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作者:出版六家

媒体:本文基于2019年10月提交给第三届中华学术交流论坛的文章。感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范军先生邀请我出席会议,并将本文编入中华学术交流论坛(系列三)——交流、融合与创新:文学出版与文学传播。虽然收藏因疫情而推迟,但并未对其学术价值产生任何影响。两年后,读了这篇集中的文章,我也重新认识了这一波人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坚持,对建设学术共同体的努力和奉献,以及对生活的认可和理解。

我想纪念陈元逝世17周年。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陈元先生就像

出版商陈元(1918-2004)对苏联文化接受历史的分析可能是样本式的。

陈元是20世纪三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见证人和见证人,苏联是它的老师,敌人是见证人。他开始学习世界语,1938年开始翻译苏联诗歌和音乐,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翻译了苏联戏剧、小说、散文、地理、政治理论等等,苏联文化思想和氛围的强大影响几乎陪伴了他一生。而从早期整体接受到晚年对魅力的理性,他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心灵之旅。

本文梳理了相关信息,概述了陈元接受苏联文化的过程及其转变分析,从社会和历史过程以及作者自己的经历中探讨了苏联文化的精神塑造,并试图一瞥一代知识分子成长的时代和他的精神成长史。

以苏联为教师,是陈元年轻时接受苏联文学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1938-1948年和1949-1959年两个阶段。他借鉴了苏联文化的养分,不仅在翻译和创作方面,而且在精神生活中。

第一阶段(1938-1948),在异国他乡寻求新的声音,是一条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拯救和启迪探索之路。

陈源最初接受异国文化,并于1931年开始学习世界语。世界语是由波兰柴门霍夫(Pole Chaimenhof)创立的一种语言,自1887年出版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活泼的人造语言,国际辅助语言,托尔斯泰,高尔基和罗曼罗兰都支持世界语的推广和使用。20世纪初世界语传入中国后,蔡元培、鲁迅、钱宣通都是热情拥护者。陈媛参加了广州上海世界语协会胡雨之、巴金主办的世界语函授学校,接受了胡雨之"世界语促进中国自由解放"的口号,1934年,胡雨之在《世界知识》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吸引了陈元开拓新视野。此后,他加入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广州分会,编辑了《中国报告与正义》等世界语出版物,推动了抗日战争,并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和进步文化。

1938年10月,陈源翻译了苏联诗人、斯大林奖得主列别捷夫·库马尔奇的歌曲《如果明天的战争》,发表在夏炎的《拯救日报》上。广州沦陷后,他听到了流亡中的歌声,进一步意识到,在沦陷的土地时代,这首歌因其迅速传播而成为民族解放斗争中最强大的精神武器,是抗日救赎的现实需要。"俄罗斯!"他用抒情的语气写道。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这个名字给了人们多少鼓励,多少兴奋,多少渴望!......这片新土地上的新艺术诱惑着我们年轻的群体。从此,陈元系统地、全面地接触了苏联文学,开始了文学翻译之路。

1940年,陈元参加中苏文化协会广东分会,在广东战时省会曲江(今韶关),通过世界语关系写信给苏联对外文化协会(VOKS),索取音乐资料,借助苏联世界语使用者寄来的乐谱和音乐杂志,翻译了《我们是铁匠》《红太阳,升起!如苏联歌曲,然后合辑出版了《苏联歌曲集》《世界合唱歌》。

