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IPv6精髓(第2版)》——1.5 何时部署IPv6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ipv6精髓(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5节,作者: 【美】silvia hagen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当世界都转向ipv6的时候,如果还有人坚持使用ipv4,那么无异于将自己排除在全球通信与可达性之外。这一点在目前可能并不明显,但很快就会呈现出来。因而如果错过升级时机,那么将会因为无法使用新的基于ipv6的商业应用而失去大量潜在用户和新用户市场,直到部署了ipv6以后才会有所改观。

it界的一条黄金法则就是“不要打扰正在运行的系统”。既然ipv4网络仍然能够正常运行且能满足日常需要,那么就没有理由改变什么。但是从现在开始,在建设和改造网络基础设施时,都必须考虑ipv6。对新技术进行投资将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并且能保持网络的先进性。

在考虑是否迁移到ipv6时,可以参考以下主要因素。

需要扩大或修复ipv4网络或nat设施。

地址空间耗尽。

准备在网络中部署某些需要使用ipv6高级特性的应用。

需要为大量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性却又没有足够的地址空间或者需要克服nat设施的局限性。

在硬件或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结束后进行替换时,即使并不打算立即启用ipv6,也一定要购买支持ipv6的产品。

希望引入ipv6且没有时间压力。

为了做好向ipv6迁移的充分准备,应该做到:

建立内部知识库,培训it职员并创建测试网络;

将ipv6纳入it战略;

根据自身的网络和需求情况,创建相应的融合应用场景;

在硬件和软件采购清单上加入ipv6的支持,特别是要明确必须支持哪些功能特性(rfc);

强制要求设备商在其产品中增加对ipv6的支持。

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即可确定在网络中引入ipv6的确切时间,也可以评估是否值得继续投资ipv4网络基础设施,或者引入ipv6是否是一种更优的方式。

与1983年从ncp迁移到ipv4不同的是,向ipv6的迁移没有确切的“标志日”。也可能是ipv6没有杀手级应用,因而无需等到某一天,ipv6将会缓慢但按部就班地进入我们的网络和internet。根据需求情况,采取逐步演进的方式过渡到ipv6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该方式不但不会给当前的ipv4网络带来风险,不会在软硬件设备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强制替换,而且还允许大家有时间去熟悉ipv6,去测试、学习ipv6并将ipv6纳入企业的it战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