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瑞瑞虎系列進軍插混 深度測評瑞虎7 PLUS PHEV

無論歐洲、北美還是國内,目前對于燃油車的規劃都并不樂觀,禁燃的話題一次又次一次地被推上風口浪尖...雖然新能源汽車的環保性還存在争議、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但并不能小觑它的潛力。從産品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性能還是經濟性,都對燃油車産生了血脈壓制。抛開情懷,沒有人不想要一台性能好并且還省錢的家用汽車。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車企們也不得不做出改變,與其在内燃機上内卷,不如進軍三電尋找新的出路。積極迎接變化,才有和未來掰手腕的資本。

在大陸,新能源汽車分為純電和插電式混動兩種産品路徑。在某些一、二線城市,以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純電汽車技術的發展水準,已經可以很好地滿足普通使用者日常出行需求,截止2022年,大部分一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突破30%,上海、深圳甚至已經逼近50%,這其中純電車約占70%。但對于北方和偏遠城市而言,考慮到基礎設施以及當地人實際的出行需求、觀念等因素,消費者對純電路線仍然不是很有信心,或者說對純電汽車産品有着更高的期待,基于目前的發展階段,插電式混動路徑可油可電的優勢也是深得人心,2023年2月份,插混車占新能源汽車銷量的33%,“蛋糕”不小,潛力巨大。

插混吸引的也不止是消費者,對于傳統車企而言,也同樣也是成本效益比較高的方案。首先,傳統車企最引以為傲的高熱效率發動機,在插混領域其優勢可以得到延續;其次,具有一定市場口碑的燃油車型,其積攢的品牌力在變革之中也能産生一部分價值;最後,基于燃油平台改一個插混出來的成本,比重新研發一個純電平台的成本要低得多。傳統車企為了能讓自家的明星産品在電動化時代繼續發光發熱,便開始在插混領域下手,比如長城哈弗H6 DHT-PHEV、長安的CS75 PLUS智電iDD等...都是基于自家燃油時代的明星産品改造而來,往往産品力也參差不齊,消費者們一定要親自試駕,注意甄别。

今天我們為大家評測的是奇瑞瑞虎7 PLUS的插混版本,與它一同推出的還有瑞虎8 PRO PHEV。在他們的大哥“瑞虎9”到來之前,兩個瑞虎系列的頂梁柱率先邁出了電動化第一步...他們的産品力如何?是邁上了台階還是踩進了泥潭?我們一探究竟。

外觀方面,插混版大部分延續了燃油版的設計語言,僅針對細節做出了改變。前臉設計依舊采用六邊形直瀑式中網,搭配雙“L”形日間行車燈和矩陣大燈。

不同的是,在中網鍍鉻條幅中加入了兩根藍色條幅,以彰顯其混動版的特殊身份。車頭兩側變為點陣式設計,取消了燃油版的貫穿飾條,更加具有科技感。

瑞虎7 PLUS插混版定位緊湊級SUV,新車的長寬高分别為4530×1862×1696mm,軸距為2670mm,相比燃油版,車身長度增加了30mm。車身設計依舊采用雙腰線設計,B/C/D柱均采用隐藏式設計,營造出懸浮式車頂之感。

在主駕駛一側的前翼子闆處,新增了交流慢充口,燃油版的紅“T”辨別變為藍“T”辨別。直流快充口位于車輛右後側,油箱口位于車輛的左後側。

車輪采用18寸五輻封閉式設計,可降低阻力增加續航。

車尾幾乎完全延續了燃油版車型的設計,貫穿式尾燈搭配奇瑞字母Logo,雙邊四出的排氣口裝飾件得以保留,但内部采用藍色線條勾勒。

另外,尾門上沿的紅色飾條也改為了藍色,尾門上标有藍色的“PHEV”辨別,處處彰顯着其插混車的身份。

内飾方面,插混版繼續延續燃油版車型的設計,采用白+藍主題配色,可觸摸到的地方幾乎都采用了軟質材料包裹,雙12.3英寸雙聯屏搭配貫穿樣式的空調出風口,十分具有層次感。

12.3英寸中控螢幕內建了導航、娛樂、車輛設定、語音助手等功能,空調出風口下方留有一排觸控面闆,可快速對溫度、風量、制冷、循環模式等進行控制。

多功能方向盤采用平底式設計,盤面上內建了定速巡航控制、娛樂控制、音量控制等按鍵,搭配12.3英寸中控螢幕,可多元度展示行車資訊,儀表螢幕還有多種主題可選,可自定義顯示資訊内容。