陈源的文学翻译同时是多面多体裁。他翻译的诗歌包括"雪佛兰和诗歌的七首诗","M.马萨克,巴尔多等的儿童诗歌","苏联的儿童诗歌";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同时,在政治战线上,法捷耶夫的《激烈斗争中的捷克人民》、《苏联女飞行员自传》、《苏联红军的攻击力》、《苏联分界条约签署后的波兰》和《苏联空军素质的提高》被翻译成传记《我的音乐生活——柴可夫斯基与米克夫人的通信》;寓言,科普,克里罗夫寓言的翻译,托尔斯泰的"狗的故事"(后来改为托尔斯泰的科学论文集) )。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1942年,陈源的《反侵略图书馆》和《世界文学》系列相继出版。该系列以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为特色,如图书馆的"不是战争的战争 - 巴黎沦陷之前和之后"之一,其中以埃伦伯格,莫洛亚和西蒙斯的政治和报告文学为特色,以及高尔基的"工厂史"中的"测量虫",普希金的"青铜骑士",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说出来",高尔基的"简单真理"和史诗"桑顿的大卫"等等。反侵略的主题突出了中国作为世界东方反法西斯斗争主要战场的重要性。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中苏文化》等杂志在当时的介绍苏联文化时,纷纷开张专辑,如致敬高尔基特辑、普希金百年特辑、苏联戏剧特辑、列宁逝世16周年纪念特辑、中苏音乐交流特辑、苏联儿童文学特辑、中苏条约特辑等。因此,陈水扁参与编辑的《新军》、《新华南》等杂志也回应了中苏文化协会向苏联写信的运动,出版了反映苏联社会的作家作品。陈源写了通俗小说《苏联电影戏剧与音乐》,被列入《中苏文化小编》,还写了《斯大林的少年时代》、《斯大林的青春》和《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高尔基的论文语言》和《高尔基的纪念》等传记。1948年,他在主持《阅读出版》杂志时,还自觉选择了《俄苏文化经典》的封面栏目,如《俄罗斯故事插画》、《莱蒙托夫的射击》和《格罗伯的漫画》。《

需要指出的是,陈元现阶段的接受度和阅读范围并不局限于苏联文艺,他的翻译视野呈现出广泛而又好坏参半的特点。除苏联文学外,他还翻译了英国小说家斯科特的《抢劫后的英雄》、狄更斯的《生命之战》、海登的《科学与日常生活》、《巴尔扎克的讽刺小说》、福斯特的《新欧洲》和《美国与战后世界》等,展现了广阔的世界视野。

第二阶段(1949-1959),在苏联时代主旋律下,全民自觉拓展思维程度,此外还要"规定行动"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

1949年3月,陈元和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留在香港,等待北上。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了出版委员会,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陈媛在徐伯宣的指导下,积极策划了新中国小学生使用的学生词典(新华词典的前身),翻译了苏联书籍《金元文化山梦游》,这是苏联文化工作者以"旅行"的形式,从意识形态自我封闭的社会到他们看到和听到的光明奇异的西方世界, 实际上反映了文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条线"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上转向苏联的政策影响了在各个文化领域研究苏联模式的开始。就出版业而言,不仅建立了出版社和杂志社,专业分工抄袭了苏联,出版管理制度、稿件报酬制度也是以苏联为主的。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局两次邀请苏联国际书店副总经理塞米金讨论苏联的出版制度。"我们走的是苏联的道路,我们都在向苏联学习,"出版总局局长胡玉之在1953年3月27日与来访的苏联国际图书公司总经理兹缪尔的谈话中说。[1]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陈源翻译出版了《苏联的新道德教育》(Yasipov,Goncharov),《苏联的新地理》(N. Mihailov)。他敏锐地意识到,"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关于这个问题的真正材料,作为我们的参考,这样我们才能少走一条错误的道路","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在自然的转化中表现出一种值得学习的新爱国主义和新的英雄主义"。[2]

苏联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翻译和出版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避免多家出版社在翻译苏联文艺书籍问题上发生争执,中宣部于1953年9月召开分工座谈会,规定:"斯大林奖设立后(1940年后),一等奖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二等奖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时代出版社联合出版,三等奖由时代出版社出版。该奖项由时代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3]

