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花60萬辦豫劇團的90後團長:窘迫時付不起18塊高速費,直播帶貨補貼劇團被罵到下播

作者:九派新聞

“俺手掌鼓得疼還想鼓嘞!”一位老戲迷在台下笑着說。

來自河南安陽的範勝男10歲學戲,21歲組建安陽市青年豫劇團。為經營四十多人的劇團,她跑村子和廟會,發傳單宣傳,被人質疑太年輕沒能力,窘迫時付不起18塊高速費。

對話花60萬辦豫劇團的90後團長:窘迫時付不起18塊高速費,直播帶貨補貼劇團被罵到下播

範勝男其人。圖/視訊截圖

為貼補收入,她把豫劇戲台搬進了直播間,卻因為在唱戲間隙帶貨被罵到下播。“三尺戲台,永遠都在那裡,隻要入了戲,就停不下來。”她和團員沒有氣餒,繼續為大家唱好戲。

恢複線下演出後,她帶領團員到農村表演,與觀衆結下深厚情誼。有時豫劇團的演出費是當地老戲迷一筆筆捐出來的,有的捐100元,有的捐20元。台上台下的人互相陪伴,跨過了劇團成長的11年。

【1】21歲建立劇團遭質疑,一家人擠5平方米房間

九派新聞:怎麼建立劇團的?

範勝男:2013年我辦劇團時,身邊人讓我先投個幾萬塊摸索着幹,道具不要買太好的。我覺得不行,要做就做到最好。如果起點低,觀衆看見的就是個小打小鬧的劇團,從一開始就不被認可。

那年我才21歲,宣傳劇團要去跑村子和廟會。别人一問誰是團長,我說我就是,對方用質疑的眼神看我,說傳單先放這兒,你們走吧。我以前的團長也說,一個好兵,不一定是個好将軍。

我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排戲,隻要對方看完一台戲,都直接敲定第二年的合同。後來劇團有了口碑,戲一場接着一場演。

對話花60萬辦豫劇團的90後團長:窘迫時付不起18塊高速費,直播帶貨補貼劇團被罵到下播

安陽市青年豫劇團。圖/視訊截圖

九派新聞:經曆過哪些困難?

範勝男:成立劇團第一年,我們掙了7萬塊,給我爸買了一輛車。

河南省劇團的老師把我們當作榜樣和模範,回到劇團裡宣傳。那時我有點飄了,不願意接開價比較低的戲,劇團開始賠錢。第二年我賠了18萬,第三年賠了20多萬。

那時我們一家三口擠在5平方米房間,睡一張大床,住了三年。我回家都是報喜不報憂。有次我拿不出錢給團裡的演員買菜做飯,實在熬不住了,告訴我爸,他說爸爸來想辦法。後來我回團裡收拾車時,發現我媽在車墊底下壓了300塊錢。

在團裡我是個團長,說話做事得負責任,要裝個小大人。回家時才覺得自己是個孩子。

後來我接到一台戲,3天9場戲,1萬2千塊錢,真是雪中送炭。劇團裡四十多人,每天開支就要1萬塊,雖然錢不多,但那場戲之後,我們的道路越來越好了。

前幾年,有一次我和老公回老家過年,給演員發完工資後,從鄭州到原陽18塊錢的高速費,我們都沒有錢付,臨時向我弟弟求助。困難的時候,我們倆吃一碗泡面。

雖然困難,但我沒想過放棄,反而越挫越勇。

【2】把戲台搬進直播間,第一次帶貨被罵到下播

九派新聞:怎麼想到直播唱戲,第一場直播是什麼樣的?

