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龍城寨真相

作者:閣說

1

新上映港片《九龍城寨之圍城》彰顯出香港電影的青黃不接,拿的出手的港片練家子基本都上了年紀,洪金寶奔8張,古天樂奔6張,就連影片裡扮演“城寨四少”之一的林峯也不“少”了,已然是奔5張的人。

電影裡,四少充滿幻滅地坐在猶如廢墟的城寨門臉,夕陽西下,一副末日景觀,似乎在悼念着港片的輝煌年代一去不複返,整部電影盡皆癫狂、盡皆過火的表皮之下,其實是一首哀怨悱恻的安魂曲,這也是大部分香港電影曆來的缺陷所在,對紙醉金迷的沉湎,對逝去繁華的貪戀,充斥着沒落貴族式的腐朽趣味,缺少一點奔向未來日子的朝氣。

今天我們主要聊聊九龍城寨的曆史,關于香港電影的題外話就說到這裡。

九龍城寨真相

2

九龍城寨位于九龍半島東部,面積僅0.026平方公裡,鴉片戰争後,為防衛九龍半島,清廷在此設立九龍巡檢司,并于1847年修建九龍城寨。

既然是用于防衛,九龍城寨本是一個有形的城池,有城門,有城牆,有衙署,有兵衛,有居民,這個有形之城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因日寇攻占香港而淪陷,城牆被拆,城磚用來擴充飛機場。

日寇滾蛋後,英國人回來,此時,九龍城寨已成為苦難群眾賴以生存的寶地,小農小商在此寄居,是以地無征無斂,房租低廉,很快吸引了大批勞苦群眾。

英國人回來後,征用九龍城寨作飛機場,強拆民房,與當地居民發生沖突,釀成流血事件。

九龍城寨真相

沖突源自曆史。

1860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清廷割讓九龍半島南端,英國占領區逼近九龍城寨,在1898年的拓展香港界址談判中,清廷同意英國租借新界,但堅持保留九龍城寨主權。

誰料,接收新界過程中,英國派軍隊将清朝官兵驅逐出城寨,單方面取消中國對城寨的管治權,釋出“樞密院令”,宣稱九龍城寨為“女王陛下的香港殖民地”之一部分。裱糊匠李鴻章與英方交涉兩年,終因庚子之變而功虧一篑。

20世紀30年代,香港城市化加速,擴張至九龍城寨邊緣,1933年6月,港府公告城寨居民,限其在規定日期搬出城寨,其後,民國外交部介入,同英國展開長達4年交涉,意欲恢複中國在九龍城寨的治權。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交涉遂告終止。

日本人敗退後,英國人重新控制香港,想要拆掉九龍城寨修建飛機場,動了廣大勞苦的奶酪,城寨居民成立“寶安縣九龍城居民聯合大會”,聲明九龍城寨是中國的土地,呼籲全國同胞予以聲援。

聯合大會派出朱沛唐等居民代表赴廣州請願。

誰料,民國政府并不打算借城寨問題收回主權,隻擔心拆除行動會誘發抗議浪潮,輿論界則紛紛猜測政府會采取強硬立場,一時間民意沸騰,要求政府一舉收回港九的呼聲此起彼伏。

随着1947年12月11日的拆遷最後限期的臨近,城寨居民和各界輿論密切關注這一天,港府是否會真的進行強拆。時任港督葛量洪見衆怒難犯,遂取消11日的強拆行動,代之以對違法居民進行傳票。

但港府的強拆行動隻是延遲,并未終結。

九龍城寨真相

1948年1月5日清晨4時左右,港府派出250多名武裝警員,分乘6輛警車和10多輛大卡車開赴九龍城寨。

居民代表朱沛唐等人發現“敵情”,大聲呼叫居民準備抵抗,佩戴防毒面具的警員靠着催淚瓦斯等暴力工具包圍城寨,将朱沛唐等人逮捕,約7時15分,五六十名大漢齊上陣,強拆開始,至下午5時結束。

1月12日清晨7時,港府展開第二波強拆,派遣150多名頭戴鋼盔的警員連同數十名負責強拆的大漢乘坐沖鋒車來到九龍城寨,準備拆毀1月5日後居民重建的簡易窩棚。

居民事先得到消息,集齊健壯者在東門最前線,婦孺分成兩線,一在惜字亭前,一在山腳,将大小石塊傳遞運送到前線應戰。

當警員出動時,居民敲打面盆做警報,白人警察拔槍指向群眾,群眾則以石塊為武器,利用民房作掩護,向警察投擲。雙方在惜字亭一帶争奪激烈,進退六七次之多,相持半個多小時。

警察見狀,以實彈進攻,兼發射催淚瓦斯,居民無法支撐,紛紛登山暫避,佩戴防毒面具的警察紛紛湧進九龍城寨,将惜字亭一帶20多個簡易窩棚拆毀,并将拆下的木料用8輛卡車運走。

惜字亭一帶的磚牆上,貼着“孫中山遺像”,以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智語,此處原本為城寨居民集會,升降國旗的場所。

這場暴力強拆直接引發了戰後直至1967年中國最大規模的反英浪潮。

南京《新中華日報》在社論中提出,我們必須要求立即撤辦外交當局,向九龍被難同袍謝罪,向全國同胞謝罪。我們必須要求立即進兵港九,收複港九,用中華男兒的捐血來洗去百餘年來的血債。