陈元处处在苏联文化的新时代环境中,先后在三联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国际书店承担了繁重的出版管理和组织工作。以陈光诚曾任副经理的国际书店为例,它成立于1949年10月,是"苏联模式下匆忙成立的单位",其初衷和任务是从苏联进口中国图书期刊,并于1952年5月回到出版总署的直接领导之下。到1953年6月,陈光诚被调走时,"该店已进口了约4000万册图书和期刊,其中约3875万册来自苏联,40多万册来自人民民主国家,约77万册来自资本主义国家"。1953年7月22日,中宣部在中南海召开了《斯大林藏品》编纂出版方案研讨会,并考虑到编纂进度,正式将陈元从国际书店调回人民出版社,担任《曼尔斯作品》编纂室(二编辑室)主任。 负责组织出版《列宁集》(七卷)和《斯大林集》。陈远出席了会议,并开始了他的政治使命,即"管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和马亨勒斯传记的翻译编辑"。在此期间,他还翻译了几部苏联地理学著作,因为1940年他写了《中国地理学基础教程》,在国区和延安反复重印,此时自然承担了翻译新中国适用地理读物的任务,如斯大林的《自然转化计划》、《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地理学》(越南蒙古、 韩国)、欧洲人民民主地理学、苏联及其16个共和国地理学、《苏联学派地理教学》和《地理学》通过地理学科的研究,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人民出版社出版《大苏联》后,陈元写了一篇文章,希望中国读者从这里了解苏联,"学习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营养"。[6]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苏联作为老师的处境和中苏之间的片面关系直到1956年2月苏联第20次代表大会召开时才发生变化。随着国际社会反斯大林主义潮流的出现,中国文化界开始修正苏联模式。1956年3月,周洋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我们不仅研究了苏联,还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艺术",出版界开始反对通俗书籍中"个人崇拜"、"空洞"和"泛化"的倾向。陈远于1956年7月参加了第4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随后访问了莫斯科的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布卡罗夫,呼吸了一些新鲜空气,并了解到斯大林批评的语言学中解冻的迹象。此后,在中宣部、文化部的建议下,他组织编纂了《哲学社会科学著作选编(1956-1967)》,考虑到研究和批判的需要,选读了1632种图书,对"大跃进"运动和反对"反改改"的斗争没有实现感到遗憾。直到1979年,他主持商务印书馆,才将世界学术名著的大规模介绍和翻译付诸实践,并开始结出硕果。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决定公开批判苏联的现代修正主义。为了贯彻国际反修正斗争的需要,中央指示翻译出版伯恩斯坦、考茨基、托洛茨基等老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的代表著作,中宣部要求中央编纂局和人民出版社组织实施,因为这些书是灰色的封面, 简单的平装本,被称为"灰色书籍"。同时,从1963年到1964年,以"九次审议"为标志的中苏辩论,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以苏联为敌"的反修正斗争,实际上结束了中苏同盟,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预演和文化大革命的前奏。陈水扁应中国电影出版社的要求修改剧本《列宁1918》的计划也被打断。

苏联文化的多元取向和丰富性,成为陈元开阔视野、培养品格,同时构建思想基础的重要资源。

"今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一定改变了我们的想法。用茨威格的话来形容苏联文化对陈元的影响,也许是恰当的。

陈源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1939年在桂林投身于新之书店工作,之后翻译出版活动与革命文化活动紧密相连,他翻译苏联文学既有时代的需要,也有自身的优势。俄苏文学思想、文学精神和作家创造性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方法,成为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潜在吸收和参照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从陈元60多年的写作和翻译生涯来看,除了埃伦贝格、高尔基和西蒙诺夫之外,他还对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如果说柴可夫斯基这个"俄罗斯民族灵魂"赋予了他音符和节奏、温暖乐观的性格和理想主义的气质,那么埃伦伯格、西蒙诺夫和高尔基对陈元的影响就是超越文学意义的生活灵感,充满了人类的同情、鼓舞、希望和温暖,是一个伟大的人格、高尚的灵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埃伦贝格(1891-1967)是苏联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法国长期担任记者,"巴黎的沦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以见证法国的沦陷,并于1942年被授予斯大林奖。斯大林死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的小说《解冻》(第一和第二)和文学论文,写于1954年至1956年,重点是政治立场和文学观点的改变,反对个人崇拜的想法也贯穿其中。埃伦堡对陈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语言形式上,陈元在其中写了"不是回忆录",并经常使用埃伦堡风格"不......"如"不是音乐的音乐","不是地理","不是情书","不是报纸","不是杂志"。但这只是一个症状,深层的隐含影响是埃伦堡对人及其命运的关注。埃伦堡充满激情地写下了巴黎沦陷前后的局势,"既不像战争,也不像和平",使用了讽刺的标题"战争不是战争"。陈元经历了1938年10月广州大撤退,1944年又经历了湘桂大撤退,他不仅看到了战争的硝烟,也看到了人民的苦难,所以在1945年,当陈元写了人物传记并出版了《平民世纪的开拓者》时,他表达了作者的远见——试图将笔的巨人还原为一个人, 使他们"充满人类的光辉",并使其成为"人性化的传记"。所以艾伦伯格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人性。

