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作者:琅琊情報局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在《琅琊榜》電視劇裡面,赤焰舊案既是一樁令人叫屈的冤案,更是一樁波雲詭谲的懸案。

作為大梁帝國武力值最強的軍隊,赤焰軍發生的這樁案件實在是太大了!

大梁朝堂重臣謝玉和夏尊利用了梁帝蕭選的猜忌,在梅嶺伏擊剛剛打敗大渝皇屬軍的赤焰軍,最後赤焰軍主帥林燮戰死疆場,祁王蕭景禹被賜死,宸妃娘娘林樂瑤和晉陽長公主自盡,祁王的擁護者盡受株連,朝中格局大變。

作為施害者,梁帝蕭選同樣也是受到重創,大梁帝國最強軍隊覆滅,冉冉升起的皇長子蕭景禹中道而亡,身邊的至親晉陽長公主、至愛林樂瑤皆已死去。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而且,赤焰軍這樁案件很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來大作文章,大肆攻擊已經是孤家寡人的梁帝蕭選,是以在梁帝蕭選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把這件案子塵封起來,往後不能再提起,更不準翻案。

當然,如果硬是要為赤焰軍翻案,也不是一定不可以,但是必須冒巨大的風險。說白了,翻案就必須要有人背鍋。

若是靖王蕭景琰登基稱帝之後為赤焰軍翻案,那麼翻案性質就變了:

在天下人看來,新登基的梁帝蕭景琰是以翻案為名,對大梁朝堂舊臣進行清算,朝中的那些舊臣包括謝玉和夏江的部屬,勢必人人自危,也将會引起新一輪的朝局動蕩。

是以,赤焰軍這樁案件,必須是梁帝蕭選在位期間,由他親自來為赤焰軍平反。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蕭景琰為赤焰軍平反,與梁帝蕭選為赤焰軍平反,性質确實是不一樣的。

梁帝蕭選畢竟是在位多年的老皇帝,代表着皇權不容置疑的權威,并且擁有自己長期的威望和影響力,讓蕭選把當年自己做錯的事翻過來才更能說明問題,翻案才能更加徹底,也對得起死去的人。

畢竟為赤焰軍翻案實際上就是一項複仇行動,肯定要當事人在世、在位的時候進行,等當事人死了以後再來翻案,拳頭的一半都打在空處,肯定很别扭。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如果等到蕭景琰登基之後再來翻案,作為新上任的梁帝,他在民間、在周邊鄰國的影響力還比較有限,後世的人們就會抱有懷疑,赤焰軍翻案也帶上了别的色彩。

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會,特别講究三綱五常、孝悌之道,小子一登基就将老子手裡面的赤焰軍翻案,其實是很不孝道的一件事情,會遭受當世之人的非議。

尤其是在民間,老百姓不了解那麼多内幕情況,反而會覺得這個新任的梁帝令人心寒,赤焰軍的案情反倒不那麼重要了。

這樣一來,蕭景琰身上就會有瑕疵,赤焰軍案情也翻得不徹底,這件事情等于白做了,梅長蘇十幾年的精心準備策劃,也就成了雷聲大、雨點小。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作為當年赤焰軍的少帥,也是梅嶺伏擊之戰的僥幸生還者,梅長蘇(林殊)見證了赤焰軍由生到滅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梅長蘇通過赤焰軍這樁案件,洞穿了大梁朝堂的人心叵測,通過十二年苦心籌謀,也手握大梁朝堂變局的重要底牌。

在梅長蘇看來,赤焰舊案必須平反,而且是必須徹徹底底地平反,這既是父親林燮在懸崖邊上“活下去”的臨終囑托的背後深意,也是對七萬忠魂葬身梅嶺的一個交代。

琅琊榜:一樁赤焰舊案,蕭景琰翻案與梁帝蕭選平反,為何大不一樣

是以,梅長蘇是真心希望赤焰舊案是清清白白被平反的,如果是蕭景琰當了皇帝之後再來平反這樁案件,後世之人就會猜測這是不是因為蕭景琰和林殊的深厚情義,是以才會平反赤焰舊案,甚至還會有人猜測這樁案件的真相。

而梅長蘇卻隻是想讓赤焰軍這樁案件的冤屈大白于天下,讓林氏家族的謀逆罪名消除,不留下任何被大梁帝國後世之人诟病的地方,是以他隻能選擇讓當初決斷這個案子的梁帝蕭選,最後來為赤焰軍這樁案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