油桶统统揭开,然后一股脑地往机身上浇,不一会儿,机场内大火冲天。

当时,日军司令部在听到虹桥机场的枪声后,便立即调兵前来支援,但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除了这四架已经被烧成废铁的飞机之外,连新四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第二天,上海出版的诸多报刊上,都相继报道了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新闻,这不仅极大鼓舞了敌占区广大民众抗日的信心,同时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而此事过后,廖政国更是一战成名,一度成为了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抗日英雄。

但“夜袭虹桥机场”,只不过是廖政国将军战斗生涯中的一次“小试牛刀”而已。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1940年10月的一天,在苏北黄桥镇的一所农家大院里,新四军第一纵队四团的一群干部战士正围坐在一起,听修械所长讲解兵器知识。

就在大家听得入迷之际,天井北面的一间小平房里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紧接着,一股浓烟喷涌而出。

突然,一个战士大声喊道:“那不是团长的屋子吗?”众人听后,顿时惊了一下,赶紧向团长廖政国的屋子跑去。

当战士们冲进屋子后,只见廖政国浑身是血地躺在地上,他的右臂,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了。

屋内的战士开始对外大喊:“军医,军医呢?赶快叫军医来……”

原来,在黄桥战役后,新四军从敌人手中缴获了大批武器,其中就包括一种新型的手榴弹。

为了能够帮助部队的战士全面了解这种新型手榴弹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廖政国便主动将其带回住处仔细研究。

当时,修械所长想将其进行拆解,看一下里面的构造,但被廖政国拒绝了,因为他不想让修械所长去干这种危险的事情,他坚持自己带回来研究。

由于是初次研究,因此廖政国在拆卸分解手榴弹时,手榴弹突然冒出了一缕白烟。

久经战阵的廖政国很清楚,这颗手榴弹看来是要爆炸了!

事实上,当时他完全可以将手榴弹扔出去,但他想到天井里的干部战士们正在认真地学习兵器知识,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站起来,用右手高高举起了这颗手榴弹……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值得一提的是,在军医赶来途中,廖政国苏醒了过来,此时他已经察觉到自己没了一条胳膊,他看着围在四周的战士们,非常淡定的说:“我不要紧,就是没了一条胳膊而已……大家怎么样?受伤没有……”

话还没有说完,廖政国便昏死了过去!在场的战士们听到团长的这番话,纷纷流下了热泪!

将军赤胆忠心,在危难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战友们安危,而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此等精神,感天动地。

尽管军医们非常努力,但无奈新四军中缺医少药,因此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廖政国的右臂。

他的战友们对此感到痛惜不已,但廖政国本人却跟没事儿人一样,气定神闲,一出院他就立即返回了部队。

在当时,由于新四军条件艰苦,因此对于团级干部一般是不配警卫员的,但考虑到廖政国情况特殊,上级便决定给他派一个警卫员,结果却被廖政国给婉言拒绝了,他不想因此而搞“特殊”。

但毕竟缺的是习惯使用的右手,因此在用左手做事情时,难免会有点不适应。但廖政国却不以为然,他坚信:别人两只手能做的事情,他用一只手也同样可以。

刚开始,他用左手拿筷子吃饭感觉很别扭,夹菜总是夹不起来,于是他就换用勺子,等勺子用熟练了,再用筷子吃。

此外,他还学会了用左手洗脸、洗衣服、写字、打枪,而且一点也不比用右手完成得差。

文字总是苍白的,将军为了实现用左手生活和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这些,大概只有将军自己才知道吧!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1948年,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师长的廖政国,带领部队在辽阔的豫东大地上,实行大胆穿插,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将国民党军打得溃不成军。

同年6月17日,“豫东战役”拉开了序幕,国民党的邱清泉兵团疯狂地向开封驰援,廖政国奉命率部阻击。

接到命令后,廖政国考虑到敌军势大,且装备精良,于是便决定在兰考东北部的淤黄河两岸实行阻击。

廖政国之所以将阻击阵地选在这里,是因为此处地势开阔平坦,且风大沙多,一旦起风后,往往是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按兵法所云,此等地形地势,并不适合开展阻击战,因为极有可能会被敌人钻了空子。但廖政国知道,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较大的情况之下,选在这样的环境中阻击敌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有人提醒他时,他却突然一笑:“我就是要敌人来钻空子!”

