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門口的消防工作站,守護雲邊的世界文化遺産

作者:普洱釋出

有一座古茶山,山峭插雲海、村寨入雲霄,壯麗景觀讓人流連忘返,林生茶、茶繞村,人種茶、茶養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生生不息。這就是世界文化遺産地——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景邁山。

有一個消防工作站,藏身于飄香的茶韻和氤氲的雲海之中,紅藍色彩與千年古寨中的建築交相輝映,這就是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隊景邁山消防工作站。

景邁山随着飄香的茶韻一起走向了世界,景邁山消防工作站也一直在雲邊守護着這一方的和諧與安甯。

家門口建起消防工作站

“以前,山上不通路、不通水,最怕的就是發生火災,現在家門口有了消防工作站,我也成了消防員……”吳金良是景邁山上土生土長的布朗族,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專職消防員。

家門口的消防工作站,守護雲邊的世界文化遺産

在遺産區,9個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坐落其間,房屋均為幹欄式建築,其中364棟挂牌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消防安全問題不容小觑。

對此,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隊變“被動防”為“前置守”,在景邁山建立了消防工作站,力量進到了點上、裝備配到了村裡、教育訓練覆寫到每組、宣傳進入了每戶,“火難防、災難救、力難聚”的現實問題得到有效化解。“現在,小火我們自己就可以撲滅,發生大火時消防隊5分鐘就能來到。”村民岩溫膽說。

用腳步丈量着景邁山

15216步,這是專職消防隊員吳金良一天的巡邏步數。吳金良和其餘10名專職消防員每天開展巡邏檢查,均需步行10000步以上。核心區1636戶村民的概況、300餘個室外消火栓的位置他們全部熟記于心。

家門口的消防工作站,守護雲邊的世界文化遺産

“遊客比較多,你家經營餐館要随時注意用火安全,火塘要多檢查幾次。”“家裡水缸要随時裝滿水,告訴小朋友不能玩火。”“在家炒茶葉的時候,要管理好火源。”“停放車輛不能堵塞安全通道。”……吳金良和隊員們在巡邏的同時,會走進村民家中普及消防安全知識,督促大家落實好防火措施。

他們不僅是消防“監督員”“宣傳員”,還是“戰鬥員”,每逢節假日,隊員們就會在村寨中流動巡邏,對村寨裡的消防栓等器材裝置進行維護,并組織開展滅火實戰演練,確定有突發情況能夠及時進行處置。

人人都是消防員

抓好末端的消防工作,關鍵在于群防群治,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隊在景邁山大力開展“人人都是消防員、家家都有滅火器”工程,陸續為村寨500餘戶村民配備了滅火器、消防水缸,并手把手教村民如何使用。

“消防水缸要放在友善取水的位置,平時要蓄滿水,不要挪作他用,以備不時之需。”如今,村寨裡家家戶戶都配置了消防水缸,隊員們進村入戶檢查時,也會提醒村民使用的注意事項。容量大、簡單實用的消防水缸放在村民家中,能夠直接有效地解決火災發生時缺水的問題,第一時間撲救初起火災,控制火災蔓延。

家門口的消防工作站,守護雲邊的世界文化遺産

同時,景邁山消防工作站結合景邁山生産規律特點組織開展了“雙語”消防夜校、火塘邊講消防等教育訓練學習,越來越多的村民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更加主動地參與防火工作。

“我們還在村寨組織建立了160個‘同心互助’關聯小組,将相鄰的10戶家庭編為1個關聯小組,可以實作鄰裡守望。一家防不如家家防,隻有人人重視,家家參與,才能守護好我們的景邁山。”吳金良說。

來源:“雲南消防”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