西蒙诺夫(1915-1979)是中国读者中颇受欢迎的作家,陈元说,在战争年代,他受到西蒙诺夫的歌曲《等着我》的启发,并感染了斯大林格勒的小说《昼与夜》,该小说讲述了斯大林格勒防御的战斗,带着胜利的信心和希望,等待着黎明的到来。西蒙诺夫六次获得斯大林文学奖,被斯大林任命为文学界的"旗手",与法秋耶夫一起领导苏联作家协会,并于1949年10月访问中国。他和埃伦贝格、法塔耶夫都是陈元那一代知识分子在"反修正"时期被异化的例子,但他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批评引发了强烈的"解冻"潮流,作家黄秋璇和散文家曾延秀晚年也深受西蒙诺夫的影响,反思历史,对比现实。陈元认为,西蒙诺夫的回忆录《我这一代人的见证——思考斯大林》"表达了俄罗斯人民的良知","不仅是逻辑的力量,还有情感的力量",其历史价值将与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样长。在斯大林问题被揭露后,西蒙诺夫经过23年的艰苦思考和反思,为未来的生活留下了可信和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期望我们在这里进行这样的反思"。[10]

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对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陈原本说,他从高尔基身上感受到的是时代洪流中大我与小我的斗争与纠缠的互动。十月革命期间,高尔基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1917年至1918年创办了《新生活报》,开设了"不合时宜的思想"专栏,写了一本直截了当的书,向社会的良知呐喊,发表了大约80篇政治论述,记录了关于十月革命的独特思想, 它多次受到苏联共产党报纸《真相报》的批评,并被封印了70年。陈元高度评价高尔基"大胆、凄美、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的'思想'陈述,透过被压抑的厚厚气团,像电火花照亮世界"。如果不是大智慧和勇气,就不可能做出决定。[11]

陈元认为高尔基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一个作家。因此,他钦佩高尔基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这是一个准备在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站起来,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真理的人"。陈媛坚信,它具有独特的人格力量,这也形成了他独立思考的镜子。1979年,当他担任思想评论杂志《阅读》的主编时,他提出了"阅读禁区"的主张,这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先兆声音,无论如何都要把思想搞得一团糟。1981年,《雷丁》杂志发表了《布哈林<>转型经济学评论》、《论卢森堡<俄国革命>》和《><论证》等文章,介绍了苏联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异端邪说、被拒之门外的人物和著作,标志着我国思想出版界的进一步解放。陈元没有将自己与高尔基所定义的知识分子相提并论,而是称赞陈汉波和雷丁的联合创始人石易都有"传播真理的勇气","足够的知识分子作为高尔基的定义"。同时,陈元也关心罗曼·罗兰和茨维格晚年的命运,他同意茨威格的观点:"与高尔基一样,"仿佛要看到俄国,但不是布尔什维克的俄国,不是前俄国,不是今天的俄国,而是一个深邃、坚强、深沉的永恒民族俄罗斯的灵魂。他认为,高尔基纠缠在矛盾中的一生,是给中国知识分子敲响的警钟。

以苏联为镜子,是中国社会、历史和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陈元不断反思的必然结果。埃伦堡和西蒙诺夫的回忆录是陈元晚年反思的勇气和力量的源泉。

1991年苏联和东欧的动荡震撼了陈的心灵,引起了一些困惑和悲伤:"隧道的尽头是一盏灯,还是隧道的尽头是隧道?他表达了如下感受:

本世纪初,"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英勇事业,到了世纪末,却突然消失了,上演了一场震撼世界的"雪崩"。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向往这种所谓的人类"未来希望",目睹雪崩,不感到心怀沉重。[13]

