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限流量与5G要来:但距淘汰wifi还有多远?

日前,彭博社发文称,5g时代来临 wifi或将退出历史舞台,指出当前美国主要移动运营商均提供无限数据流量服务,消费者无需再开启wi-fi网络来避免昂贵的流量费。这将可能促使wi-fi退出历史舞台。此外,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也让wi-fi的前景变得暗淡无光。

但在笔者看来,尽管未来新的技术,无限流量与5g时代等各方面因素推动的结果,但若要真正淘汰wifi,怕是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我们知道,日前,美国第一、二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和at&t接连宣布将为用户提供“上不封顶”的流量服务之后,美国四大运营商都开始推出了无限流量。

国内无限流量体验打折背后的鸡肋感

在国内,在网络提速降费以及取消漫游费的压力下,运营商也纷纷采取措施,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措施,其中就有“无限流量”套餐,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去年纷纷都推出了“无限流量”套餐。比如上海联通、河南联通和广东联通此前也相继推出了无限流量、通话的“冰激凌套餐”,月费5折,199元起。但业内吐槽国内的无限流量普遍存在猫腻或者说体验打折的情况。

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比如说使用流量超出套餐内的流量后,手机网速将降到最高只有128kbps的2g模式,尽管可以无限使用,不再额外收费,但其实在超出套餐的部分已经被严格限速,上网体验奇差。据说电信公司推出的磅礴卡,每月固定资费46块钱,能够享受2gb的本地4g网速流量,超出2gb后,本地流量可以继续免费使用,但是将会限速,最高速度为3.1mb,下行速度约为384k。早前联通推出了398元/月的冰激凌套餐,联通官方曾表示如果流量当天超过2gb或当月超过40gb,网速将被限制为下行最高384k,上行128k。

而除流量限速之外,国内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业务基本都限制在本地,异地使用将另外产生费用。甚至有部分运营商提出,“无限流量”套餐业务只支持新用户使用,老用户无法办理。

因此,从这里看出,运营商推出这项无限流量服务事实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流量,而更多类似于一种阉割版本,基本上是在超出规定的套餐流量数之后,就被转化为低速网络,这会造成用户体验差的后果。因此,所谓的无限流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限,而是在流量上限、速度与地域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这使得这种类似阉割版的无限流量充满了鸡肋感。

比如此前基于联通的冰激凌套餐,有网友吐槽说,不如直接说成398元包40g流量3000分钟通话,还不累计不结余得了。

这背后有哪些原因?为什么说无限流量取代wifi的说法当前并不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在于,各大运营商推出的“无限流量”有着很好的拉新的营销效果。另一方面,当前的通信市场竞争激烈,并且面临着提速降费、取消漫游费的大趋势,通过这种低成本的套餐让利给用户能够更好的赢得人心,但这种套餐的水分很高,也源于技术、成本以及业绩上的问题。

运营商开始纷纷试水无限流量套餐,让消费者重新燃起对无限流量的希冀之光。而无限流量难以实现的原因,还是因为无线频率资源有限,和固网不同,无线数据的传输都要依靠频宽,三大运营商每家的频率资源更是珍贵资源,而当前一个基站能够承受的流量是几百兆,每个基站的接入用户数量也是有上限的,用户优惠接入多,就会影响所有用户的上网速度,因此,运营商的网络质量随着用户数的增加不断下降。

在当前娱乐消费需求暴涨的今天,4g网络的上网速率越来越快,频率资源矛盾已经在日益彰显,高清视频与直播、vr游戏、短视频时代,无限流量用户规模上涨会导致频率资源被少数人占据,流量会瞬间达到几十兆几百兆,如果过度放开无限制的使用,基站无法承受。

因此,从这点看来,完全不限制流量的很难做到。所以,技术上的限制与瓶颈,注定了真正意义上的无限流量套餐还需要打破频率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在技术上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另外一方面是业绩考核,无限流量推出很可能导致运营商成本投入增长,包括计费体系增加模块的成本,以及为保证高质量服务必须不断增加基站建设,而基站建设之后还需要支出不断增长的占地费用、后期维护费用等。加之运营商无限流量过度放开,流量营收收入是否会增长还很难说,因此业绩将受到影响。

