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作者:水木社

過去這幾年,中國的有錢人,尤其是頂級富豪,身家上億,甚至上十億、上百億的那種,不約而同選擇移民新加坡。

就在幾天前,“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也被曝出久居新加坡,一位低調的超級大佬。

之前媒體曝出來的那就更多了,包括海底撈老闆張勇夫婦,中國鋼鐵行業首富、青山控股集團主席項光達的妻子女兒、醫療器械巨頭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等等......

為什麼新加坡吸引了這麼多中國富豪千裡迢迢移居過去?

這個五一假期,我帶着這個巨大的疑問,跑了一趟新加坡,找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個垃圾!”

從今年2月9日起,中國人去新加坡可以免辦簽證,停留不超過30天。新加坡成為第一個對中國實施免簽的發達國家。

以我的實際體驗看,免簽+電子通關,入境新加坡,可以用“絲滑”來形容,隻要一本護照,全程暢通無阻,感覺就和去國内的城市差不多。

并且,去新加坡要比去香港更友善。去香港,除了要辦港澳通行證,還要辦簽注,每次隻能待不超過7天,而新加坡免簽最長能待一個月。

在機場我就感受到了新加坡的火熱,去旅遊的,去留學的,去談生意的,中國人,外國人,把一架空客A320擠得滿滿當當,這可是五一小長假結束之後啊!

很多人都聽說過,新加坡是“花園城市”,但新加坡到底幹淨到什麼程度?

親眼看看,大街上幹淨得連一片垃圾都沒有。當我坐車離開樟宜機場去酒店,看着車窗外金色的陽光燦爛,藍天白雲,綠樹成蔭,第一印象:

名不虛傳!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不過,抱着“挑刺”的态度,我還是想考驗考驗,新加坡這個花園有沒有“漏洞”?

于是接下來幾天,無論我去哪裡參訪,都會拿出“擡杠”精神——找垃圾!然後拍個照,打“花園城市”的臉。尤其是那些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比如草叢裡面、下水道口,垃圾桶周圍,任何邊邊角角,犄角旮旯的地方我都沒放過。我就不信在新加坡的大街上找不到一個垃圾!

結果你猜怎麼着?

我竟然真的連一片垃圾都沒有看到!什麼果皮、煙頭、紙巾、易拉罐、塑膠袋...... 統統沒有!新加坡禁止口香糖,是以也看不到口香糖粘在地上。

最後,我放棄了。不信邪的朋友,歡迎去新加坡“找垃圾”挑戰一下。

新加坡的市容市貌,有一種開發商樣闆房的精緻感,幹淨整潔,讓人感受不到煙火氣。

怎麼形容呢,就像一個即将出門約會的女孩,洗了澡,洗了頭,化了妝,穿上了美美的衣服,然後站在鏡子前,全身散發出的那種精緻感。

垃圾沒找到,街頭各種動物倒是看到不少。下面這張照片,是我在新加坡一個地鐵站出口拍到的: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早上9點多的時候,兩隻長尾巴的野雞,一白一黃,悠閑地在草地上找食吃,我對着它們咔咔拍照的時候,它們都懶得看一下鏡頭。

除了野雞,還有鴿子、烏鴉、麻雀,以及我叫不上名字的各種鳥,在草地上溜達,在大樹上蹦跶,這生态,相當可以。

新加坡為什麼能保持如此幹淨整潔的城市面貌?

幾天逛下來,我得出一個結論:新加坡的精緻感,離不開政府對城市“定期美顔”。

你知道嗎?每隔5年左右,新加坡政府就會自掏腰包,對居民樓外牆,也就是絕大多數老百姓居住的組屋,免費進行外牆翻新粉刷。

政府一般會提供3種粉刷顔色方案,小區居民一分錢不用掏,隻要下樓選一個喜歡的顔色就行。

結果就是,新加坡的居民樓,哪怕建了三四十年,看起來都是嶄新的,一點破舊的氣息都沒有。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在車上拍的。司機說這樓有20多年的樓齡了,我還真看不出來。你覺得呢?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任何一座城市,老破小的房子一多,整個城市就會有一種暮氣沉沉的感覺。牆上的污水漬、青苔、黴斑、脫落的牆皮,看起來特别頹廢、破敗,老氣橫秋。

比如,在香港的時候我有過這種感覺,在中國内地其他一些城市的城中村,我也有過這種感覺......