中控台和燃油版保持一緻,分為上下兩層懸浮式設計,上層為水晶電子式換擋杆、駕駛模式切換旋鈕、能源模式切換按鍵、電子手刹、杯架、手機無線充電闆等,下方為儲物格和12V電源接口。

前排空間展示

空間方面,我們将主駕駛座椅調至最低,頭部空間剩餘1拳。在前排不動的情況下進入後排,腿部空間剩餘2拳,頭部空間剩餘4指,坐墊長度和高度都比較适中,後排地台接近純平,腳可以伸入前排座椅下方,整體表現符合緊湊級定位。(編輯身高:183cm)

後排空間展示

後備廂開口比較大,配備電動尾門,後排座椅支援4:6放倒,全部放倒後可以形成一個接近純平的儲物空間。

試駕感受:

我們試駕的車型為瑞虎7 PLUS的插混版本,搭載奇瑞1.5T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永磁同步雙電機,系統綜合功率240kW,峰值扭矩545N·m;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15kW,峰值扭矩230N·m,電機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315N·m;傳動方面比對3擋DHT專用變速箱。電池及續航方面,采用19.27kWh的三元锂電池包,WLTC工況續航裡程80km。百公裡加速時間7秒,最低荷電狀态油耗5.95L。

車輛有經濟、标準、運動三種駕駛模式,在經濟模式和标準模式下,可将能源模式手動切換至EV(純電),對于有固定充電樁短途通勤的車友來說,80km的WLTC純電續航基本夠用,完全不需要内燃機的介入。

在城市工況下的HEV(混動)模式下,我們實測的百公裡油耗5.3L、電耗6.3kWh,平均能耗7.7L/100km。

HEV能源模式下,在0-40km/h的速域區間,車輛會優先純電行駛,40-60km/h車輛會根據駕駛員的動力請求,選擇起機時機。在緩慢提速過程中,發動機介入幾乎是無感覺的;但如果有比較強的動力請求,就會産生比較明顯的斷層感。主觀感受就是,整個提速過程被切成了三段,起步電機提速非常迅猛,中段動力銜接有些乏力且遲鈍,後段内燃機介入後動力又來得比較充沛,動力銜接不夠細膩還有優化的空間。

制動方面,制動踏闆有舒适和運動兩擋可調,需要進入車輛設定菜單單獨調節,也可以選擇與駕駛模式相關聯。整體制動踏闆的感受是偏硬的,舒适模式制動踏闆行程更長,運動模式制動踏闆行程更短。我個人是更加喜歡運動模式的調校的,刹停過程更加直覺線性,而舒适模式更長的行程反而調得有些不夠細膩。 

轉向方面,和制動踏闆一樣有舒适和運動兩擋可調,轉向阻尼力比較大,手感有些偏粘。感受上,舒适和運動差别不是很大,方向盤中心區虛位留的比較多,指向性沒有特别精準,是更加貼近家用的調校風格。 

底盤方面,車輛的懸架質感偏軟,處理細碎颠簸不夠幹脆。在急加速時,擡頭現象比較明顯,前輪會出現抓地力不足的情況。這套懸架調校和輪胎的配置或許對于燃油版車型夠用,但對于扭矩更大的插混版來說,有點拉不住。另外,插混版的電池包放置在底部中心更低的位置,甚至從側面可以直接肉眼可見,雖然保障了車内地台的空間,但是對車輛的通過性會産生一定影響。

NVH方面,車輛前排車窗采用的是雙層夾膠玻璃,的确對風噪有不錯的抑制效果。相比之下,發動機噪音在高轉區間比較明顯,隔離感表現一般。

小編總結:

整體來看,瑞虎7 PLUS經過了電動化改造之後,顯得有些水土不服。雖然加速性能和燃油經濟性相較于燃油版車型均有所提升,但駕駛質感和行駛品質并沒有帶給我們太多驚喜,相較于同級别競品車型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推出插混版車型是奇瑞瑞虎系列向新能源邁出的第一步,新車售價将會定位在15萬元左右,給有條件安裝充電樁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你怎麼看插混版的瑞虎7 PLUS?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文 博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