陈元敏感地认识到"旧时代找到了历史的命运,新时代正在展开翅膀起飞",如此坚信"信仰不会消失,理想不会被摧毁",在欧洲流浪,"幽灵"飞走了,"但幽灵不会出现在别处,穿着新衣服?"尽管雪崩,信仰驱散了迷雾,当时代让位于希望之火时,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历史,我们需要勇敢地在未来揭开历史的真相。所谓前车,后车,反思苏联雪崩事件,避免"文化大革命"重演,正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读书》杂志从1993年起先后发表了王萌《想读结》、《蓝色英年》《寻墓人说》和曾延秀《读西蒙诺夫回忆录》等文章,庄严反思了苏联文化的影响。陈媛作为来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站在苏联文化的对立面,以客观理性地吸取历史教训的态度审视自己,回顾过去,写下一系列复杂的感情,揭示时代造成的"社会悲剧"。在这样做的时候,它需要一个清晰的头脑,但也需要大量的勇气和勇气。

他首先启发中国人思考这片土地的悲惨原因,"斯大林的政党出生在一个资本主义不发达、封建的俄罗斯,有着强烈的封建意识,而这个政党在掌权前长期在地下的秘密国家,自然而然地孕育了领导人作为上帝原始的社会意识。他通过分析一代苏联人物在国内和历史进程中的悲惨命运,从苏联血统的教训中解读了历史的混乱,而鲁纳萨尔斯基的《放松之后》是鲁在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委员期间平等对待群众的态度所形成的宝贵的松散环境。斯大林的"评论""胆小的知识分子""是的,你是明智的......",揭示了斯大林的专横个性,个人崇拜的危险和上帝的邪恶结果,"人们创造了上帝,他们认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无所不在的,所以不能没有对上帝的无限崇拜,无限的忠诚。在那个颠倒的十年里,我们难道不习惯"三个忠诚"和"四个无限小"吗?"这些散文和从陈元的散文《暮光之城》、《局外人》和《回忆录中的非回忆录》中获得的收入,可以看出陈元深受爱伦堡后来的回忆录《人、岁月与生活》的影响和启发,这些话伴随着爱伦堡从激情到"愤怒和冷酷的思考"以及"通过过去认识现在"的意图。从陈元痛苦的考证和审视中,我们瞥见了年轻时接受苏联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精神密码,并把他的散文作为这一代人的精神笔记。

陈元还将反思历史深处的力量,早年自己翻译的苏作品无情解剖。他说,《斯大林之歌》和其他领导人,如伏罗希洛夫,占了《苏联歌集》卷子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对斯大林来说,所有最美丽、最高贵、最美丽、最神奇甚至最麻木的形容词都被使用——当时人们并不觉得奇怪,他们不认为自己感到羞愧, 他们不觉得自己丑陋,也不觉得自己丑陋,就连译者本人也是这样","可怕的悲剧正在导致与社会主义完全不相容的个人崇拜;共产主义和掩盖好话。[14]

电影文学剧本《列宁1918》是陈元从事文学翻译的,进入文化界出版业的起点,但50多年后他全面披露相关信息后惊讶地发现,原作者"对于伪造历史的形象的描述",因此"显得毫无价值(因为它扭曲了生活)。""苏联之所以继续'发起'赞美列宁1937年至1939年的著作,其实是为了创造上帝,创造新的上帝,即赞美斯大林。无论作者主观上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无论作者有意还是无意,造神运动都是在苏德战争前夕出现的,所以这部剧"本质上揭示了一场社会悲剧,也许值得将来一提"。2000年,他在《金元文化山梦游》重印版中承认自己"光亮",译本还不到三十年,脑子里塞满了"左派幼稚病"的细菌,带着年轻人的革命热情,一种对北方迷人的红太阳乌托邦的奉献,不可避免地带有战后初期现代主义形式主义时代的印记, "当所有反对这个圣地的批判性斗争都进行时,我绝对相信"。他痛苦地承认,这一切都植根于他的"无知、肤浅、崇拜、盲目服从、缺乏独立思考"。这是经过时间沉淀,拉动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经过自我分析和自我否定,是有价值的。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香港)封面。

陈媛曾经写过一篇杂七杂八的《拍卖自己》:

我梦见自己在拍卖自己。有一个打扮得像五十多岁干部的男人走过来说:"你卖多少钱?我回答说:不要为了钱而卖。生命的意义在于无私的奉献。......你让我做任何事情,告诉我写文章,写文件,起草计划,起草文件,清洁办公楼,清洁厕所,清洁厨房,携带杂物,任何事情;但有一样东西我不卖,我不卖灵魂。那人很生气,打了我一拳,然后醒了过来。也许我做了梦,也许我真的拍卖了它,也许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卖掉了它。谁知道呢。[16]

