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作者:晴空莽莽

历史上皇帝的名字和庙号相同或许是绝无仅有的,西夏仁宗李仁孝,以这位皇帝的风评,是当之无愧的西夏中兴之主,完全够得上“仁”这个庙号。

李仁孝在位期间,于内政外交诸方面励精图治,不懈努力,促进了西夏国的经济繁荣,国力达到鼎盛,西夏疆土前所未有地辽阔,包括了今宁夏、甘肃的大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的西南部、青海的东北部、新疆的一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地区。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西夏全盛时期疆域图

以后来者的角度解读夏仁宗李仁孝(以下简称李仁孝),这位西夏皇帝极为推崇汉朝文化,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唯有后来的元朝太子孛儿只斤·真金可以与之比肩。

李仁孝拥有一半汉人血统,生母曹氏汉人出身,在他16岁继位后被尊为“太后”。李仁孝娶过两位皇后,第一位罔皇后酷爱汉礼,第二位罗皇后直接就是汉人出身。

罔皇后——西夏贤后,善政

罔氏,西夏大族。后聪慧知书,爱行汉礼。仁孝先纳之,见其贤,立为后,颇爱敬焉。——《西夏书事》

罔皇后出身党项大族,从小受到极好的教育,知书达理,聪慧贤良,一生致力于帮助李仁孝推行儒学。史书记载中罔皇后有一件事迹流传至今,堪称:

有一次,李仁孝去贺兰山上狩猎,途中因为马失前蹄而受伤,盛怒之下就要把修路之人拉出去砍了,他身旁的尚食官阿华劝谏道:“只因为一匹马的失误而杀人,把牲畜看得比人命更加贵重,这样的皇帝怎么能让万民臣服呢?”李仁孝觉得有理,平息了怒火。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罔皇后

回到宫中将这事说给罔皇后听,罔皇后盛赞君王仁慈、贤臣仁义,重赏了尚食官阿华,并且广而告之,以此鼓励文武大臣勇敢直言劝谏。明君贤后,相得益彰,罔皇后40多岁时重病缠身,临终时还“遗言以优礼大臣、勤治国事为嘱。”

《西夏书事》:罔氏赞成诸善政,为西夏贤后,后卒,而夏之善政不复见矣。惜哉!

罗皇后——汉人出身,好礼佛

罗皇后做过两件大事:一件流传千古,一件至今成谜。

她喜欢佛事,于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令人抄写、刻印全部西夏文大藏经。之后组织翻译西夏文的全部大藏经,最终译成的经文共计82部,3579卷,后世学者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很多标有罗皇后罗太后题记的经书,都是大唐女皇武则天组织刊印的,《华严经》更是其中的精华。

这一点与李仁孝尊尚佛教,供奉藏传佛教僧人为国师不无关系。

李存孝去世后,罗皇后的儿子继位为夏恒宗,晋升为罗太后。她做了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大事:联合镇夷郡王李安全发动了政变,废立自己的儿子,另立侄子为帝,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神秘的西夏》罗皇后剧照

李仁孝继位五年后,下令在治下各州、县设立学校,西夏皇宫内还设立小学,用以教导7-15岁的宗室子孙,李仁孝和罔氏也常前往调教训导,这种模式在在西夏还是头一回,类似清代的上书房。第二年摹仿中原制度,设立太学,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修建孔庙。

人才是国家强盛的根基,李仁孝仿宋朝制度,实行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一阶段的西夏国内人才辈出,诸如汉族名相大学者斡道冲,编纂《夏国谱》的罗世昌,编纂《番汉合时掌中珠》的骨勒茂才,刚正不阿的焦景颜等等,西夏文化因此众彩纷呈,成为史书上光辉的一笔!

“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作为西夏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李仁孝清醒地认识到西夏四面八方群狼环伺,偏安一隅是不可能的,不进则退,因此极力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和比较完善的封建国家制度,在西夏实行,大力推广。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夏仁宗·李仁孝

李仁孝因为马失前蹄受伤,尚食官阿华劝谏过后仔细考量后来制定了《天盛年改定新律令》,分20章,共计1460条,在刑法、诉讼、民事、婚姻、经济、行政等等方面做了明文规定。这是西夏一代最完整的法典,被国外学者称为“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法律文献”。

党项贵族多世家,好奢侈,社会贫富差距甚大,李仁孝下令禁止奢侈,以节约国家财政支出,朝廷大臣死后,也会将他名下的土地收归国有,分发给百姓耕种。“以农为本”,巩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减免地租和赋税,促进西夏社会发展。

李仁孝在位期间,北宋南迁,辽国灭亡,西夏土地完全在金国的包围圈内,外交形势严峻。李仁孝选择暂时依附金国,年年上贡,为国内营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在金夏双边贸易中,西夏人总是用珠宝换取丝棉,金国认为这是拿无用的东西换了他们有用的东西,关闭贸易。李仁孝应对得当,立马献上国内名家制作的“百头帐”,以表诚心,请求恢复通商,获得了许可。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西夏的出路尽在金国掌控,李仁孝能够做到不卑不亢,与金国友好相处,将西夏国力发展到顶峰难能可贵!相比南宋朝廷日日笙歌,苟且偷安,活得更有尊严。

统治者不能只着眼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还应拥有与地位相匹配手腕能力,国家方能繁荣昌盛。

走进西夏的历史,党项羌从四川松潘高原起家,先后平定了黄巢农民起义,臣服唐朝宋代,占领河西走廊,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与宋朝、辽国三足鼎立。外戚干政,西夏内乱,金国崛起,仁宗登位,与金国友好相处了几十年,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文化,达到了顶峰。蒙古崛起,西夏成为练兵场……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想要知道更多属于神秘西夏的兴衰故事,就打开这本《西夏简史》,一个承载诸多未解之谜的神秘草原帝国,这个民族并不铁血,却勇猛好战,在跌宕起伏的西夏历史里,也曾让中原边境人民唯恐避之不及。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了解历史兴衰的根源,可以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时至今日依旧有值得世人学习之处,知识永远不过时。

西夏仁宗李仁孝,“中兴之主”以儒治国,酷爱汉文化夏仁宗痴迷汉文化,以身作则夏仁宗大力推行“文治”,以儒治国,灵活外交结束语

莽莽推荐一套书《塞北帝国史系列:西夏简史+契丹简史+匈奴简史》,三位史家新锐作家用幽默风趣的文字,搭配众多精美插图,带您读懂塞北三大帝国的兴亡史!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全面叙述历史上三个曾经风云一时的强大帝国兴起与衰败的过程。

塞北帝国史:西夏契丹匈奴 ¥79 购买

#遇见好书##都来读书#,炎热的夏天在家看好书,恰逢头条诗漫小店端午节活动,原件119元的《塞北帝国史》现在只要79元,一顿午饭钱。对于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上方链接购买,把好书迅速收入囊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