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濟南、漢口、重慶、成都、昆明等地紛紛發起罷課、抗議和支援九龍城寨的行動。

12日強拆後,香港的中共組織指出,九龍城血案系蔣府暧昧外交之結果,同時亦表現蔣府之懦弱無能。

迫于輿論壓力,1月12日強拆行動後,港府未再進入九龍城寨進行強拆。

九龍城寨真相

葛量洪

港督葛量洪作出所謂讓步,容許1948年1月12日以後在九龍城寨重建的木屋繼續存在,但不能搭建新屋,香港政府在正常情況下不幹預城寨居民生活。

對于葛量洪的方案,民國政府表示“大體接受”。

1948年九龍城寨風波發生之時,正是國共兩黨展開大決戰的第一年,國民黨統治危在旦夕,到了崩潰邊緣,無暇顧及城寨“小問題”,英國已經做好準備,與中共打交道。

1949年10月29日,九龍城寨的居民升起五星紅旗,聲明城寨主權屬于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3

全中國解放後,一部分人從内地來到香港,住進了九龍城寨。

1951年,九龍城寨發生火災,之後,災民湧入城寨,搭建木屋居住,香港黑社會勢力趁虛而入,大肆開展黃賭毒生意,一些被通緝的大盜常逃至九龍城寨避難,年複一年,這裡逐漸成為流氓的樂園,黑幫的轄地,罪惡的溫床。

随着香港城市現代化的程序,九龍城寨的東頭村道、龍城路、龍津道和西城路一帶,密密麻麻豎立起一排排高樓大廈,人稱“石屎森林”。

“石屎森林”的腳下,簇擁着一連串雜亂無章的窩棚木屋,高達16層的“居安樓”竟然沒有電梯,以“高檔”著稱的榮華樓、合蓋樓也隻有小型電梯,許多樓房因空間不夠,隻能在木屋窩棚之上搭建,緻使樓梯、通道縱橫交錯,有如迷宮。

九龍城寨真相
九龍城寨真相

這些高樓大廈不論新舊,統統都是危樓,因建設簡陋,多數沒有打樁,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災禍,後果不堪設想,正因如此,九龍城寨有個别名——死亡陷阱。

樓與樓的縫隙即為街道,擡頭看不到天,隻能看見密密麻麻的電線和一條條的膠水館,不時有污水從天而降。

九龍城寨裡沒有自來水,卻有10多家供水公司,供水公司在地底挖井,用電泵抽水,通過膠水管輸送給居民,美其名曰科學井,因常年不見天日,井水滋生病菌,令飲者罹患各種慢性疾病,乃至死亡。

九龍城寨地狹人多,經濟是以生猛活躍,城寨不受港府限制,也不受衛生條例限制,魚丸、牛肉丸、燒烤、茶樓、春卷等吃食遍布,價格低廉,衛生極差,有人看了食物的制作過程,幾欲作嘔。

在猶如洞穴的城寨深處,是黃賭毒的藏污納垢之地,毒檔、賭場、妓寨樣樣俱全,把持這些生意的多是黑道中人,以“新義安”和“14K”為首。

毒品檔充斥在大井街、長樂街,分為“紅丸檔”和“白粉棚”,毒販在街口撐着布帳,24小時營業,“道友”排隊買白粉,輪流打白粉針,享受完之後,花兩毫錢在窩棚過夜。

20世紀60年代,港府在老人街建了一座公廁,被稱之為“升仙亭”,那些無錢吸毒的道友,毒瘾發作時,便爬進廁所等死,坐待“升仙”。

賭商在香港上環設有車船,免費載客人到城寨賭博,黑社會勢力負責保障安全。

為了招徕賭客,新華聲娛樂等公司在九龍城寨設立“脫衣舞”表演,所謂脫衣舞,其實就是裸體展覽,20歲上下的舞娘全身赤裸展現在觀衆面前,在舞台上走兩個來回,即告結束,十分鐘一場,場場爆滿。

九龍城寨的色情業聚集在大井街,短短一條街上,有五六個妓寨,行人隻要踏上大井街,就有皮條客湊上來說,有大姑娘。

九龍城寨真相

《O記三合會檔案》劇照

妓寨中的妓女很多是拐賣來的女童和少女,被禁锢在樓宇中,稱作“糟豬花”,十三四歲就被迫接客,還有一些被生活所迫的良家婦女。

九龍城寨這個多年來由黑社會一手把持的“黃賭毒天堂”随着香港回歸的臨近而最終消失。

1987年12月10日,根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港府公布請拆城寨從1988年初至1990年底分3期進行。

1994年4月,九龍城寨被徹底拆除。

1995年8月,港府在原九龍城寨基礎上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4

港片的黃金年代,有不少黑社會枭雄片,其實就是對現實的黑道大哥“樹碑立傳”,很多天王級的巨星紛紛傾情出演,畢竟,在那個年代,很大一部分電影的投資方,說白了就是黑社會。

九龍城寨俨然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符号一個隐喻,今天我們帶着緬懷的心情回望那個年代,懷念的是港片高峰期的碩果累累的果實本身,而不是懷念結出這些豐盛果實的一言難盡的環境和土壤。

但吊詭之處在于,恰恰是這些摻雜着種種罪惡的土壤和環境,催生出了猶如惡之花般令人炫目和回味的果實。

“水至清則無魚”不應該是一個谶語,期待在水清的時代能看到魚,看到更大的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