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傳感器市場“漲”勢洶洶 中國将如何順勢而起?

近年來,國内傳感器行業飛速發展。據最新年報預計,2017年僅中國傳感器市場佔有率将達2070億元,而且漲勢未停。據業者估計,未來五年全球将迎來傳感器增長的高峰期。

目前,傳感器在各行各業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能手機、自動駕駛、智能家具等智能化産品無一能離開它。2013年,蘋果公司搭載指紋識别功能的iphone 5S釋出,引起了衆手機廠商的紛紛效仿,指紋傳感器也是以被市場廣泛推廣使用。

作為一種檢測器件,傳感器能夠通過感覺外界資訊,并且按一定規律将其轉化成電信号,由于其獨特性,被加工成了各類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運動傳感器、指紋傳感器等,應用領域幾乎涉及社會方方面面。

事實上,全球從事研發制造傳感器的企業有6500多家,所生産的傳感器約有2.6萬餘種,而且随着市場的不斷變化,未來傳感器的種類将會越發繁多。就目前市場來看,傳感器的發展重心已趨于MEMS工藝技術,其技術的進展基本決定了傳感器未來的發展走向。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各國便已經認識到了傳感器的重要性。對于傳感器市場,各國也是積極布局,注重人才的培養,釋出了相關的優惠政策,以每年遠超20%的增長速度推動了整個傳感器市場的發展。2003年傳感器也被列為新世紀最具影響的十大技術之一。

中國市場現狀

機遇與挑戰總是并存,随着電子器件的內建化發展,對于傳感器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為了适應市場需求,傳感器開始從單一性能向微型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全球傳感器市場“漲”勢洶洶 中國将如何順勢而起?

有業者說,人類邁入21世紀,社會進入了資訊化時代,換個角度來說,人類也是邁入了傳感器時代。電力、冶金、水利、航空、交通、醫療等各個領域,都離不開傳感器,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也逐漸成了衡量國家實力的标志。

目前,我國已有1700餘家企業從事傳感器研發制造工作,但是從事MEMS工藝研發制造的企業隻有50餘家,且其生産規模較小,這導緻近年來國際競争力不足,市場佔有率也少之又少。據統計,全球從事傳感器研發制造的廠家共6500多家,而在市場銷售方面,美國獨占35%市場,日本和德國共占35%,三國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70%,預計未來五年這個市場佔有率還會再次增長。

中國傳感器的市場雖然也有增幅,但相對于全球來說,還顯得微不足道。中國傳感器市場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通信電子以及工業電子等領域内,但由于國記憶體在工藝老化、管理不完善、缺乏核心技術、生産規模小、政策關注度較低等一系列因素,緻使我國主要傳感器市場長期被國外企業占據以及壟斷,嚴重影響了國家政治、軍事、醫療以及航空等行業的發展。

中國傳感器市場尴尬地位的背後

在傳感器市場方面,中國年增長速度約15%左右,略低于全球20%的增長速度,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國傳感器技術不成熟,市場銷售不到位。據業者統計預算,中國傳感器新品研發技術落後全球頂尖技術10年,而國有市場傳感器60%依賴進口,核心晶片80%來自于國外,目前高端MEMS傳感器幾乎全部來自于國外,中國的大半部分市場幾乎全被國外占領。

作為電子産品消費大國,中國一直是國外電子企業必争之地。但中國這個東道主似乎并不占據主導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自主創新意識差,技術不夠完善,人才較少。中國很多技術的靈感來源于國外技術的發展,自主創新意識較差,成為中國市場的緻命弱點,中國對于“拿來主義”運用的可謂淋漓盡緻。由于中國發展較晚,核心技術匮乏,教育缺失導緻人才較少,故在市場上很難占到主導地位。

其二,國家政策重視度不夠,企業稅務過重。傳感器技術開發成本較高,政策卻得不到優惠,導緻企業負擔過重,獲得的資金過少,乃至于很多企業直接胎死腹中。

其三,長期受國外企業壓制,市場利益較少。國有企業得不到扶持,規模較小,價格上也沒有優勢,加之國外企業長期對市場的壟斷,緻使企業獲利較少,危機四伏。

其四,缺乏企業标杆,國内市場混亂。國有傳感器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面對國際市場,微不足道,沒有統一化的标準,也沒有統一的研究方向,使得國有企業大多處于摸索階段。

未來該如何發展

傳感器作為公認的潛力股,未來幾乎關系到各個領域的發展,對于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一些業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體如下:

其一,把握市場格局,确定發展方向。時刻關注國外傳感器行業的動态發展,與國外的差距也讓我們找準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需要的不斷創新發展,不能滿足與追趕國外的腳步,更重要的是超越。

其二,加大技術研發,帶動市場發展。智能化飛速發展的同時傳感器前景也随之展現,在我們加大各領域研發投入的同時,也需要為傳感器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這對于整個産業鍊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

其三,國家政策放松,注重企業發展。對于傳感器市場,應該加以相應扶持,放松政策,培養潛力企業,提拔企業領軍者,增加國際競争力。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援與推動下,在國内電子消費市場的帶動下,中國傳感器的格局将會不斷變化,國内企業需要抓住機遇,提升技術創新意識和競争力。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