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語》雍也第六第十一章

作者:論語悅讀會

作者:毛麗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論語·雍也篇》的第十一章,先一起恭誦原文: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這是一段夫子和弟子冉求師生之間的對話。冉求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力量不夠。”孔子說:“力量不夠的人,指的是那種已經努力了,但确實由于精疲力竭而停在半路的人。現在你尚未起步就說自己力不足,是自我設限罷了。”說,音悅。女,音汝。畫,停止。朱熹《論語集注》:“力不足者,欲進而不能。畫者,能進而不欲。謂之畫者,如畫地以自限也。”冉求畫地為牢的原因是自認為力量不夠。也就是認為自己不能。那到底能不能呢?在《論語·先進篇》中,夫子評價冉求:“求也退”,講到冉求有做事退縮的特點。做事退縮,源于心懷怯弱,在于認為自己能力達不到。認為自己能力達不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現在不能,且無此潛能,故将來也不能,比如說讓一個人扛起千斤之擔,還有一種是現在雖然其能力達不到但有潛能可以做到。比如說讓一個國小生做大學生的數學題,現在肯定做不到,但讀到大學後就可以做到了,冉求即屬于後者。《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中就形象地說了不能與不為的不同:“(齊宣王)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孟子)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憑體力“挾泰山以超北海”屬于真不能;憑心力成聖成賢則屬于後者,從“為長者折枝”開始,在修道的次第上漸次增上,就能有所成就。關于冉求畫地為牢的原因曆代學者也有另一種觀點,比如李炳南《論語講要》中說:“求也藝,孔子引之向道,冉求辭以力不足。孔子曰:譬如行路,中道而廢,可謂力不足,今汝自止,為藝術所纏而已。冉求非不好學,觀其才藝可知,蓋偏重于藝,缺于求道之心,是以孔子勉其上進。”這裡把冉求踯躅不前的原因歸結為多才多藝。從此角度來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冉求如果能夠把對藝術的追求轉化為向道的精神,道業有望可成。在孔子看來,或走百步,或走一步,誰人不能?如果還沒走就放棄,或者還有餘力時就止步,這些都屬于冉求同類。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而心的潛能到底有多大呢?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孟子·盡心上》)亦即萬德皆備于我心,隻待啟發而已。又有人因為前行的路上太苦太難而無法堅持,但換一種角度來說,一件事的難易程度和熟練程度有絕大關系。再苦再難的事情要想變容易,隻需要不斷練習,就能變容易。如孔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篑,進,吾往也。”在可進可退時,必須前進一步。若能如此,則縱然基礎不佳,好比平地築山,猶能見一篑之功;若一進再進,則道業必成。反之,縱然禀賦聰利、積功既久,一旦止步不前,就好比為山九仞,但功虧一篑。此處顔回是一個絕佳的榜樣。夫子對顔回的評價是:“吾見其進,未見其止。”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中解讀:“凡人志道,皆必力學。人不可一日勿學,故于學自有不已之功。聖門弟子,若顔子大賢,猶言:‘欲罷不能,既竭吾才,欲從末由’,其于夫子之道,蓋亦免力之至。然循序漸進,自能入德,奚至以力不足自诿?”顔回也曾說:“舜,人也,予,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我與舜同樣是人;他能,為何我不能?若我肯為,也就同他一般。”令人痛惜的是顔回英年早逝,不得不停下求道的腳步,這才是夫子口中的“半途而廢”者。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該做但因害怕失敗或猶豫不決就不去做的情況。那如何突破自己不想做不敢做的現行呢?第一步:我想要做——這是一個立志的步驟。充分思惟做此事的勝利和不做此事的過患,确定這件事一定要做,進而在内心中産生好樂,就會志在必得,然後锲而不舍去做。信為欲依,欲為勤依。首先心裡願意去做才能有前進的動力。第二步:培養我的能力——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而時習之”,我可以通過數數練習而掌握修身的要竅,即便是資質平平,也可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而且,在做事的過程中時刻不忘向師長求教,通過師長的指導來修正自己的錯誤、掌握做事的要竅,這樣就不會偏離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假以時日水到渠成就可獲得成功。其實修心來說比百工技藝、做生意還要容易,百工技藝和做生意還需要各種條件,比如想學會騎自行車首先還要先有一輛自行車,而修道隻需在心上努力就好。修道之人在可進可退的時候要永遠選擇向上一步,這是修道用功的精髓。隻要我們楷定了成聖成賢的目标不放棄,每天哪怕隻有0.01的進步也是值得歡喜、值得稱贊的。因為每天進步百分之一的話,一年就是原有狀态下的37倍。我的老師說:這個一步不是簡單的一步,它實際上是完成一個非常偉大工程的巧妙計算,它是一個利滾利、非常輝煌的果實。是以,讓我們開步向前走吧,最終我們一定會抵達那個輝煌的心靈的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