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旗下应用Vine内忧外患 Twitter是时候考虑卖身这件事了

twitter旗下的vine短视频应用,因短小精悍的6秒短视频曾经无数次地在twitter和各大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刷爆歪果仁的手机屏。然而,最近却被曝出高达九位高管相继离职,而且面临用户量下滑,被竞争对手赶上的问题。

本来twitter自身就应付着各种棘手问题,如今作为“战略的重要部分之一”的vine似乎无法承担起让twitter自救的担子。

vine,何许app也?

简单来说,vine就是一个短视频制作分享应用,这家公司创立于2012年6月,产品还没正式上线就在10月份被twitter收购了。

次年1月24日,vine ios版上线,安卓版则在6月2日上线,其最大的特点是只能录制6秒的短视频。与微信小视频相似之处在于,只有手指触屏时才能录制视频,不触屏就不录制,但断续的视频可以被连起来,总时长不能超过6秒;视频会像gif那样无线重复播放。

这样一个视频应用一上线就被网友的创意点亮,有才的歪果仁网友们制作了各种爆款短视频发上网,同时还用这个应用来做各种软件发布者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彼时,据洛杉矶时报分析,vine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非常新奇,他们可以拍些蠢萌搞怪的视频发给朋友们玩。不过随着它的应用越来越广,这个视频分享平台已经成了一个娱乐论坛和严肃的商务工具。

几个月之后,vine成为了市场中最常用的视频分享应用。在2013年4月9日,vine就成了app store下载数量最多的免费应用。在安卓版发布前,vine已经拥有了1300万用户。最活跃的用户一周发超过100段视频,平均下来,每天发超过14段视频,大部分的用户一周发30到50段。

旗下应用Vine内忧外患 Twitter是时候考虑卖身这件事了

曾经火爆一时,如今为何风光不再?既然vine如此受用户追捧,理应是处于快速发展期,为何现在观众数量却趋于下滑?要知道去年10月时,vine还自称每月约有两亿用户通过网络观看vine的视频内容。

据recode报道,尽管vine仍然拥有小规模的致力于此服务的用户规模,但是vine的业务似乎已经不再增长。

在美国市场,vine已经在app store排行榜上跌出了前150位,而在google play中,更是跌出了前300位。comscore披露的另一项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的美国市场,vine的用户仍然达到2400万,但与一年前的3000万相比,用户量下滑了600万之多。

这也许跟竞争对手的夹击有关,facebook在后来也在instagram推出了类似功能,加上来自facebook live和snapchat的挑战,vine看来很难再重回第一宝座了。

从去年5月开始,vine的用户数量就一直低于snapchat。相比较而言,自去年5月,snapchat的用户数量一直在增长,而vine的用户数量则呈现总体下滑趋势。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今年6月vine取消了6秒的限制,允许用户拍摄最长不超过140秒的视频。但此项革新却受到了thenextweb知名撰稿人的批评,他认为6秒钟的上限旨在鼓励用户找到一些新颖的方法来分享故事,或者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就能享受快乐。

如果让更长时间的视频内容出现在vine上,用户此前熟悉的那种很快爆发的娱乐与兴奋感觉,就将被长达140秒的视频所挤掉,而且用户如果要想看更长时间的视频,可以去youtube等别的地方。

除了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vine最近内部高管离职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今年1月,公司前总经理贾森·托福(jason toff)辞职,加盟谷歌,几位高管随之离职。之后twitter任命了外部人士汉娜·多诺凡(hannah donovan)担任总经理而非在内部更有声望的aj·弗兰克(aj frank)。

而近日,vine大批高管又相继离职,其中就包括工程业务主管、业务开发和运营主管、用户体验主管、编辑业务主管以及所有三名产品经理等。

vine的窘境对 twitter 而言意味着什么?

