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作者:历史小店

有人会问,这鸡年大过节的,小编你有事没事儿,怎么专写挖坟盗墓?小编强调一句,挖开坟墓,就会见到棺材,棺材棺材,升官发财。故此,谁看到了棺材,一定会升官发财!写挖坟盗墓看到棺材绝对是好事,非是坏事!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小编今天说得这位帝王名叫楚幽王,楚幽王说他是帝王(秦始皇首先将自己命名为皇帝,当时还没有皇帝这个称呼)也沾边,说他是战国时代的诸侯更贴切,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当时楚国的老大。

楚幽王在历史上没有啥地位,更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王位来得确实神奇。只要弄明白他王位得来的传奇经过,相信一辈子都会记住他的名字!

当时楚考烈王当政,可是无子,无子也就罢了,偏偏国政却被战国末期“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把持。赵国有一个阴谋家,名叫李园。李园有个年少漂亮的妹妹,叫李嫣,为了名利官位,李园领着妹妹李嫣流窜到了楚国,他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将李嫣献给了春申君,李嫣身怀有孕后,李园又出主意,让春申君将李嫣献给了楚考烈王。

李嫣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就是楚幽王——没费一刀一枪,这王位得来的很容易。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楚幽王出生在公元前268年,去世的时候,是公元前228年,享年40岁的楚幽王就被埋葬在安徽的寿春。

楚幽王因为名声不显,随着岁月的消失,朝代的更迭,人们几乎将他忘记了。可是到了民国的时候,位于寿春朱家集李三古堆的楚幽王墓,再一次进入到了盗墓贼的视线,可是楚幽王的坟墓挖得深,防盗措施做得好,民国1933年,还有民国1935年,先后有两伙盗墓贼光顾了楚幽王墓,他们只留下了一个深3米,方圆30左右米的大水塘,并没有挖到楚幽王真正的陵墓。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1938年,驻扎安徽的姓李的一名军阀,他派了两个运输连的官兵,开始了盗墓,他们先是排水,接着挖开了夯土层,随后掘开了白膏泥,最后,一口硕大的红色棺材,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口棺材四周刻龙,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岁月,颜色竟然没有改变。这群急于得宝的“匪”兵们,他们手拿铁棍撬杠,准备撬开看似封闭得非常严密的棺材盖,可是刚一使劲,只听“轰隆”一声,阴沉木制成的重重的棺材盖,就翻落在地上。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指挥撬棺的营长也吓得“妈呀”一声怪叫,后退五步,一个趔趄,差点坐倒在了地上。

这口阴沉木的棺材,竟然没有被钉棺材钉,这可真是太奇怪了,难道当时给楚幽王入葬的工匠们,为了将来盗墓方便,故意没有用钉子钉死棺材盖?

要知道,在民国时代的安徽,死者入葬前,特别注重钉棺盖,订棺材盖的钉子名叫镇钉,又叫“子孙钉”,钉子的数量为七根,钉钉子时,亲属一齐提醒死者,并高喊 “躲钉”,然后向棺材的盖上撒五色粮,大殓告成,据说这样能使子孙兴旺发达。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其实指挥撬棺的营长真是少见多怪了,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不管是君主还是平民下葬,全都不钉棺盖,而是横三竖二地用绳子,将棺材捆起来,然后放到墓穴中敛葬,这就是中国成语“三长两短”的来历。

楚幽王的遗骸早就在漫长的岁月中腐化没有了,他身上穿的龙袍入手亦成齑粉,唯有出土的铜碗、铜瓢,铜鼎、翡翠和珠玉等150件贵重物品,默默地诠释着墓主非同一般的身份。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这位帝王大墓三千年未被盗,被匪兵挖开后,一掀棺材盖全都愣住了

这位李军阀挖了楚幽王的陵墓后,当时也是惹得国内舆论大哗,国人纷纷要将其治罪!可是李军阀将不少值钱的宝贝,都送给了当时政府的重要官员,后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这个李军阀所窃之物,有很多被他走私到了香港,最后又被外国人买走,造成了中国国宝不可挽回的流失,这份责任,李军阀绝对是推卸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