範勝男:我自己直播,一個月能掙兩萬塊錢。

但我經常琢磨,線下的觀衆看不到戲會不會着急?我們的觀衆主要是老年人,雖說豫劇的群衆基礎很強,但他們也許聽不懂戲,有的可能耳朵都聽不見了,但還是堅持來看戲。對于他們來說,戲劇是一種精神陪伴,哪怕幾十公裡路,他們都願意騎一小時三輪車過來。

我決定把大戲搬進直播間。那時團員們有了穩定的工作,結果我一個電話打過去,大家說隻要可以重新唱戲,怎麼都願意。有的連辭職表都沒交,工資都沒要,直接回來了。

在我婆婆家二樓客廳幾平方米的地方,我們裝修了一個小小的直播間,第一場直播兩千多人線上觀看。

觀衆覺得新鮮,偶爾會有打賞。一個月後,每場直播線上觀看人數有一兩萬人。當時我們團二十多人,每人一百元工資,每天支出兩千多。裝修和買裝置已經花了十幾萬,每天入不敷出。于是我考慮在唱戲間隙直播帶貨。

九派新聞:直播帶貨引來了哪些争議?

範勝男:我記得很清楚,第一場帶貨直播,直播間從2萬人一下掉到181個人,網友說我們唱戲就是為了帶貨,不配做演員。但我每天都在賠錢,能怎麼辦呢?那時候帶貨,每天掙三四百塊錢。

那場戲被罵停,劇團裡的一位哥哥說,唱不下去了,下播吧。但是大戲開始就不能停,哪怕舞台下沒有人,都得唱完。我讓大家調整了十分鐘,開播唱戲。事後,我向觀衆解釋了劇團的處境,希望大家能了解。那場直播之後,團員們有點洩氣。

後來線下演出開放,我們也沒有放棄線上直播,因為網絡能把戲劇文化傳播得更遠,這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直播間不僅能吸引到90後、80後和70後,甚至還有00後,幾歲的孩子都在學習唱戲。

直播期間,有團員堅持不下去而離開,我能了解。也有演員三年來一分錢都沒要過,還貼錢給團裡買道具,劇團是靠大家的支援才能走到今天。

我們團是行業裡出名的凝聚力強。賺錢都是次要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很難得,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3】劇團與戲迷互相陪伴,重視農村戲台

九派新聞:你認為戲劇對觀衆來說意味着什麼?

範勝男:去年夏天我們在山西有8天演出,演到第6天,一個七十多歲的爺爺追着我們換了兩個地方看演出。他說這三年在直播間看唱戲,一直在關注着我們。

他家距離演出地幾十公裡,一路騎着電車過來,說想給我們帶點東西。因為不忍心打擾我休息,他從早上等到中午。他從小電動車裡掏出一個飲料瓶,裡面裝着半瓶山西陳醋。

他說,這是老家的特産,但是他條件不太好,這是家裡僅剩的一點,是他的心意,希望我不要嫌棄。他的子女平時不在家,我們的表演陪伴他度過孤寡,空虛的時光。這就是我們與觀衆結下的情誼。

我17歲起就多次去洛陽演出,現在32歲,再站到洛陽的舞台上,底下都是熟悉的面孔。雖然演的還是這幾出戲,但他們覺得,這是我看着長大的孩子,這是我看着成長的劇團,隻要是他們來了,不管捐多少錢,都要支援他們。有人捐100元,有人捐20元,

對話花60萬辦豫劇團的90後團長:窘迫時付不起18塊高速費,直播帶貨補貼劇團被罵到下播

看演出的戲迷們。圖/視訊截圖

有人問我,想不想走進劇場演出?我做夢都想有自己的劇場,但是農村的戲迷們怎麼辦?我們必須得走到他們身邊。隻要演員具有藝術性,農村的戲台也可以很高雅。

九派新聞:最近忙嗎,生活有哪些變化?

範勝男:每次放假,我就像生了一場大病,工作的時候卻跟打了雞血一樣。生孩子前兩周,我還在直播唱戲,剛剖宮産生下孩子兩個月就出來演出了。

我在剖宮産手術之前,簽了兩個大單。生完孩子之後,原本沒有演出的空檔期也被填滿。孩子聽到我唱戲就會笑,會鼓掌,我覺得她是我的福星。

九派新聞記者 黃巧文

編輯 辜子旋 肖潔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