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作者:芷兰斋

汪辉祖的故居位于浙江省萧山区瓜沥镇大义村。到萧山的寻访,当然会想到萧山古籍印刷厂的张国富先生,张先生从事古籍印刷业达几十年之久,经过他的苦心经营,该厂已经成为江南地区三大古籍印刷厂之一。我与此厂打交道近二十年,在此厂印刷过多部线装书,正因为这个缘由,我跟张先生的熟识程度,超过了其他的古籍印刷厂。而今来到他的地盘,当仁不让的要给他添麻烦。然不巧的是,在我所定的日期内,他不在杭州,但他说会安排他儿子张鹏带我去寻访。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大义村庄主街

我跟张鹏有一面之缘,几年前,张国富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婚礼,我印象中前来的嘉宾超百桌之多。但因为婚宴上太过热闹,我并没记住张鹏的长相。然而在杭州市内约定地点见面时,他一眼就认出了我。看来,在记人脸方面,这位张鹏颇有特长,而这也是做企业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我在车上给张鹏看了自己的行程单,因为我已定好晚上的航班,他计算一番后,告诉我行程单上的几处寻访点都不在同一个方向,而现有的时间仅能去其中的两处。张鹏是当地人,他当然比我熟悉地理环境,于是按其所言,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访到了两处名人古迹遗址。而他将我送到机场之时,时间不早不晚,由此而让我佩服这位年轻人做事有板有眼。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撰《双节堂庸训》 清光绪十二年山东书局刻本,书牌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撰《双节堂庸训》 清光绪十二年山东书局刻本,卷首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编《双节堂庸训》六卷 清咸丰元年刻本,卷首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编《双节堂庸训》六卷 清咸丰元年刻本,序言

乘张鹏的车驶上机场高速,在距机场不足几公里的地方右转,而后在县道内转来转去,先找到了任伯年故居,一番周折拍照完毕后,接着奔瓜沥镇大义村。从距离上看,这两个寻访点并不遥远,然而却无便捷的直通道,穿过几个村子又变换了几次路径,总算开到了大义村。然而汪辉祖故居究竟位于大义村的哪个方位?我却始终查不到具体的信息,于是前往村委会了解情形。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大义村村委会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各地乡镇对当地的文化名人越发的重视,这跟十几年前有了较大的反差。以前寻访之时到当地打听,村委会等机构很不耐烦,而近几年遇到此况则热心了许多。社会毕竟在进步,每念即此都大感欣慰,而今天的境遇也同样令人欢喜。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建国说,这些拆迁就是为了下一步重建汪辉祖故居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故居原有的石板路

在村东的十字路口很快找到了村委会,张鹏担心我不会说当地话,他停好车后,主动跑进村委会内去打听。几分钟后张鹏带出来一位中年人,此人名汪建国,是大义村村委会委员。他告诉我说,汪辉祖故居在前些年坍塌了。但即使如此,我也想到那里去拍照。我向汪建国请问这处故居遗址的街名和门牌号码,他说那里没有门牌号,故寻找也不容易。他想了一下跟我说:“走吧,我带你去。”这种情形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我请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让张鹏开车驶入村中。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撰《三史同名录》四十卷 嘉庆三年刊本,封面题词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撰《三史同名录》四十卷 嘉庆三年刊本,卷首

在路上汪建国向我讲述着汪辉祖故居的变迁情况,他说汪辉祖以前并不受人重视,而近几年突然热了起来,就是因为有人写书介绍了汪辉祖的情形。我觉得他可能说的是鲍永军所著的《绍兴师爷汪辉祖研究》,但汪建国说,这部书之前还有多部书名字就叫《绍兴师爷》。回来后我查了一下,果真以《绍兴师爷》为题目的专著就有多人写过,比如王振忠所著福建人民社1994年版,郭建所著上海古籍社1995年版,另外郭建还写过一本《师爷当家》,除此之外相关的研究论文还有许多。说来惭愧,因为我仅关注汪辉祖在藏书方面的成就,而他是绍兴师爷的这个身份,我却未曾研读过。

汪建国告诉我,本村对汪辉祖特别看重,他们村委会已经筹划了几年,准备明年动工重建汪辉祖故居。同时他还告诉我,本村还有汪氏祠堂,现被小学占用,他们现在正在想办法腾退出来。

车停到了本村的一个十字路口上,而后跟着汪建国下车,徒步穿行在大义村的小巷之内。他说这里道路狭窄无法驾车通行,而所经过的道路时不时有人跟汪建国打招呼。张鹏告诉我,那些村民们在问他带人去干什么,他回答人家是去看汪辉祖的故居。我从那些村民的脸上可以看到,本村之人都对汪辉祖颇为熟知。于是我问汪建国,这些村民中是否还有汪辉祖 的后人?他说有许多。我突然又想到他本人也姓汪,于是问他是否也是汪辉祖的后人。他平静地说:“那当然,我是汪辉祖的第十九代孙。”听其所言令我大感兴奋,难怪他对汪辉祖的事情了解的这么多。但汪建国却告诉我,以前人们对祖上汪辉祖并没那么上心,是因为他在社会上的名气不够响。自从师爷研究热闹了起来,反而促使本村的汪氏后人以有这位祖上为傲。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故居的右旁建起了菜园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故居残余部分