當然,新加坡的做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政府得有心,還得有錢!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在新加坡,政府是最大的開發商。

百分之八九十的新加坡人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組屋裡,有點像國内的“經濟适用房”。

想要申請政府組屋,有兩個很重要的條件——第一,必須是新加坡公民;第二,家庭月收入不超過1.4萬新元(約合7.5萬元人民币)。

2023年,新加坡居民家庭月收入中位數1萬新元出頭,也就是說,基本上每一個新加坡家庭,都有資格申請政府組屋。

新加坡的組屋,真心便宜啊!

随行的導遊,一家三口居住的是93平的一套組屋,不到40萬新元,也就是200多萬元人民币;接機的司機,家庭住房面積90平,也隻要30多萬新元。

差不多地段和面積,如果購買私人開發商的住宅,那可就要兩三百萬新元一套了,價格翻了七八倍。

有意思的是,說到住房的時候,接機的司機突然冒出一句:“香港啊,都是李嘉誠那幫人給鬧的!”

在住房問題上,新加坡政府對本國人那是真的好——

組屋都是精裝修,隻要再弄點軟裝,置辦點家具家電,就可以拎包入住;

價格便宜,貸款利率也低,現在差不多是2.6%;物業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導遊說她家一個月隻要60多新元;

除了定期外牆粉刷翻新,新加坡政府還會每隔7年左右對房屋内部的水管、電線統一維護檢修。面子工程做足,裡子工程也要做好;

早期的組屋如果加裝電梯,也是政府出錢,住戶也要掏一點,平均每家兩三百新元吧......

尤其是,新加坡政府會優先考慮年輕人的住房需求:

準備結婚,或者新婚不久的年輕人,首次申請政府組屋的時候,排位會很靠前,很容易就抽中;如果是中年夫妻,想要置換一套面積更大的組屋,二次申請,這種情況排位就會靠後一些。

從中國移民到新加坡的超級富豪們估計不會住到組屋裡去,沒關系,新加坡有大把的豪宅供他們選擇。

根據媒體曝光,海底撈張勇2017年耗資2700萬新元買入一棟豪宅,之後又把隔壁一套4200萬新元的房子買下了給了兒子;

馬雲的妻子張瑛一口氣買了三棟樓,總價約5000萬新元;

青山控股集團主席項光達的女兒項陽陽,更是買下了一套8400萬新元的豪宅......

疫情之後,新加坡的房價漲得厲害,但依然擋不住中國有錢人跑去買房。新加坡政府非常不喜歡炒房,不靠房地産發展經濟,是以規定:如果沒有取得新加坡身份,買房需要繳納60%的印花稅。

真是夠狠!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我們的三座“大山”,在新加坡是三大福利

随行的導遊和司機都非常健談,他們會主動地向我們介紹新加坡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甚至和我們分享家庭生活。

從言語和神情中,我很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兩人對目前生活的滿足,他們真的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而是流露出滿意的情緒。

比如,談到新加坡的醫療,司機說,前陣子他的父親生病住院,動了一個手術,一共花了2萬多新元,醫保報帳(新加坡叫醫藥津貼)之後,最後隻付了幾百塊。

在新加坡住院,病房大體分為A、B、C三個等級,看病的醫生,檢查的儀器裝置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病房裡的硬體設施和服務。

A級是單人間,相當于飯店的總統套房,主要針對有錢人,政府醫保報帳也少,甚至沒有;

B級通常是2-3人間,醫保報帳一半左右;

司機的父親住的是C級病房,5-6人間,政府可以報帳百分之八九十,這也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選擇。

又比如,談到新加坡的教育,導遊說,她的女兒今年剛被新加坡國立大學錄取,土木工程專業。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高興得導遊一夜沒睡好。

我的這位導遊祖籍是黑龍江,之後去福建上學,再後來和老公一起移民新加坡,已經有二十多年時間。

在新加坡,國小低年級的小朋友下午才上學,因為考慮到小朋友要多睡一會,保證睡眠充足。如果早上趕時間,大人小孩手忙腳亂,雞飛狗跳。

大概從三年級開始,就改為上午上學,下午就是各種興趣班,戶外活動什麼的,體育、舞蹈、樂器、手工、書法等等,應有盡有,家長省錢又省心。

導遊說:“我女兒從小到大上學,我和老公真是沒操什麼心。”

同行的一位朋友聽了,感歎地說,房子這麼便宜,醫療和教育又有政府兜底,沒想到我們的三座“大山”,在新加坡是三大福利啊!

總結得真好!

人這一生,如果不用為房子、醫療和子女的教育煩惱,那可以拓展出多大的空間,釋放出多大的精彩和可能性?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新加坡的“三大貴”,都和男人有關

網上鋪天蓋地的吐槽新加坡物價的消息,說新加坡物價“貴到讓中産破産”,說随便點一頓外賣就要30新元,相當于人民币150多塊,飯都吃不起!