从一个有意义的梦中介绍,读者应该明白他所说的话以及背后隐藏的"文学之眼",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回顾过去会一路走来。1999年,他在《苏联歌集》第一版的扉页上写道:"六十年过去了。红色,白色,黑色,战争,革命,牺牲,"翻身在地上,踩在一只脚上"......通通已成为历史。我珍惜这六十年非凡的岁月,我发现自己在六十年前 - 这是最有价值的。我没有迷失,我仍然是我。"他没有选择有意识的遗忘,而是对自己、他的时代和社会进行历史和理性的审视,以启迪未来的生活。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从"拍卖自己"到"找回自己",从掩饰到掩饰,陈元其实是他年轻时倡导的人文精神,是1950年代、60年代只听一个声音时,在整个思想圈文化圈中迷失的启蒙精神,以及对理想社会独立思考的热切追求。

陈媛出生于苏联文化,接触面如此广阔,接触时间如此之长,情感如此纠缠,呈现出一张复杂的面孔,值得对历史记忆进行深刻思考。作家王萌认为,苏联文学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文学的思想、情绪和氛围的强大影响在他同时代的人中屡见不鲜,其影响"可能比苏联在这个国家更长"。前者毕竟是艺术,是理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以陈元接受苏联文化史为例,也是有意义的。但本文的目的不是研究苏联文学,也不是翻译文学,而是通过陈元从老师那里接受苏联文化来学习心灵的历程,观察他作为知识分子在时代过程中的精神变化和文化转变,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爱与痛苦, 清醒而反思,以及困境和理性的探索,或许要研究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社会史和中外文化影响史,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毕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揭示了思想觉醒之后的一代人的真实缩影。面对这样一个复杂而富有的个体,却是作者无法控制的,特扔砖头玉,希望在科研人员中做出深入探讨。

负责编辑:张金国

注释:

《苏联国际图书公司总经理、胡宇主任来访总结》、《苏联国际图书公司总经理访谈摘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5),中国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48页。

1953年,它被中国青年出版社改为"苏联的土地和人民",作为苏联研究系列之一。

中宣部关于改进童书出版和苏联文艺图书出版分工会议纪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5),中国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第508页。

陈源:《易华颖申》,《书人与我》,《生活,阅读》,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15页。

《出版总局党组关于国际书店工作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5),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编纂(5),中国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2页。

《陈元:苏联<大>导论》,《人民日报》,1952年12月30日。

布卡罗夫,也译为世界语学者博加列夫,编纂了《世界语俄语词典》和《俄语世界语词典》。

陈元:苏联科学院世界语问题讨论,《人民日报》"学术动态"栏目,1956年11月28日。

《灰书》的由来与发展,郑和凡,《灰书:记忆与研究》主编,丽江出版社,2015年,第28页。

陈源:《西蒙诺夫的证词》,《陈源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陈源:《不合时宜的思想》,《外语》,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页。

陈源:"<阅读>那些年的开始......",《外语》,《商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陈元:"隧道的尽头是光明,光的尽头是隧道"新版,2002年版商务印书馆。

陈源:"静静地在欢乐之歌后面......",《隧道的尽头是光,光的尽头是隧道》,2002年版,第125页。

陈媛:"会有面包,一切都会在那里!无论隧道的尽头是光明还是光明的尽头都是隧道,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7页。

陈源:拍卖自己,《黄昏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王萌:《苏联文学的光明梦想》,《阅读》1993年第7期。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作者介绍

于淑敏,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一直从事郑州航空学院、河南日报社社的编辑工作。《中国出版史业余研究》,《陈源序章》(商业出版社2008年版)近年来,《中国阅读杂志》、《文汇阅读周刊》、《出版科学》、《中国出版史研究》、《出版史》等报纸发表了10余篇文章。

苏联文化的梦想与觉醒:陈源从老师到心灵的学习之旅

出版六

出版商的小家

在六个公众号中发布的所有内容都是原创的。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