21日清晨,淤黄河两岸突然刮起了大风,卷起的黄沙遮天蔽日!国民党军开始对廖政国部队的阻击阵地发射了大量的炮弹,随即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迅速向前推进。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在黄沙和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国民党的一些部队已经攻到了我营连级指挥所,师部指挥所的上空可以清晰听见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看来,此时的廖政国已经面临危急时刻了!

但这一切,恰恰是廖政国所想看到的,他镇定自若地穿梭于指挥所和前沿阵地,观察战况。

原来,廖政国知道自己部队的武器装备无法与敌军的重武器抗衡,于是便有意将敌人引进这个天然的“屏障”中,使其重武器失去作用,从而为我军反攻提供有利条件。

由于敌军的进攻完全依赖着手中的重武器,根本就没有想过近战,更别说还用刺刀搏杀了,因此在面对突然杀出的解放军时,顿时乱了阵脚,很快就被击垮了。

直到第二天开封宣布解放,邱清泉的部队仍旧未能前进半步,更别说还要去增援了!

不过,开封战役一结束,华东野战军首长就决定主动放弃开封,于6月27日,组织“睢杞战役”。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按照部署,廖政国的部队奉命组成突击兵团,由一纵司令员叶飞指挥,其目的是围歼区寿年兵团。

当时,国民党军队直接参战的除了区寿年兵团外,还有邱清泉部和黄百韬部,总计3个兵团12个整编师,共有27万余人。

而我军参战的部队,只有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所属的10个纵队,总计20万人。

20万对27万,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想要以少胜多,就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行。

为此,上级命令廖政国的一师沿着睢县城西侧实施穿插,以分割区寿年兵团的防御体系。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有被全歼的危险。

当天晚上,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五师就开始从东西两面夹击廖政国的部队,情况极度危急。

不过,廖政国却临危不乱,他巧妙地命令部队背对背地痛击敌人,硬是接连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进攻,将敌七十五师阻隔在我军阵地的东西两侧,迫使其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随后,在部队伤亡较大的情况下,廖政国毅然决然命令部队向敌人发起反攻,战斗异常激烈。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图 | 廖政国将军和家人

战至6月30日下午时分,敌七十五师第六旅被我军全歼,俘虏敌旅长及其以下官兵总计1500余人,大获全胜。

整个睢杞战役,总历时10天,我军全歼了敌区寿年兵团和黄百韬兵团大部总计5万余人,并俘虏兵团司令区寿年。

而我军之所以得以围歼区寿年兵团,还得益于廖政国率部打开了局面,这一战,廖政国和他的一师功不可没!

之后,廖政国又先后出任第三野战军20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副军长等职!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廖政国又作为志愿军第二十军副军长,率部赶赴朝鲜朝战场,先后参加了第二和第五次战役。

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强敌,廖政国沉着指挥应战,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运用爆破战术将美军的机械化部队炸得丢盔弃甲,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3年从朝鲜回国后,廖政国出任第20军军长,之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1955年9月,廖政国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独臂将军”廖政国去世,许世友听说后,为何仰天长叹?

图 | 廖政国将军

1960年,廖政国将军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历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等职。

任职期间,将军经常下到前沿哨所和基层连队,对基层官兵的生活保障,以及教育管理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很大的关心,深受广大指战员们的爱戴和尊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作战勇猛、作风严谨的虎将,最后竟然也没有逃脱厄运。

在黑暗的那几年,将军多次遭到不公平的对待,最后被折磨得疾病缠身,尽管他多次誓死抗争,但奈何天不遂人愿。

1972年4月16日,久经折磨的廖政国将军在南京正式走完了他传奇而又悲壮的一生,享年59岁。

当时,许世友将军在得知廖政国去世的消息时,曾仰天长叹说:“好人为什么不长久?”

但历史是公正的,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独臂骁将”——廖政国将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最后,让我们一起为“独臂将军”、开国少将廖政国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