说话间进入了一条窄窄的小巷,此巷的地面铺装的是暗红色的硕大条石。汪建国介绍说,这就是汪辉祖故居院中的道路,而此路左右两侧原本都是故居的范围之内。展眼望去,条石右侧有一些简易房屋,另外还有一个几十平方米大小的菜园。而道路的左侧则是一栋已经被拆掉了一半的老房屋,房屋的前方有一大片碎石瓦砾。汪建国介绍说,这原本都是汪辉祖故居中的房屋,只是前些年坍塌了,从那时再没有修建起来。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坍塌的垃圾堆长满了绿色植物

沿着条石路一直向前走,其铺装之地长达百米,汪辉祖的故居竟然如此大的面积,这颠覆了我认为师爷仅是幕僚随从不会太有钱的痼陋认识。嘉庆年间,汪辉祖退休返回家乡,由此而让他有时间整理自己的藏书,之后他编了一卷《环碧山房书目》。他在此《书目》的序中写道:“余小孤露,先世手泽仅坊刻《古文阶凤》、《陈检讨四六》二书。《纲鉴正史约》一部,假诸舅氏,未几归焉。年十四五,见《五经类编》,如得琅嬛秘简。既补博士弟子,家奇贫,衣食出两母十手指,力不能具一卷书。间从友人借读经史古文选本,率意抄撮,不终卷辄索去。已而读律餬口,寄迹官中,主人有插架书,稍稍翻阅,官事不易了,未能卒读,读亦无所得也。忝赋鹿鸣,年已三十有九。游京师,侧闻大人先生绪论,甚愧向学之晚,亟走琉璃厂西门,市得《汉书》,归寓读之。”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从石板路的长度可以感觉到当年故居面积之大

看来,汪辉祖家中原本有的藏书数量极少,即使是寻常之本也让爱书的汪辉祖视若珍宝。因为家中太穷,他只能从别人那里借书来抄写,但很多人还未等他抄完就要了回去,这样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后来,他成为了官家的幕僚,能够在主人那里翻看其府上的藏书。后来因为考官,他来到了北京,在琉璃厂买到了一部《汉书》。琉璃厂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最大的图书市场,如此爱书的汪辉祖仅在这里买了一部书,足见其囊中羞涩到何种程度。

但是后来他考中了进士:“及成进士,益惭枵馁,脩入较丰,先人遗事以次告竣,馆苕霅间,与书贾习者七八年,聚书数十百种。谒选都门,增所欲备,约载一车,请急过里。”成为了进士就当了官,收入也就多了起来,他以自己的所得处理完家中的旧事,于是开始跟书商打交道,从此开始了他的买书历程。

对于自己的买书情况,汪辉祖在该序言中说道:“榆阴衰促,家无余资,不能再聚书矣。虽所聚之书,类塾本恒见,绝无枕秘,然毕生心力,尽此区区。得之不易,则思守之不失。世世子孙,不得赠人,不得假人,即遇密交懿戚、贵人达官,不得违吾此训,私为赠假。度仁人孝子,罔有瑕疵,别具经史副本,留传家塾。非能考订著述,不必登楼启视,致有损失。”

汪辉祖感慨说,他已年老再无法出外做官赚钱,故只能整理自己的所藏。而他的藏书中也没什么珍本秘籍,虽然如此,他同样有着敝帚自珍的心理。他嘱咐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把他的藏书赠人,也不得借出,即使是亲朋密友也绝不可以从这里借出去。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一般不能登楼开箱拿书。他的这段话很可能是效仿天一阁主人范卿给子孙留下的遗训。看来天一阁世守陈编能够保持持久,就是因为有这样不近人情的规定。藏与用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这就要看书主人以什么心态来对待自己的藏书了。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撰《病榻梦痕录》 清光绪十二年山东书局刻本,书牌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辉祖撰《病榻梦痕录》 清光绪十二年山东书局刻本,卷首

通过这段论述,我本能地以为,汪辉祖只是位本分的读书人,虽然当师爷多年,后来也做过县令,但应当没有太多的钱。比如他在自传体《病榻梦痕录》中说道:“余不幸少孤,先人遗田十数亩,典质至再,幸得归原。佐幕数十年,增田七十亩,以四十余亩为累世祭产,五男所受,数亩而已。四年为吏,禄羡无多,不足置产,酌分儿辈,听其治生。惟培、壕稚弱业儒,不得不赖余经理,多男多累,不能为向平五岳游矣。”

汪辉祖环碧山房:出为师爷,退隐著藏(上)韦力撰

汪建国说,这两侧原本都是汪家老屋

汪辉祖说他家的先人虽然留下来十几亩地,但因为时常缺钱,所以这些地多次被典当给他人。等到他本人做了师爷,而后将赚得的钱把这些地赎回来,同时还增加了七十亩地。到其晚年,汪辉祖把他辛苦买来的地作了分配,除了留下一些不分的外,五个儿子每人仅分到几亩。这在那个时代来说,确实算不上有产阶级。因此说,我在其旧居原址上看到了这么大的范围,就此产业来看,汪辉祖在乾隆时期,也应当是大义村数一数二的富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