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作者:甬說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是先有國再有家,如果國家飽受戰火的摧殘,那麼又何來小家的幸福?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從存在起便經過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在這一個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民族英雄。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每一個為國家付出巨大貢獻的民族英雄,都值得人們永遠銘記。沒有他們彈盡力竭為人民着想,又怎會有安定安穩的生活?又何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然而,有不少英雄的事迹都随着他們的逝去而掩埋,無人知曉。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被垃圾掩埋的墓碑

16年6月18日,北京晨報發表了一篇報刊,标題為:區級文保楊增新墓被垃圾包圍。這篇報道向我們揭示出一段被遺忘的曆史事迹。楊增新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民族英雄,為了祖國領土儲存完整,他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可他的墓碑卻被垃圾包圍。

據報道,楊增新的墓碑上被遊客刻滿了字,連旁邊的訓示牌也沒有被放過,噴滿了小廣告。英雄的烈骨就被埋葬在這一片土地之上,他将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可是等到作古之後,他卻得不到安息。

墓碑邊上成堆的垃圾讓人早已看不出來墓碑的原樣。記者在采訪了附近的居民之後了解到,當地居民隻知道那裡是文物保護區,但那裡究竟是誰的墓,墓的背後有什麼故事,他們卻一無所知。

英雄已逝,我們不曾了解過他當年的艱辛與困苦,也将他的功勞永遠抛擲腦後,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的成果,享受着安定。再看着他的被垃圾掩埋的墓碑,不禁讓人感到心痛。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英雄事迹

楊增新從小就飽讀詩書,他生長的環境讓他自小就看着無數的動亂,小小的年紀,他就下定決心要為國家效力。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他更加努力的學習,詩書禮義他都熟讀,孫子兵法也被他反複研究得透徹。

光緒十五年,楊增新考上了進士,先後任職河州知州、陸軍學堂總辦等。在任職期間兢兢業業,政績突出。然而,楊增新并不想在安穩的朝堂上升職。身處朝堂之中,楊增新時常會受到重任,旁人窮其一生追逐的權勢、名利,他在朝堂之中都能獲得。

但他走上仕途的初衷不是權勢,不是财富,而是想要拯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他的心中始終放不下的,就是邊境的戰亂。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當時正是邊境戰亂的時期,蒙古軍隊時常進犯我國邊疆,企圖借此侵略中國。楊增新身處朝堂,卻早已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惦記着邊疆地區的将士與百姓。于是,楊增新自動請纓,抛卻了朝堂之上的繁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來到邊疆之地。

他一直深刻的知道戰火會給百姓帶來無盡的苦難,可始終沒有親眼看過邊疆地區的狀況,當他來到邊疆,看到這本應該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土地硝煙四起,看到百姓流離失所,他感到心痛萬分。

進入邊疆之後,他先後擔任了阿克蘇、鎮迪兩道道台等職位,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們奮勇抗敵,将試圖進犯的蒙古軍隊多次擊退。隻因他的心中堅定着,即使用鮮血與勝利交換,也是他甘之如饴的,在他的信念中,保護國家和人民是他的畢生追求。

之後,楊增新長期留在新疆,擔任新疆的省長,對新疆的治理長達十七年。在他留在新疆的十七年,新疆地區正是時局動蕩的時期。在沙俄帝國主義者的煽動下,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一直想要獨立,想要脫離中國。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這樣的煽動與挑撥使得新疆邊境時常遭受侵襲,駐守在新疆的每一個士兵都不敢有絲毫的放松。不僅如此,在境内又有哥老會進行起義活動,他們反抗政府,甚至煽動什麼都不懂的農民生事,在各處制造騷亂。

這樣内憂外患的狀況導緻楊增新一度舉步維艱。但他在自請來到邊疆時就已經做好了艱難的準備,他不會因為有困難就退縮。相反,在時局艱難的情況下,他愈挫愈勇,首先将國家的軍隊對準那些試圖進犯的“外人”,誓死抵抗外敵。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哥老會

外敵的威脅暫時解除之後,楊增新終于能專心治理新疆内部。那些被煽動的百姓都是普通群衆,在這些農民裡,大多數人都沒有讀過書或者讀的書不多,正是是以,他們才會被煽動,會輕易相信他人。

對于這些百姓,楊增新從沒想過用強勢的方式鎮壓,這些百姓都是我們的家人,是楊增新誓死保護的人。是以,他采取了以柔克剛的手段,對這些百姓進行安撫,同時鎮壓那些煽動百姓的勢力,漸漸地,新疆走上了正軌,人民走向了安穩。

即使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楊增新也沒有放松,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之中。楊增新成為新疆人民愛戴的英雄,可與此同時,他也成為那些反動勢力的眼中釘,那些反動勢力不願意看着楊增新帶領新疆越來越好,便開始行刺楊增新。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1928年,這個戎馬半生的英雄,這個将整副身心都放在人民與國家身上的英雄,在他正準備大展宏圖帶着人民生活得更好的時候,被自己的政治宿敵行刺,結束了這一生。楊增新死後,他的遺體輾轉幾個月才被送回北京安葬,葬在北京昌平區。

2003年,他的墓碑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機關。可被列為保護機關的墓碑卻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他的墓碑附近雜草叢生,整個墓碑被垃圾包圍。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向英雄緻敬

他在活着的時候,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在人民身上,擊退了侵犯邊疆的外敵,保護了國家土地的完整,還維護了新疆地區的穩定與發展,他就像是一個巨人,站在百姓前面為百姓遮風擋雨。

可他終究不是巨人,他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人民,最後客死他鄉,等到他逝去,他一直保護着的人民卻連他的一塊墓碑都保護不好。他一人,保護祖國無數百姓,可這麼多百姓,保護不好一塊墓碑,這讓人感到心痛,他在天之靈,大概也是痛心的吧。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每一個鎮守邊疆的将士,都是人民的英雄,是國家的英雄。那些沒有留下姓名的士兵,那些在将軍的指令下沖鋒陷陣的士兵,他們也是英雄。他們沒有留下姓名,但他們明知前方興許就是地獄之門,他們也不曾退縮,這些士兵和那些留下名字的将軍一樣值得我們銘記。

如今,世界開始走向和平,國家之間更希望維系這種和平,避免戰争帶來的災難。盡管如此,邊疆地區依然有不少駐紮的士兵。邊疆地區是國家的一扇門,這扇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時刻都需要嚴防死守,一旦這扇門被敵人暴力打開,受難的就是門内十幾億的同胞。

楊增新:為祖國領土完整貢獻一生,如今他的墓碑被垃圾包圍

為了讓同胞們在門内的生活穩定,邊疆的士兵們不畏嚴寒,也不懼酷暑,時時刻刻留意着附近鄰國的動态,哪怕各國都在宣揚和平,他們也不敢放松,不敢給敵人留下絲毫破綻。

這世上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人在前方負重前行,他們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擋住所有風寒。

我們能做的,也不過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他們提供便利。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這些保護我們的人,永遠都是我們應該銘記的人,是我們所有人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