而业绩受到影响将导致运营商要承受股东、投资者以及国资委的压力。而国资委对于央企的工资要求和其产生的效益挂钩,而央企也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如果业绩下滑,显然会遭受投资者、股东压力以及自身企业员工工资总额下降影响到内部团队稳定性等诸多难题。

所以我们看到,在网络提速降费以及取消漫游费的压力下,运营商在无限流量套餐之外,也有其他手段,也基本都是曲线救国的策略,比如说大流量卡,价位多在百元以上,主要针对真正有流量需求的用户。比如移动推出的流量至尊卡等。另外,运营商也会与某些视频网站合作,推出一些优惠流量套餐,也会针对一些体育赛事等推出低价大流量包。另外比如中国电信针对天翼手机用户推出的“0元10gb天翼视讯定向流量包”,中国电信推出了4g+云卡,就是纯流量卡,无套餐、不清零、语音可折算成流量。

当前,在美国四大运营商中,t-mobile和sprint虽然也有不限量套餐,但同样有限速、禁止使用无线热点、达到一定流量关闭数据功能等限制。因此关于无限数据流量服务让wifi对于手机而言变得无关紧要的说法在当前来看还并不现实。

5g时代能真正淘汰wifi?资费与技术上的难题待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5g时代要来了,无限流量在5g时代可能会有点不一样,按照业界预计,2020年5g将开始全球范围内商用。我们知道,5g时代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vr等都会使用5g网络接入互联网。另外,运营商要提升业绩,也要发展物联网、云、大数据这些新业务,而这些业务跟5g时代契合度非常高,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有望撬动物联网产业。

而且5g带来的上网速度远超当前4g体验。有说法是5g的网速能达到4g的10-100倍,能实时传输8k分辨率的3d视频,或是在6秒内下载一部3d电影。

但问题是,2020年5g商用当前只是一个预测,也并不是全国的5g就完全无缝覆盖,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去逐步缓慢替换覆盖的过程,而按照规律来看,现有的4g lte依旧会持续演进,成为5g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5g商用后4g、3g、2g这些网络也会继续工作。

关于彭博社提到的5g速度不仅会对网络速度实现提升,减少更多的流量费、促使wifi退出舞台这更多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前面提到运营上转型的业绩考核问题,那么5g高速网络时代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提升流量资费以便提升业绩的重要时间节点,所以针对5g用户的流量套餐资费,大带宽的流量消耗,5g时代更可能会带来的额外功耗以及资费暴涨的问题,而且当前许多用户都表达了对5g时代流量资费问题的担忧,另外市场还会面临支持5g的终端性能提升导致的额外功耗以及有限空间内如何实现多天线设计等系列问题。

另外,5g时代是否能突破无线频率稀缺的技术瓶颈还很难说,这意味着无限流量真正成为现实在5g时代依然存疑。因此,如果5g资费的幅度暴涨,显然会有更多的流量需求可能会分流到wifi网络当中,从2009年起,中国移动投入巨资在全国范围建设了上百万个wifi热点。而这些wifi热点的推出,也的确为移动数据网络的分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没有手机信号或手机信号不稳定的办公楼或家庭住宅,也依然需要wifi来补充。因此,在5g时代,用户依然需要尽可能在有wifi的环境下再做一些下载视频等耗流量的事,以便节省更高的流量资费费用。

另外,彭博社认为,一种被称为“lte-u”(lt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新系统,它使用非授权频谱来给蜂窝数据通信增加可用网络流量,即在wifi频段上部署lte的技术解决方案。它是替代wifi的技术因素。

但事实上,对于lte与wifi能否在非授权频段上共存,业界当前还普遍存在着争议。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高通等企业认为,在wifi频段上部署lte对wifi信号的影响不大,但谷歌、微软等则认为会有较大影响。2015年,谷歌曾上书fcc,称lte与wifi共享5g频段存在着潜在风险。同年,微软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因此,在wifi频段上部署lte的技术解决方案依然有许多不明确的技术难点以及潜在风险,所以说,从目前来看,从无限流量的猫腻、运营商的利益博弈与业绩提升难题、无线频率稀缺的技术瓶颈突破难题以及5g可能产生的高额资费问题,加之在wifi频段上部署lte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不明确的技术风险以及4g向5g过渡中还会产生并存的诸多问题,当前说wif退出历史舞台还不现实,当前移动网络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无限流量,所以,从现状看,目前甚至未来几年内都无法淘汰wi-fi,这个时间点的到来可能还有点遥远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