是真的嗎?

經過考察以後,我發現,這種說法未必完全是錯的,但肯定是沒有找對吃飯的地方。

因為,在新加坡,上至80歲老人,下至2歲小孩,基本都不在家做飯,一日三餐都出去吃。他們去的地方,叫“小販中心”,有點像國内的大排檔,規模有大有小,遍布各個居民社群周圍,是新加坡人的“國民食堂”。

下面這張照片,是我拍的一處小販中心,晚上7點左右,正是用餐高峰期,連個座位都不好找。

如果說新加坡的大街上,幹淨得感受不到煙火氣,到了小販中心,才知道原來新加坡的煙火氣都在這兒呢!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看了一圈小販中心裡的各家小店,物價真心不算貴。

新加坡人最常吃的雞飯、鴨飯、魚丸面之類的,根據分量大小,一份6-10新元不等;烤雞翅、烤肉串之類的燒烤,有1新元一串的,也有1.5或者1.8新元一串的;如果吃炒菜,蔬菜、貝類、小海鮮,十幾到幾十新元一份,豐儉由人。

一般來說,一個新加坡人隻要15新元就可以解決一日三餐。當然,如果是在小販中心外面的餐廳吃,那是要貴一些。

那天晚飯,我點了一份牛肉粿條,6新元,外加一杯鮮榨甘蔗汁,2.5新元,和中國的價格差不多。

小販中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物價,另一個就是:外國人可真多啊!

新加坡的外國人“含量”比香港更高,金發碧眼,男女老少,還有躺在嬰兒車裡吃奶嘴的,牽着爸媽的手學走路的,讓人以為到了某個西方國家。

不過,要說貴,新加坡有三樣東西,是真的貴,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貴,而且都和男人相關——

第一個就是汽車;

在新加坡想買私家車,得先辦“擁車證”,差不多要10萬新元,而且有效期隻有10年,到期了就得花錢重新再買。新加坡汽車本身的價格也是奇高,有人戲稱,中國買奧迪的錢,在新加坡也就買個奧拓吧。

結果就是,街上出現了下面這樣的情景: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上午9點多,新加坡一處丁字路口,根本沒幾輛車!馬路上的空曠感,和春節期間人都走空了的北京城差不多。

是以,新加坡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堵車”。

通過經濟手段抑制私家車的同時,新加坡政府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出行很友善。

新加坡目前共有6條地鐵線,覆寫全國,第7條正在建設當中。要不是因為疫情耽擱了三年,現在早就建好了。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新加坡地鐵線路圖

第二個極貴的東西,是酒;

新加坡政府好像和酒有仇,不希望群眾喝酒誤事。酒賣得超級貴,一瓶最普通的啤酒,至少要買8新元,相當于40多元人民币。酒吧裡就更貴了,一杯就要十幾新元。

在新加坡賣酒,除了要申請酒證,還要嚴格遵守賣酒的時間,酒吧到晚上12點就不許賣酒了,至于超市飯店,禁酒時間更是提前到10點。

第三個是香煙;

吸煙有害健康,是以新加坡的香煙也賣得賊貴,一包最低大概18新元。

上面說了,新加坡人一日三餐差不多15新元就能搞定,是以一包煙錢,比一個人一天的夥食費還貴。

而且就算你有錢也不好買,商店的貨架上根本找不到,香煙都被鎖在一個不透明的櫃子裡,你得單獨找店員幫你拿,搞得跟毒販接頭一樣。

這個說華語的國家:對本國人真好,對外國人真狠!

政府不缺位,但不“越位”

回到本文最初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的富豪都愛移民新加坡?

原因其實有很多,前面說到的環境、生态、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其實都有影響。新加坡,對富人來說是一個極其友好的國家,法治健全、規則意識很強,稅收也很低,安全感十足。

雖然新加坡很小,隻有500多萬人口,700多平方公裡,不及國内一個三四線城市的面積,小到一兩天就能逛完。但它的國際化程度,也是國内任何一個城市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我從這次實地參訪的體驗,還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新加坡政府,雖然在很多方面管得嚴,罰得狠,甚至還有令人心驚膽顫的“鞭刑”,但總體做到了該嚴的地方嚴,該松的地方松,既沒有缺位,也沒有“越位”。

換來的結果就是,新加坡環境優美,社會穩定,治安良好,老百姓安居樂業,政府廉潔高效,司法透明公正,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那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和諧”。

再加上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國家,和我們語言相同,文化相通,想要融入當地社會幾乎沒有什麼難度。

有這麼多優勢,新加坡獲得中國富豪的青睐,也就不足為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