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至真至诚的沂蒙姐妹

作者:Ly网络旋风

“春风吹、柳叶青,我送哥哥去当兵,哥哥你参军去前方, 我在后方生产忙, 冬有棉衣夏有粮……”近日,重走红色沂蒙路,再次观看电影《沂蒙六姐妹》,耳畔又响起这熟悉的旋律,眼前又呈现出催人泪下的场景,一群沂蒙女性的形象重又在脑际清晰、高大起来。

八百里沂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一方神圣的土地。红嫂,正是其中最为瑰丽的风光。蒙山,赋予了她们坚强不屈的秉性;沂水,浸润了她们母亲般的温情;战争,锤炼了她们至真至诚的信念和至善至美的本性。

我也是沂蒙山的女儿,从小听着红嫂的故事长大。如今重温这红色历史,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再次感受到了沂蒙红嫂那母爱中的大爱,柔美中的刚强,质朴中的智慧,奉献中的无悔!

红嫂的圣洁母爱,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升华为人间大爱。忘不了1941年的冬天,在日军扫荡沂蒙的炮火中,一位年仅13岁的小战士负伤了,因失血过多而休克。聋哑女明德英机智地将她救下,在没有水源的情况,正在哺乳期的她顾上多想,用乳汁救活了战士。家境贫寒的她又杀了仅有的两只老母鸡,倾其所有的收养小战士,并以自已儿子的名义躲地了敌人的盘查。而自已的小儿子却被日本鬼子摔坏了大脑,因弱智生活不能自理。

放下千年礼教的束缚,哑女明德英用炙热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即将枯萎的生命,这是母爱的天性。她无声的世界里,显然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民众的实际行动,充盈着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浓浓深情。

这样的母爱还被沂蒙母亲“王换于”数年如一日地续写着。从1939年开始,王换于在艰难岁月里,冒着生命危险办起了战时托儿所。为了照顾好革命烈士的孩子,她含泪叮咛正在哺乳期的儿媳:“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吧!”就这样她先后抚养了86位革命后代,自已的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死去。这是怎样的沉甸甸的母爱,它显然超越了母爱的范畴,那是赤诚的人间大爱,那是对党、对革命的无私大爱。

红嫂的柔情似水,穿越弥漫的硝烟在战火中坚强怒放,幻化为柔美中的刚强。忘不了孟良崮大战前,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妇女,短短几天的时间,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要知道,她们的孩子有的长到4岁还没穿过鞋,她们甚至把刚刚扬花的50亩小麦献给部队喂马,把新苫到屋顶上的谷草扒下来当草料。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来回几十里山路,用柔弱之躯挑起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护理伤员……停下来还要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

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她们无法退隐至战争的幕后,而是义无反顾地冲到战争的前线,用柔弱之躯接受着血与火的洗礼,爱与恨的磨难。我想起了电影《沂蒙六姐妹》中月芬的呐喊:“俺们沂蒙山的男人都上前线了”;春兰听到丈夫牺牲在战场的消息后,强忍泪水把光荣证踹入衣兜。战争让本该柔弱、柔情的她们变得如此坚强,无畏无悔!

红嫂的质朴如兰在民族存亡、家国危难之时变得愈加直率、坦荡。时间倒回至1944年,八路军急需补充兵力,在村里动员男青年参军入伍的大会上,眼看很多人犹豫不决,人群里站出一柔弱的女子:“谁要是第一个报名参军,俺就嫁给谁!”在她的感动下,现场报名参军十分踊跃。这就是年轻漂亮的识字班班长梁怀玉。这就是我可爱的沂蒙姐妹,秉直、善良、纯真,不惜把青春和对美满爱情的追求献给革命。

忘不了孟良崮战役期间。有一支部队需要迅速渡过汶河,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更令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妇女中有的已经怀有身孕。“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这也是我可亲可爱的沂蒙姐妹。有人说,战争消灭了人性,而沂蒙女性的品质与人格却在战争中得到凸显和升华。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对沂蒙红嫂最真实的写照。难怪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见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420万人中有120多万人参加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其中,15.5万妇女以不同的方式掩护了9.4万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行动,救助了1.9万名伤员。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然过去,我可歌可泣的沂蒙女性们,当人们习惯称你们为“红嫂”时,其实你们早已年过耄耋,有的已经离世,可我还想用浓浓的沂蒙口音,叫您一声——我亲亲的沂蒙姐妹,因为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你们曾经俊俏、美丽、年轻过,并沸腾着满腔热血!

我骄傲,我是沂蒙儿女,我更为我的沂蒙红嫂感到骄傲。因为,我深深地感悟到,沂蒙红嫂这几个字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忠诚、博爱、自强、奉献,是其本质的内涵,也是沂蒙精神的集中体现。

今天,根植于沂蒙大地的沂蒙精神,属于一个地域,但是又不限于一个地域;属于沂蒙人民,但又不限于沂蒙山人;属于一个时代,又不限于一个时代,它同样映照着齐鲁儿女,成为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核心与代表。铭记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将红嫂精神、沂蒙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则成为我们这些成长于新时代的后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