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乘聯會:4月乘用車市場增速創同期新低,車市複蘇壓力不減

疫情多點爆發的背景下,乘用車市場正面臨着産銷大幅下滑的雙重壓力。

進入5月以來,車企陸續釋出了最新産銷資料,同比、環比雙下滑已成為市場常态,而這也是乘用車市場經曆大規模停産、減産後的一個縮影。

乘聯會資料顯示,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為104.2萬輛,同比下降35.5%,環比下降34%,同比與環比增速均處于當月曆史最低值。1-4月市場累計零售同比下降11.9%,減少80萬輛。其中4月同比下降達57萬輛。

乘聯會:4月乘用車市場增速創同期新低,車市複蘇壓力不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4月疫情在全國各地都有散發擴散,上海、吉林、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的經銷商進店和成交都受到影響,4月銷量走勢也呈現異常的特征,零售降幅相較2020年3月下降40%。

自主較為堅挺,疫情下車企普遍低迷

在市場整體受到疫情侵蝕較為嚴峻的背景下,此前市場表現較好的自主品牌銷量也出現下滑,但卻并不妨礙其成為乘用車市場中最堅挺的存在。

資料顯示,4月自主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37%。零售份額為46.4%,同比增長9.6個百分點;1-4月累計份額46%,相對于2021年同期增長8.3個百分點。

乘聯會:4月乘用車市場增速創同期新低,車市複蘇壓力不減

具體來看,繼此前長安汽車打破乘用車市場格局後,4月比亞迪異軍突起,以138.4%的大幅增長,位居車企銷量第一。此外,吉利與長安也紛紛進入榜單前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合資品牌方面則繼續受到疫情影響,主流合資品牌4月零售45萬輛,同比下降42%。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額微降;德系品牌份下降5.2個百分點;美系市場佔有率下降3.1個百分點。

乘聯會:4月乘用車市場增速創同期新低,車市複蘇壓力不減

在老牌三強中,一汽-大衆頂住了長春疫情帶來的壓力,雖然銷量同比出現下滑,但仍守住了前三的位置。此外,受疫情影響更為嚴重的上汽大衆與上汽通用則呈現超50%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上汽集團正在積極推進重新開機,集團旗下整車企業生産預計在5月下旬恢複正常水準。而上汽大衆與上汽通用銷量也将逐漸回歸正常。

此外,豪華車4月零售12萬輛,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50%。崔東樹指出,豪華車主銷區域受到防疫封控形勢變化的影響,産銷損失巨大,原本的供需緊平衡狀态也再次被打破。

新能源市場受到沖擊,但表現依舊亮眼

在乘用車市場整體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市場也同樣受到目前疫情波及和沖擊,但仍實作了同比增長。

資料顯示,4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28.2萬輛,同比增長78.4%,環比下降36.5%,異于曆年4月走勢。1-4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135.2萬輛,同比增長128.4%。

乘聯會:4月乘用車市場增速創同期新低,車市複蘇壓力不減

對此,崔東樹分析認為,疫情下私車出行拉動的新能源車強勢增長,家庭第二輛車的安全出行意義重大,呼應了城鎮居民在短途出行中對新能源車型的進一步認可和适應。但新能源車漲價前訂單火爆,也導緻供不應求加劇。

從廠商表現來看,4月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勢分化。其中,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新能源領先地位。而以奇瑞集團與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表現也相對突出。

具體來看,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5家,包括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廣汽埃安和特斯拉中國。

新勢力品牌方面,第一陣營的小鵬、理想、蔚來的環比下降較大。而哪吒、零跑等表現較強。此外,主流合資品牌中,南北大衆受到疫情影響嚴重,但其電動化轉型戰略已初見成效。

乘聯會:4月乘用車市場增速創同期新低,車市複蘇壓力不減

整體來看,在疫情形勢嚴峻的4月,乘用車市場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沖擊。而面向未來,乘聯會指出,5月工作日較多有利于産銷增量,但由于疫情和國際形勢導緻的風險與挑戰超預期地增多,國内面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等新的挑戰,車市供需兩端也面臨持續嚴峻挑戰。

目前來看,5月第一周訂單和交車環比有明顯改善,但是同比去年“五一”有30%以上的同比下降,市場複蘇壓力還是很大。而北京、鄭州等地疫情加劇,加之嚴格的防疫政策,預計5月銷量同比去年還有較大的負增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