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原理、設計與應用》一3.3 征信和權屬管理

1.?征信管理

征信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據稱超過千億規模,也是目前大資料應用領域最有前途的方向之一。

目前,與征信相關的大量有效資料集中在少數機構手中。由于這些資料太過敏感,并且具備極高的商業價值,往往會被嚴密保護起來,形成很高的行業門檻。

雖然現在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包括各類社交網站)嘗試從各種次元擷取了海量的使用者資訊,但從征信角度看,這些資料仍然存在若幹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

資料量不足:資料量越大,能獲得的價值自然越高,資料量過少則無法産生有效價值;

相關度較差:最核心的資料也往往是最敏感的。在隐私高度敏感的今天,使用者都不希望暴露過多資料給第三方,是以企業擷取到資料中有效成分往往很少;

時效性不足:企業可以從明面上擷取到的使用者資料往往是過時的,甚至存在虛假資訊,對相關分析的可信度造成嚴重幹擾。

區塊鍊天然存在着無法篡改、不可抵賴的特性。同時,區塊鍊平台将可能提供前所未有規模的相關性極高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在時空中準确定位,并嚴格關聯到使用者。是以,基于區塊鍊提供資料進行征信管理,将大大提高信用評估的準确率,同時降低評估成本。

另外,跟傳統依靠人工的稽核過程不同,區塊鍊中交易處理完全遵循約定自動化執行。基于區塊鍊的信用機制将天然具備穩定性和中立性。

目前,包括 IDG、騰訊、安永、普華永道等都已投資或進入基于區塊鍊的征信管理領域,特别是跟保險和互助經濟相關的應用場景。

2016 年 7 月,德勤、Stratumn 和 LemonWay 共同推出一個為共享經濟場景設計的“微保險”概念平台,稱為 LenderBot。針對共享經濟活動中臨時交換資産可能産生的風險,LenderBot 允許使用者在區塊鍊上注冊定制的微保險,并為共享的資産(如相機、手機、電腦)投保。區塊鍊在其中扮演了可信第三方的角色。

2.?權屬管理

區塊鍊技術可以用于産權、版權等所有權的管理和追蹤。其中包括汽車、房屋、藝術品等各種貴重物品的交易等,也包括數字出版物,以及可以标記的數字資源。

目前權屬管理領域存在的幾個難題是:

所有權的确認和管理;

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

必要的隐私保護機制。

以房屋交易為例。買賣雙方往往需要依托中介機構來確定交易的進行,并通過紙質的材料證明房屋所有權。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中介機構也無法確定交易的正常進行。

而利用區塊鍊技術,物品的所有權是寫在數字鍊上的,誰都無法修改。并且一旦出現合同中約定情況,區塊鍊技術将確定合同能得到準确執行。這能有效減少傳統情況下糾紛仲裁環節的人工幹預和執行成本。

例如,公正通(Factom)嘗試使用區塊鍊技術來革新商業社會和政府部門的資料管理和資料記錄方式。包括審計系統、醫療資訊記錄、供應鍊管理、投票系統、财産契據、法律應用、金融系統等。它将待确權資料的指紋存放到基于區塊鍊的分布式賬本中,可以提供資産所有權的追蹤服務。

區塊鍊賬本共享、資訊可追蹤溯源且不可篡改的特性同樣可用于打擊造假和防範欺詐。Everledger 自 2016 年起就研究基于區塊鍊技術實作貴重資産檢測系統,将鑽石或者藝術品等的權屬資訊記錄在區塊鍊上,并于 2017 年宣布與 IBM 合作,實作生産商、加工商、運送方、零售商等多方之間的可信高效協作。

3.?其他項目

在人力資源和教育領域,MIT 研究員朱莉安娜·納紮雷(Juliana Nazaré)和學術創新部主管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 Schmidt)發表了文章《MIT Media Lab Uses the Bitcoin Blockchain for Digital Certificates》,介紹基于區塊鍊的學曆認證系統。基于該系統,用人機關可以确認求職者的學曆資訊是否真實可靠。

此外,還包括一些其他相關的應用項目:

Chronicled:基于區塊鍊的球鞋鑒定方案,為正品球鞋添加電子标簽,記錄在區塊鍊上;

Mediachain:通過 metadata 協定,将内容創造者與作品唯一對應。

Monegraph:通過區塊鍊保障圖檔版權的透明交易;

Mycelia:區塊鍊産權保護項目,為音樂人實作音樂的自由交易;

Tierion:将使用者資料錨定在比特币區塊鍊上,并生成“區塊鍊收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