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作者:中国好产品

周炼霞————

民国上海滩文艺圈曾拿她跟一代名媛陆小曼作比较,

结论是:三十岁之前,三、四个她,比得上一个陆小曼;到了四十岁左右,三、四个陆小曼也比不上一个她。

民国著名女画家陈小翠曾这样评价她:"万人低首拜红裙"。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周炼霞(1906-2000年)别名紫宜、云霞,又名茝,字霱,别属螺川女史、螺川诗屋等。祖籍江西吉安人,著名女词人,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书画院首批画师之一。十四岁正式拜名画家郑德凝、尹和白为师,十七岁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学词,又从蒋碧薇之父蒋梅笙学诗。其“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为词中名句。

周炼霞作为民国女神,人称"炼师娘"被誉为民国"海派三美"之一,与陆小曼、吴青霞并称。周炼霞高贵优雅,陆小曼蕴藉风流,吴青霞娟秀清丽。周炼霞品貌双全,高雅风致。有万人低首拜红裙之叹,人称"金闺国士"。

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掌故专家郑逸梅说她体态清丽婉转,如流风回雪,是女画家中的美人,"本身就是一幅仕女图"。华东师大著名教授苏渊雷当年是周炼霞的众多仰慕者之一,对已入迟暮之年的周炼霞仍盛赞"七十犹倾城"。

朱复戡与周炼霞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恋爱关系,所留存的诗稿、画稿见证了朱复戡与周炼霞知己相投的因缘往事。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翰墨缘

炼霞词宗正篆 癸巳 复戡

(1953年朱复戡为周炼霞所书)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相片中前排中作者为周炼霞、白衣者为吴青霞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周炼霞、王福厂、贺天健、朱复戡、马公愚等合作扇面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答紫君 七绝二首

(朱复戡)

一九四五年冬

"八 一三"日寇侵沪,仓皇走豫赣,思效定远,以保家国,乃辗转千里,投笔无门,流落江汉,将六七载。忽得紫君二绝,差慰羁旅,即步原韵,率尔作答,临书怆然,不知所言。

居常不解别时难,一旦分飞废寝餐。

未料梦魂扰似此,悔将宓枕等闲看。

戡平夷寇始言还,定远空期鬓欲斑。

肯任乾坤沦敌手,不辞艰险涉关山。

附:紫君诗二绝

(周炼霞)

闻道王孙行路难,可怜露宿与风餐。

重来此是伤心地,无复红楼隔雨看。

河山半壁几时还,待唱升平鬓欲斑。

寄语客中休弄笛,不堪重听念家山。

1938年朱复戡离开上海避难,途经大别山、武汉、南昌、九江、安庆、信阳等地,颠沛流离多次遇匪洗劫。1940年起朱复戡,更名起,字复戡。暂居武汉时日伪当局推选朱复戡为武汉书画会会长,当即拒辞不就。1945年冬处在人生低谷时期的朱复戡收到周炼霞寄赠诗信,作答紫君七绝二首回赠。1946年春,阔别上海达八年之久的朱复戡回到了上海。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偕紫君同赴春宴大醉而归 七律

一九四七年秋

十年浪迹倍蹉跎,重睹江春感慨多。

爆竹声声惊倦鸟,祥符处处息横戈。

喜逢故旧开怀饮,倾听佳人击节歌。

畅叙离情頫进酒,归途仰见月婆娑。

紫君生日并序 七律

紫君生日,海上名流排筵为贺,酒至半酣,即席挥豪,佳什佳人,妙书妙缋,四美具矣,赋此志盛。

九月初三月似弓,明珠仙露映秋红。

欣看海诞曙霞出,原是螺川灵秀钟。

彩笔一挥惊四座,丽辞七步服群公。

奇才但愿春长在,绝代齐叹万古空。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相册中所保存的周炼霞相片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互相鼓励 保卫祖国

梁红玉 韩世忠 抗金凯旋

(朱复戡、周炼霞合绘作品)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周炼霞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周炼霞作画倩影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为周炼霞刻制的“朱霞紫府”印章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朱霞紫府”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为周炼霞所刻印章边款刻有"沛国朱氏之玺"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沛国朱氏之玺"墨稿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題螺川雅集图卷

一九四七年春

螺川書屋有雅集,主人華年思錦瑟。

天生嬌媚不容老,望之廿餘麗人質。

群賢畢至盡東南,少長咸臨賀生日。

中有文壇具四美,更多藝苑稱三絶。

良朋高會盛一時,俯仰之間已陳跡。

主人多情慾留真,一一寫影示珍惜。

我方遠遊客荊襄,關山萬里阻消息。

一朝歸遲來君前,三春行樂少舊識。

歲歲今生逢今朝,年年此地共此夕。

不辭沈醉飛霞觴,長對朱顔祝耄耋。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螺川诗屋”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周炼霞”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周炼霞46岁所绘人物作品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炼霞诗画”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炼霞长短句”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周炼霞73岁所绘的人物作品

其中有非常考究精准的文房青铜器物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为周炼霞精心绘制的《彝器古玉纹饰图谱》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周公娇女”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周氏”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刻“炼霞”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相册中保存的周炼霞晚年相片(左)

朱复戡与民国“女神”的翰墨因缘

朱复戡

(1900年9月22日—1989年11月3日)

原名義方,字百行,號靜龕。40歲後更名起,號復戡。祖籍浙江鄞縣梅墟,生於上海。師從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總理張美翊。十七歲參加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成為早期會員。與吳昌碩、沈曾植、馮君木、羅振玉、鄭孝胥、康有為等過從甚密,獲益良多。留法歸國後任上海美專教授。

来源 | 朱复戡艺术

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旨在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原文不代表书艺公社观点、立场以及价值判断。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三十日内与书艺公社联系。

《印证——第三回当代书家用印题跋展作品集》

200+位作者,440页码,布面硬壳精装,正度十六开本;

2021年度书法篆刻全新创作模式探索呈现!

生动记录并见证当代书坛实力名家的亲历故事情节、历史进程!

添加书艺公社小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