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乘得了小面受得了暴力托運 阿裡雲“閃電立方”一切為PB級資料遷移

6月10日,在2017年雲栖大會·上海峰會上,塊頭兒不小的李津妥妥地占到了一個床頭櫃大小的物件上,這個看起來貌不驚人的東西正是阿裡雲全新釋出的存儲神器——“閃電立方”。李津表示,“閃電立方”就像是一個可移動的“資料中心”,通過一個安全的存儲硬體,可将100tb資料安全地一次性轉移,最快24小時即可完成pb級資料遷移。

乘得了小面受得了暴力托運 阿裡雲“閃電立方”一切為PB級資料遷移

所謂的可移動的資料中心,說的直白點就是一個資料儲存設備,這個裝置專門為了pb級别資料遷移而生。用法也很簡單,“閃電立方”可在發起申請後快速送達使用者的資料中心,最快24小時即可完成對1pb資料的離線拷貝,回寄之後,再行離線傳輸至雲資料中心。

這種類似于寄快遞的資料遷移方式,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是這種形式卻絕對早于網絡傳輸的方式。事實上,很早以前,人們就使用汽車将存儲了資料的錄音帶運送到指定的存儲場所,甚至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永遠不要低估一輛滿載着錄音帶在高速公路上飛馳的旅行車的帶寬——說的正是這種資料的實體遷移形式。

不過,這種實體遷移的方式可不是為了好玩兒,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看,當數百tb以上資料要在不同的伺服器中轉移時,實體遷移則是被業内公認的最佳資料遷移方案。

李津表示,盡管目前網絡帶寬不斷增長,但相對于資料量的增長而言好像還不夠,以1pb(約100萬gb)資料為例,普通的辦公網絡下全部上傳需要1萬天,在1gbps的專線網絡下也需要100多天。顯然,一般的專線在海量資料面前也是分分鐘被秒成渣。

那麼,“閃電立方”憑什麼能完成這項連專線也倍感壓力的任務?從李津的介紹看,一個“閃電立方”裝置,内置了20gbps的光纖網絡連接配接,傳輸速度更快,而容量上可容納100tb資料,并能實作最高30:1的壓縮比,配合高效的去重功能可節省更多的存儲空間。當遇到pb級資料時,“閃電立方”還可以無線擴充,滿足不同規模的資料遷移需求。從性能和效率的表現看,“閃電立方”的整體傳輸費用是傳統方式的1/10,效率提升了20倍。

在資料安全性方面,“閃電立方”也進行充分的考慮。一方面,“閃電立方”的外形黑色立方,可防塵防水,抗震抗壓。三防的配置讓“閃電立方”不僅可以乘得了“小面”,也受得了暴力托運,适應各種運輸情況。李津笑言,如果不是考慮到航空公司對于托運的諸多限制,阿裡雲甚至考慮過讓“閃電立方”用自爆的方式抵禦外部的惡意破壞。

另外一方面,“閃電立方”采用aes 256端到端加密算法,密鑰由使用者保管,運送過程中全程斷網,同時配備24小時定位監控。

此外,阿裡雲還将為“閃電立方”配備專業的服務團隊,幫助企業使用者更順利的完成資料遷移。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6月10日 

本文作者:作者:趙東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