作为twitter旗下的一家公司,vine的对twitter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分析指出,虽然vine的两亿用户仅仅是instagram的一半,而且用户忠实度可能没有instagram那么强,但twitter的市值只有不到facebook的十分之一。

所以vine之于twitter的价值就相当于instagram之于facebook,在其战略布局娱乐生态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从vine的定位策略可以看出来。

最近一位twitter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vine仍然是twitter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twitter主要专注于巩固核心业务、发展视频直播业务、寻找更多有天赋的研发人员。其中,vine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在视频业务的布局,去年底,vine的总经理jason toff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表示过,vine的定位是想挑战youtube而不是instagram,尽管facebook有着与vine类似的特性。

为什么vine会这样想?

究根结底,vine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娱乐平台,而并非一个社交网络。

“开始的时候vine是一个社交平台……但我们发现,人们更成功地将其作为娱乐网络平台来使用。这在vine上线后几个月之内就发生了,但我们今年才开始拥抱这种现象。因此如果留意我们集中发力的产品,你会发现这种向娱乐方向发展的趋势”,曾经在youtube做过产品经理的jason toff认为。

vine的发展轨迹应该是和youtube相似——从一个发布自制视频的地方,成长为有着影视剧和订阅产品的成熟娱乐平台。

toff还指出,虽然vine的视频经常如病毒一样传播到其他平台,但vine的增长策略是专注在公司可以做什么让更多的用户集聚在这个平台上,而不是做什么可以让vine的视频传播到其他平台上。

vine当时仍未开始变现,但twitter已经收购了一家叫niche的广告公司,专门链接vine和各个平台上的网红。该团队致力于提高vine的观众数量和培植网红。同时,vine也在培植多样化的年轻vine员工队伍,制作原创的6秒短视频。

然而如今看来,vine在所谓娱乐方向上的努力好像并不成功,在市场上它的形象依然是社交网络,更容易被拿来与snapchat和instagram等视频分享应用做对比。这似乎反映了twitter在视频领域布局的失败。

市值下滑、状态不佳,twitter只能等着被收购吗?

twitter为vine所制定的增长策略显然并没有发生明显作用,作为twitter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失败似乎让本就面临诸多问题的twitter雪上加霜。

尤其是twitter自身也面临着管理层离职,以及来自其他社交媒体激烈的竞争。facebook虽然“已经不再酷”了,但收益颇丰,是如今硅谷中少数逆势增长的公司,就连旗下的snapchat,在今年六月,已经在每日活跃用户量上超过了twitter,而且也已经在疯狂吸金,然而twitter却经过了十年仍然没有盈利,加上今年第一季的财报喜忧参半,股价一直表现不尽如人意,也反映了市场对twitter的信心不足。

对于twitter的市场表现,财富杂志网络版甚至称其为“灾难”。其股价在2013年达到了73美元的顶峰,市值超过五百亿美元。此后,其股价一直较为波动,并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去年底,twitter市值在三个月内蒸发了一半,每股股价从31美元元跌到了17美元,最低更跌至14美元,最近几个月一直在17美元附近徘徊,如今市值仅为127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twitter的市值在两年内萎缩了380亿美元。

但财富杂志认为,无论如何,twitter依然是一个现象级的社交神话,甚至可能是最强大的实时信息与自由言论的来源之一。因此,市值的骤降反而使它看上去像一个诱人的收购目标。

市场上也不乏希望收购twitter的巨头。据说,facebook过去曾两度尝试收购twitter,google也曾有类似意向,今年初还传出新闻集团要对其进行收购。

6月份微软收购linkedin时,分析认为这对twitter来说是好消息,因为这给了今年来并购重组交易甚为冷淡的硅谷传来一些信心与暖意。日子正过得不太好的linkedin恰好接受了微软的巨额收购,大家都觉得这是捡到了大便宜,所以linkedin股价大涨。

所以,也许twitter有机会像linkedin执行主席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说的一样:既然竞争不过巨头,把自己卖了也不错。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