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战略不断深化 从平安季度报告看顶级企业"寒冬"技能

作者:王琦 785

作者:|科伊尔

4月23日,中国平安公布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260.63亿元,同比下降42.7%,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3%至人民币359.14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第一季度GDP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最大降幅。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线下业务受阻,市场利率走低,全球经济环境波动加剧,面临各种不利因素,对于近期发布的风险企业业绩,投资者预留了一些探索空间。

从一季度报告来看,平安众多业务板块、人寿和健康保险受疫情影响较深,一季度新增业务价值164.53亿元,同比下降24.0%;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平安智慧城市等企业发展迅速。

平安科技还应用于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银行等业务部门,有效缓解疫情影响。显然,经过充分的准备和不断的投入,科技已经成为平安"寒冬"的核心技能之一。

<h4>AI填补了80%的在线保险真空</h4>

保险费收入的下降是意料之中的。

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春节是保险业一年的销售旺季。在这个"敞开大门"的时期,保险公司会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好的产品,以激励员工,反馈用户。

但今年的疫情给保险业泼了冷水。

2月3日股市开盘大幅走高,保险业受到影响。A股市场首日,平安、中国人寿、华保等保险公司表现不佳,平安表现最好,但也下跌了6%左右。

即便如此,将影响完全归咎于疫情还是有偏见的。

根据《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报》,中国网险市场规模仍不到20%。在疫情的冲击下,网险市场的真空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保险业的阶段性失灵。

与2003年的SARS相比,科技手段的丰富性改变了行业的生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在线方式提供准确的洞察用户需求,通过产品说明和销售流程。

3月14日,平安保险业首席执行官卢敏展示了三种支持代理商日常销售和客户运营的工具:提供全流程保单服务的仅限代理商的智能助理机器人AskBob,与客户搭建桥梁的黄金管家应用程序,以及代理商的销售和管理工具Pocket E APP。

值得一提的是AskBob,这是中国平安自主研发的,每个代理商都配备了智能搜索引擎和AI辅助决策工具,可以回答各种问题,也可以模拟销售场景培训。

毫无疑问,疫情的爆发必将增加保险公司向金融科技的渗透和转型。以AskBob为代表的智能工具,可以帮助座席更好地提升业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政策转换和客户服务精准度,打赢疫情防控抗争战。

<h4>1%的投资给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h4>

危险是一种思想的改变。

传统银行和保险公司拥有庞大的线下业务,这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输出"模式。面对新冠肺炎的"黑天鹅",银行业和保险业都需要寻求变革和发展。

2017年,平安确立了"金融与科技"的双驱动战略,一方面通过产品、服务、技术创新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场景开发,在实现轻资本回报的同时,打造成熟的技术应用, 扩大服务范围。

平安每年将收入的1%投入到科研中,成效明显。根据季度报告,截至2020年3月底,平安科技专利申请量较年初增加2550件,累计达23933件,跻身国际顶级金融机构之列。此外,2019年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为821.09亿元,同比增长27.1%。截至2019年12月底,科技公司的估值为69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人寿保险和银行的第三大业务。

这些科技成果在疫情期间得到广泛应用,为抗击新型冠肺炎作出了贡献。

以平安好医生的AI辅助诊疗系统为例,该系统包括智能重症监护监控系统、AI智能辅助会诊系统、合理药物监控系统和智能医疗安全监控平台四大板块,可以帮助医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早在五年前,平安博士就向AI Doctor投资了30亿美元。AI Doctor做了很多基础工作:与图形交互,指导用户准确描述病情,形成结构化的病史,为后端专家提供智能诊断解决方案。

这一系列的工作使医患联系和沟通更加顺畅。如今,平安好医生的市值已达1224亿,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平台累计就诊次数高达11.1亿人次。

平安智能医疗服务B端还利用计算机视觉、NLP、知识图谱等技术积累,助力疫情防控辅助筛查。

从2月21日开始,平安智慧医疗新冠肺炎智能阅读系统覆盖全国21个省、31个城市,登陆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1500多家医疗机构,为2000多名患者开展远程阅读服务。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高梦轩表示,该读取系统可以在15秒左右产生智能分析结果,准确率超过90%。到目前为止,该系统已经筛查了20,000多例疑似病例。

平安医保科技从医保、商保的角度出发,积极为每省市构建宏观决策大数据体系。

早在2014年,平安医保科技与厦门市人民社会局合作,就建立了智慧医保信息管理平台,通过"重点药品监测"平台,识别异常刷卡诈骗。

疫情期间,平安健康保险科技的健康检测中心,也派出了一辆移动CT影像车,通过移动CT影像车筛查5304人;平安医疗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伟浩表示,该业务两年前就已经布局好了,团队已经进行了600多次基层筛查和村级咨询。

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内设备制造商,无论大小,医疗AI初创公司,都提出了许多优秀的软件解决方案。但如移动CT图像车,这需要高度集成的软硬件"小型航母",不是短时间的科技成果,而是从科技的底层,扎实的磨地、适应,才能实现今天的"呼唤必争,必胜"。

干燧咝,热啥

布局技术,不仅要有和平安居的决心,还要有"板凳宁愿做十年冷"的耐心。在新冠疫情的考验下,企业再次深刻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对于平安来说,此次疫情是对过去十年科技投入的回顾,也是一次新的考验。正如平安在季度报告中所说,今年是深化"金融科技"、"金融与生态"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相信平平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将在未来的业绩中继续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回报。

详情请下载21金融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