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baqus GUI程序开发指南(Python语言)》——2.5 动态类型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abaqus gui程序开发指南(python语言)》一书中的第2章,第2.5节,作者: 贾利勇 , 富琛阳子 , 贺高 , 周正光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前面讲述了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可以看出,在python语言中使用变量时,都没有声明变量的存在以及类型,但变量还可以工作。这一点与静态编译语言c、c++或java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python语言的动态类型模型。

在python语言中,数据类型是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决定的,而不是通过代码声明。变量在赋值的时候才被创建,它可以引用任何类型的对象,变量和对象分别存储在内存中的不同位置,两者通过链接进行关联。

对于下列代码:

python将会执行3个不同的步骤去完成这个请求,这些步骤反映了python语言中所有赋值的操作过程。

(1)创建一个新对象来代表数字5。

(2)创建一个变量a。

(3)将变量a与新对象a相关联。

在python中从变量到对象的链接称作引用。也就是说,引用是一种关系,以内存中的指针形式实现。一旦变量被使用(也就是被引用),python自动跟随这个变量到对象的链接。

2.5.1 类型的归属

在python语言中,类型属于对象,不属于变量,我们可以对一个变量进行多次赋值,且允许每次赋值的类型不同,例如:

【实例2.20】单变量多次赋值

上述代码中,变量a一开始是整型,然后变成一个字符串,最后变成了浮点数。这一点,在c语言中是无法理解的。但是在python中,理解起来就很简单,因为变量名根本没有类型。实际上python的变量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引用了一个特定的对象,而对象是具有类型的,每个对象都包含了一个头部信息,其中标记了对象的类型。

可以看出,python代码比通常惯用的代码更加灵活,如果能正确地使用python,代码能够自动以多种类型进行工作。

2.5.2 垃圾回收机制

在实例2.20中,当重新给变量a赋值时,它前一个引用对象是会发生变化的。在python中,每当一个变量名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对象时,且之前的那个对象没有被其他变量名或对象所引用的话,那么之前的那个对象占用的空间就会被回收,这种自动回收对象占用空间的技术叫作垃圾回收。

在python内部,垃圾回收是如何实现的呢?实际上,每个对象中都保持了一个计数器,计数器记录了当前指向该对象的引用次数,也就是该对象被引用的次数。一旦这个计数器被设置为零,这个对象的内存空间就会被自动回收。

垃圾回收最直接且可感受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脚本中任意使用该对象而不需要考虑释放内存空间。与c和c++这样的底层语言相比,省去了大量基础代码。

2.5.3 共享引用及原处修改

首先看一个两个变量的重复赋值实例。

【实例2.21】

该实例中,第一行创建了对象5,并将变量a与之关联,第二行创建了变量b,变量b也成为对象5的一个引用。实际上,变量a和变量b都引用了相同的对象,都指向了相同的内存空间,这在python语言中叫作共享引用——多个变量名引用同一对象。

对上述代码做如下修改:

第三行代码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five',并设置a对这个新的对象进行引用,而b仍然继续引用之前的对象5。

与其他语言不同,在python中,给一个变量赋一个新的值,并不是替换了原始的对象,而是重新创建一个不同的对象,并让这个变量去引用这个新的对象。实际效果就是,对一个变量赋值,仅仅会影响被赋值的变量。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当引用一些可变对象时,在原处对对象进行修改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例如,在一个列表中对某一个偏移位置进行重新赋值时,会改变这个列表对象,而不是生成一个新的对象。首先看一个容易理解的实例:

【实例2.22】

由程序执行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实例中一开始变量a和b都引用了列表对象[1,2,3],后来当对a重新赋值后,创建了新的对象999,并让a引用了这个新的对象,整个过程中b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与前面的实例类似,同属于共享引用的范畴。

然而,列表中的元素都是通过其索引位置进行读取的,例如:

其中,a[0]引用的是对象1,a[1]引用的是对象2,a[2]引用的是对象3。当然,列表自身也是一个对象,接下来对上述代码做一下简单的修改,就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结果。

【实例2.23】

在上述程序中,我们没有改变a,只是改变了a所引用对象的一个元素,这类修改会覆盖列表对象中的某些部分,它不仅仅会影响变量a,也会同时影响变量b,因为它们引用的是同一个列表对象。对于这种在原处修改的对象,共享引用时需要加倍小心,不注意的话非常容易出错。

如果不希望上述情况出现时,需要使用python的对象复制,而不是创建引用。python有多种复制列表的方法,现列举如下。

【实例2.24】列表对象复制

这种情况下,对a的修改不会影响b,因为b引用的是a所引用对象的复制,两个变量指向了不同的内存区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片技术不能用于集合和字典等非序列类型的对象中。

除了上述复制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copy()函数实现,例如:

【实例2.25】copy()函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copy()函数可以用于集合或者字典等无序的对象类型中。

**

2.5.4 共享引用和相等**

由于python的引用机制,在python程序中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去检查两个变量是否相等,以下面的共享引用来说明。

【实例2.26】

上述代码中,第一种判断方法是采用“==”操作符,测试两个变量所引用的对象是否有相同的值。第二种方法“is”操作符,是检查对象的同一性,如果两个变量a和b均指向同一个对象,它会返回true,所以这是一种更严格的相等测试。如果两个变量名引用的对象值相等,但是是不同的对象,那么在使用“is”操作符进行判断时,它会返回false,例如:

【实例2.27】

上面的代码中,第一行创建了一个列表对象[1,2,3]和变量a,并将变量a与之关联,第二行又创建了一个列表对象[1,2,3]和变量b,变量a和b引用的对象数值相同,却不是同一个对象。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当我们对小的数字采用上述同样的操作时,返回的结果会有所不同,例如:

【实例2.28】

为什么这组测试的结果和实例2.27测试的结果互相矛盾呢?原因就是,对于小的整数和字符串,python会将其缓存并复用,所以在本实例中才会出现a和b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的现象。

如果读者想弄清楚一个对象被引用的次数的话,可以使用sys模块下的getrefcount函数来查询一个对象被引用的次数。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