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味乡里丨国宴上的美味—鸡汤汆海蚌

作者:喵喵食谱

如果说“佛跳墙”是闽菜之王,那么这道鸡汤汆海蚌则可称得上是闽菜之后。考验制汤技术的菜品,在川菜中有“开水白菜”;素以汤闻名于世的闽菜如果派出一个代表,那必定得是这道“鸡汤汆海蚌”。

寻味乡里丨国宴上的美味—鸡汤汆海蚌

海蚌又称“西施舌”,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献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智取吴王。越灭吴后,勾践的夫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为此她妒忌意顿生,耿耿于怀,有一天,她终于下了毒手,她派人骗出西施,用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将其沉入大海。从此沿海滩涂中便生长出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故人们都称它为“西施舌”。

寻味乡里丨国宴上的美味—鸡汤汆海蚌

长乐漳港产的海蚌,学名“西施舌”,专家称世界仅有意大利威尼斯产的海蚌才可与之媲美。“漳港蚌”以长乐沿海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和水质特点,使其生长的海蚌,个体大,价值高,品味好,营养丰富而闻名。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就曾写道:“福州的海蚌丰产于二三月,其肥美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色香味俱佳的神品就是海蚌的舌头部分。”

寻味乡里丨国宴上的美味—鸡汤汆海蚌

“鸡汤汆蚌”口感主要来自“漳港蚌”,将海蚌每只舌尖片成2片,洗净后盛于漏勺内,放入沸水锅中氽至六成熟时取出,剔净蚌膜,装在碗中,加入绍酒抓匀腌渍后,倒在漏勺沥干酒汁,盛入汤碗。氽时水温掌握和时间控制十分严格,不足则软,过分则老。成菜色泽洁白透明,毫无搭配,全凭海蚌自身的质嫩味鲜称绝。

“鸡汤汆蚌”口味主要来自鸡汤,鸡汤为“三茸汤”,制法:母鸡宰杀后,留血水并割下鸡脯肉。其余鸡肉切4块,与牛肉、猪里脊肉一并放盘中,加清水,上笼屉用旺火蒸3小时取出,去肉取汤,撇去浮油,滤去杂质。鸡脯肉剁成茸,加适量鸡血水和精盐抓匀,捏成几个水圆球,与鸡汤下锅煮几分钟,捞出鸡茸球,倒入剩余鸡血水搅拌几下,去杂质后,再将鸡汤倒入盆中,放入鸡茸球,上笼屉蒸1小时取出,用净纱布过滤成精美鸡汤。鸡汤用酒精锅烧沸,加入白酱油、味精调匀,与盛有海蚌肉片的汤碗一并上席,吃时淋以烧沸的鸡汤,现淋现吃。

寻味乡里丨国宴上的美味—鸡汤汆海蚌

这道“鸡汤汆海蚌”是人民大会堂国宴上的名菜。此菜鸡汤清澈见底,蚌肉如水中芙蓉,脆嫩鲜美,味道极佳,余味悠长,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