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工人热衷工位装修:我装的不是工位,是热情#01 我对工作的热情,体现在工位上#02 当代职场人对工位的执念#03 调整工位背后的管理哲学

作者:人啊人测评
打工人热衷工位装修:我装的不是工位,是热情#01 我对工作的热情,体现在工位上#02 当代职场人对工位的执念#03 调整工位背后的管理哲学

#职场#腾讯或将实行965工作制,字节跳动或将采用1075工作制,互联网大厂居高不下的讨论热度让小编想起一档即兴实拍的视频栏目——《我能去你工位吗》,短短几分钟,展示了互联网大厂里各种各样的神奇工位,不禁让小编感慨:大厂里果然人才济济!

首先出场的是一位在工位开设饮料店的vic,正所谓:工位开个小卖部,工作赚钱两不误。

vic开设饮料店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方便自己,服务同事,更多的是与自己本身的工作内容相关。通过饮料店的日常运营来对自己打造的产品进行调试,从而输出更人性化、更优质的产品。

打工人热衷工位装修:我装的不是工位,是热情#01 我对工作的热情,体现在工位上#02 当代职场人对工位的执念#03 调整工位背后的管理哲学

接着出场的杰哥既是程序猿,也是急救支援的马拉松选手。工作空闲的时候他会参加马拉松,作为急救队队长,平时还会给同事们上上急救课,教大家如何正确应对心脏骤停。

除此以外,还有立志打造国风唱跳ai歌姬的二次元小姐姐素素,在不断丰富智能ai角色的过程中,也鼓励自己不断点亮其他技能;科学摸鱼达人shiping,在工位放鱼缸,通过养鱼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更有出差达人以工位为家、专业医生为爱转行做插画等等。

这届年轻人,把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都投射在了工位上,每个人的工位都是他们个人风格和工作经历的融合体。

打工人热衷工位装修:我装的不是工位,是热情#01 我对工作的热情,体现在工位上#02 当代职场人对工位的执念#03 调整工位背后的管理哲学

工位可以说是除了床以外,陪伴大多数打工人时间最久的地方了,因此不少打工人把很多小心思都花在的工位上。

工位的影响如此深远,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当代职场人对“work life balance”的执着,还包含了个人的动机需求,大体可以被归类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最基础的需求自然是生理需求。夏天配电扇,冬天装电暖,高级一点的在工位上睡觉,当代养生打工人可能还会在工位摆上茶台进行茶艺表演。

针对生理需求的装修只是对办公环境的补充说明,针对安全需求的装修才是打工人工位装修用心的开端。这里的安全需求,大多指职业生涯的存续与发展。

机智的打工人满足安全需求各有一套:防窥膜一装,闲杂视线与我无关;头型颈枕戴假发,下班即走乐开花。

而工位的终极形态,每一个角度都在向周围的同事举着喇叭宣告当代职场人的自我实现。这些工位不需要多复杂的结构和装饰,但往往风格各异,极具个人气息,能令熟悉工位主人的领导同事在一众花里胡哨的工位中快速定位。

不可否认,工位舒适与否,对我们的工作状态影响深远,例如小编现在就是坐在工位上,抱着软软的抱枕码着字,确实效率翻倍。由于工位空间不够,只好默默鼓捣起桌面壁纸,毕竟工位不够,壁纸来凑。

打工人热衷工位装修:我装的不是工位,是热情#01 我对工作的热情,体现在工位上#02 当代职场人对工位的执念#03 调整工位背后的管理哲学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表现会受到邻座影响,这种影响即是“溢出效应”,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简单来说,一位员工的工作表现大约会有10%“溢出”到邻座同事身上。

比如小a的“同桌”小b工作效率一般,那么小明的工作效率也不会提高,而换了个工作效率极高的同事小c坐在小a隔壁的时候,小a的效率一般会提升10%。根据溢出效应,我们可以把员工分为三类:

效率型员工,完成任务速度快,但质量欠佳;

质量型员工,完成任务质量高,但速度较慢;

平均型员工,各方面都比较平均。

打工人热衷工位装修:我装的不是工位,是热情#01 我对工作的热情,体现在工位上#02 当代职场人对工位的执念#03 调整工位背后的管理哲学

那么如何利用溢出效应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呢?最佳方案是让效率型员工和质量型员工坐在一起。他们能够强化彼此的弱项,质量型员工会努力赶上效率型员工的速度,而效率型员工又会努力达到质量型员工的标准,起到了1+1>2的作用。

当然,溢出效应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员工的动态,懂得区分他们的类型,合理安排座位。

如果你想要更快速了解员工的动机需求和各项工作表现、能力优势,还可以借助人才测评工具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工位调整、团队建设、激励计划制定、个人培养发展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事实上,今天很多企业对员工工位是并不重视的,看似简单的调整工位,背后都有不简单的企业管理哲学。如果你要进行相关的工位调整,最好先观察员工的表现,根据员工实际需要来优化办公环境的空间管理,从而提升员工个体及团队的工作表现,需求满足了,工作动力有了,业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编辑:手哥 校对:肥仔政 设计:添添

*部分内容来源哈佛商业评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