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作者:靖遠釋出

1995年,大陸第一輛電動汽車誕生,名為“遠望号”,既寓意望遠的豪邁,又蘊含抵達的雄心。

2023年,大陸汽車産銷量均首次邁上3000萬輛台階,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從“電動化”到“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下半場。

幾十年間,中國品牌發展迅速,背後的産業基礎逐漸壯大,由奮力追趕、并駕齊驅、彎道超車,到今天的“全球車企看中國,發展機遇在中國”。

在通向未來出行的競賽中,新能源汽車有變革,有機遇,有挑戰,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人民網約稿8家車企掌門人,共話新能源汽車的“新十年”。

何小鵬:AI熱構築智能汽車競争新高地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AI的到來為智能汽車全棧解決方案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為代表的電子電氣架構被高度整合,将以一套完整方案靈活高效地運作,讓汽車拟人化做到“有頭腦會思考”。比如,小鵬汽車提前兩年研釋出局的“下一代”作業系統—“AI天玑系統”已全面接入了AI大模型,它的感覺和了解能力大幅提升,在服務于駕乘者的同時,更具備卓越的了解、學習、成長的能力。

以小鵬、吉利、廣汽等為代表的多家國内外車企都在開發“飛行汽車”,把整個電動、飛控和AI結合在一起,未來可以實作更加智能、安全的空中出行。随着“飛行汽車”量産和商業化落地的推進,低空經濟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決勝點。

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驅動力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已布局深耕多年,自研的Dojo超級計算機及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晶片提供了超強的底層技術支撐。自動駕駛采用純視覺技術路線,通過純視覺架構及端到端神經網絡,用大規模真實世界資料訓練。特斯拉“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通過對超百萬輛行車資料進行深度學習,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影響車輛控制,具備更高的性能上限、更拟人化的駕駛風格和更快的模型收斂速度。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還将推動相關産業的更新和創新,包括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算法、大資料處理等領域,不僅為自動駕駛車輛本身帶來了技術進步,也為整個汽車産業鍊的智能化更新提供了動力。

大衆汽車中國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助力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再上新台階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今年年初,大衆汽車集團投資10億歐元、在安徽合肥成立的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營運。這是除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也是集團對接合資公司以及中國本土合作夥伴的重要接口。日前,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再向中國投資25億歐元,進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産及創新中心。

此外,通過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不僅将共同開發兩款面向中型車市場的智能電動車型,還将聯合開發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CEA,進而不斷地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新的數字服務和領先的智能化功能。在自動駕駛、資訊娛樂系統、動力電池等領域,集團與中國科技企業地平線、中科創達、國軒高科等展開合作,并與在華三大整車合資企業繼續探索與深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合作。

豐田中國董長征:共創共赢,多路徑發展構築中國汽車産業新未來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推動汽車産業的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兼顧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混合動力車(H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純電動車(BEV)、燃料電池車(FCEV)在内的多路徑電動化産品相繼問世,可謂是百花齊放。未來一段時間内,汽車行業将會是多種能源并存、多種技術交融共生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豐田分别攜手比亞迪、廣汽集團,通過發揮各自在技術、制造、品控以及産業鍊等領域優勢,以能夠超越中國使用者期待為目标,打造更具本土化特點的全新電動化車型。多路徑的電動化技術路線以及共創合作模式,為汽車産業帶來更多活力,也提供了更多發展新思路。對于外資品牌來說,本土化是立足中國市場之本,要不斷加強與中國夥伴的融合關聯,不僅包括國内車企,還包括産業鍊上下遊、乃至其他産業。

蔚來董事長李斌:合力推動标準化、統一性的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富有市場競争力的汽車産品,必須建立在對核心技術的掌控與突破上。目前,蔚來的核心技術已覆寫了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各闆塊,建立了由晶片和車載智能硬體、電池系統、電驅及高壓系統、車輛工程、整車全域作業系統、全景互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數字營運等12大技術構成的“蔚來技術全棧”,并實作了多項技術成果的行業領先,如國内率先全棧自研智能底盤域控制器(ICC),國内率先整車全域作業系統天樞SkyOS,業内率先自研量産雷射雷達主要晶片“楊戬”,以及NIO Link蔚來全景互聯技術等。

自創立之初起,蔚來就基于“清朗天空”的願景,持續建設補能基礎設施,依托蔚來雲技術搭建了“可充可換可更新”的能源服務體系。截至4月25日,蔚來已在全國布局2404座換電站,自建充電站達到3776座,充電樁21995根。自2023年11月起,蔚來先後與長安、吉利、奇瑞、江淮、路特斯等企業達成換電戰略合作協定,共同緻力于充換電技術創新和标準體系統一,合力推動更大規模、标準化、統一性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為使用者帶來更高效、便捷的補能服務體驗。

保時捷中國總裁柯時邁: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充滿活力,競争讓保時捷會做得更好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在加速電氣化程序的道路上,保時捷将堅定不移,全力以赴。截至2023年底,保時捷向中國市場引入的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動細分車型已增至27款,新能源車型占保時捷新車傳遞量的16%。保時捷正在一如既往推進自身電氣化戰略,力争到2030年,純電車型占全球新車傳遞量的比例達到80%以上。

近年來,中國在電動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而德國在傳統汽車工藝和工程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兩國車企可以在研發、設計和生産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推動汽車行業向着更環保、節能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智能化已成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核心競争力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智能駕駛和智能空間的優秀使用者體驗已經成為産品的核心競争力。理想汽車的全場景智能駕駛(NOA)功能已經覆寫高速和城市道路,通過BEV大模型和Occupancy網絡算法完整還原道路環境,并經由時空聯合算法規劃更佳行駛路徑。此外,在智能空間三維互動模式上的創新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使用者最熟悉的語音助手“理想同學”在互動中融合了聽覺和視覺的多模态感覺,自研多模态認知大模型Mind GPT的加入更讓語音互動從傳統的指令式邁入自然對話時代。

在生産制造層面,理想汽車提出三個堅持:堅持使用者價值驅動,在成立之初堅持自建工廠自造路線,從最前端就全面保證産品品質和産品體驗的一緻性;堅持核心技術自研,以自研的智能制造系統、視覺算法、裝置、品質預測模型等,驅動提高制造效率,快速疊代生産技術,達成更高産品品質;堅持端到端的大資料閉環,通過閉環大資料模型,打通了從産品研發、零部件研發和采購、工廠研發和制造、銷售資料、到售後NPS的全部流程,實作全閉環管理。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讓世界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力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怎麼幹?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具備技術、成本、體系等綜合優勢。在技術優勢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已經在全球領先。其中競争優勢最大的是電池,目前全球動力電池銷售前十的企業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在成本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不斷實作消費平權,如行業高端的800V平台架構、8295車規級晶片實作20萬元以内上車,新能源汽車由過去的“油電同價”向“電比油低”轉變。在智能化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國内多家車企紛紛推出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能源汽車産品,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近20年蓬勃發展中,迎來了技術百花齊放和市場開花結果。毫無疑問,未來屬于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最發達的市場。跨國車企、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正在合力推動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引領産業從“高速發展”的上半場,穩步邁入“高品質發展”下半場。

來源|人民網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