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資訊化時代 醫院混合雲建設模式

我國醫院資訊化發展30年來,其it基礎架構也在不斷的演進之中。從早期單機部署到小機+存儲形态,再逐漸到近幾年的"x86化"、"雲化"、"智能化"。 "雲化",是目前醫院it建設的熱點。"雲化",其手段是實作計算存儲網絡的虛拟化、資源共享、靈活配置設定,實作業務伺服器的整合和調配,集中化以及基于政策的管理,最終目的是适應醫院業務快速發展的業務需求。

從整個業界來看,"雲化"一般是從虛拟化逐漸發展到私有雲,未來逐漸演進為公有雲的過程。目前大多數醫院完成私有雲建設,但在從私有雲往公有雲走的過程中,面臨兩個主要問題:

首先,是資料安全問題,尤其是涉及患者隐私資料的安全。不管是私有雲還是公有雲,幾乎所有的醫院資訊化從業者,都擔心醫療資料洩露。盡管醫院對等級保護建設相當重視,對患者資料進行嚴密保護。但近幾年屢有醫療資料洩露事件發生, 說明資料安全不僅是法規問題,更是一個執行和操作上的問題。目前醫院管理者普遍對醫療資料安全性、自主性非常敏感,不願将核心資料部署在公有雲上,對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持慎重保留态度。

其次,是業務層面的問題。很多大型醫療機構每天人滿為患,日門急診量高達幾千上萬,對業務的實時性和連續性要求非常苛刻。即使不考慮公有雲平台本身的可靠性,但對目前網際網路網絡通路的時延、帶寬和穩定性,業界普遍存在較大疑慮。這也影響從業者将醫院核心業務上雲的信心。

醫院業務上公有雲看來困難重重,但是醫院資訊化建設是否就能忽視公有雲了呢?公有雲帶來的全新的技術和業務模式,在資金高效利用、采購按需即時、業務平滑擴充等層面已經提現巨大的優勢。醫院資訊化建設,能不能在既保障資料安全性、業務連續性的基礎上,又能夠享受到公有雲帶來的便利?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近二年日漸成熟的醫院混合雲建設模式。

淺析資訊化時代 醫院混合雲建設模式

圖1:醫院混合雲架構圖

從it架構上來講,華為公司提供的醫院混合雲,其核心就是采用hypermetro雙活技術加上華為公有雲構成。私有雲部分部署hypermetro産品,保障業務及資料的絕對安全,任何故障情況下業務不中斷、資料不丢失。公有雲部分采用華為雲,根據具體的建設模式,可能涉及到雲主機ecs,雲對象存儲obs等等。

醫院混合雲建設,不能一味的最求高大上,而應該腳踏實地,細分場景,逐漸落地。其建設可分為三個層次:機械主義的混合雲、極簡主義的混合雲以及智能主義的混合雲。

一:機械主義混合雲

這是最低層次的醫院混合雲,隻是簡單的針對某些對公衆業務,采用公有雲資源進行部署。比如web網站、網際網路挂号等等業務。這些業務原本就部署在醫院dmz區,和醫院内網相對隔離,其資料安全性不高,同時又面向公衆服務。這類業務部署在公有雲,存在二個明顯優勢:

1)、承載海量使用者接入的能力,應對上萬級使用者并發;根據外網壓力,便捷的彈性擴充處理能力,滿足業務量的不确定性需求;

2)、對網際網路+醫療軟體,isv可以遠端、集中運維,擺脫傳統醫院資訊化軟體疊代困難的頑疾,極大降低醫院及isv成本。

這一類混合雲,充分的利用到了公有雲的優勢,但是又不涉及醫院his等系統,醫療資料安全性和原有私有雲完全一緻。由于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并無直接關系,隻是簡單的使用了公有雲資源,是以這種形态的混合雲,定義為機械主義的混合雲。

二:極簡主義的混合雲

極簡主義的混合雲的關鍵,在于"簡"。一是運維的簡化,二是機房空間的簡化。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醫院影像pacs相關的檔案資料,占到醫院資料量的90%以上,并且影像檔案還在持續增長過程中。很多醫院機房空間本來就捉襟見肘,未來要長期持續保持海量影像檔案,勢必占用大量的機房空間。如果這些檔案采用公有雲形态儲存,院内的機房和安全壓力就可減輕很多。

另外,一般情況下,公有雲與私有雲是兩朵不同的雲,都有自己的服務門戶,對資源的使用方式也不同。極簡主義的混合雲,有能力提供統一的portal,在同一個平台上實作雲資源統一申請、統一服務、統一監控,這樣才能大幅度降低使用者跨平台切換帶來的複雜運維工作量,讓使用者跨平台的資源使用與監控更加友善。

三:智能主義混合雲

這是醫院混合雲的最高形态。公有雲與私有雲之間,不僅在資料層面,同時在業務層面也完全融合。除了包含機械主義、極簡主義混合雲的優點之外,智能主義混合雲對于目前的醫院資訊化來講,有兩種典型的應用場景。

一是資源的按需平滑擴充。如對于某些科研業務,比如基因測序,臨時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在私有雲資料中心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應用将自動部署到公有雲。使用完成後,資源再釋放。

二是雲容災。很多醫院如果隻有單中心或者已經建構了雙活,但是要建設第三地應急中心。容災上雲,則是手段之一。一旦本地資料中心由于火災、斷電等等故障,業務可以平滑的遷移到公有雲。由于雲容災和應用強相關,目前一般多由第三方公司來實施。

智能主義的混合雲,為未來資料中心全部公有雲化打下技術基礎。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公有雲的安全性、可靠性、體驗性深得人心,從業者認知慣性得到改變,政策面也不做限制,那麼混合雲将逐漸歸一為公有雲。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7月25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