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家康熙時期的文壇雙子星之孔尚任!

作者:孔家曆史愛好者

孔尚任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東塘(《随園詩話》所載為東堂),别号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

孔家康熙時期的文壇雙子星之孔尚任!

孔尚任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傳統與學術,自幼即留意禮、樂、兵、農等學問,還考證過樂律,為以後的戲曲創作打下了音樂知識基礎。主要作品有傳奇劇《桃花扇》《小忽雷傳奇》(與顧彩合作)和雜劇《大忽雷》等。

世人将孔尚任與《長生殿》作者洪昇并論,稱為“南洪北孔”。他們是康熙時期照耀文壇的雙星。他們的作品代表了中國古代曆史劇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奇葩。

别名

雲亭山人

聘之、季重

東塘、岸堂、雲亭山人

所處時代

清朝

主要影響曆史評價主要作品人際關系遺迹遺存後世紀念人物争議

孔家康熙時期的文壇雙子星之孔尚任!

人物生平

孔尚任為孔子六十四代孫,生于曲阜湖上村(屬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青年時隐居石門山讀書,後納捐為國子監生。曾先後任職清朝國子監博士、淮陽治河使臣、寶泉局監鑄、戶部廣東司員外郎等職。曆經10餘年慘淡經營,三易其稿始成《桃花扇》,次年即遭罷官。

主要影響

孔尚任以文學成就為著。成為秀才後,為衍聖公府編志修譜,受到稱賞。創作了不朽劇作《桃花扇》傳奇。該劇很快就蜚聲劇壇,朝野盛演不衰。《桃花扇》是描寫南明王朝興亡的曆史劇,内容宏富,蘊涵深刻,既是哀悼有明之亡的一曲挽歌,又是包含強烈民族情緒、抒發愛國思想的一曲頌歌,也是他假借優孟衣冠總結曆史經驗教訓、探索人生理想的沉痛反思。藝術上,作者塑造了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積累了塑造曆史人物形象的實踐經驗。在情節結構、語言運用等諸多方面取得了傑出的藝術成就,成為清代曆史劇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戲曲的瑰寶。其哲學倫理思想在特定曆史背景中亦非恪守不變,他對士大夫文人空談誤國的批判,在客觀上對清代提倡實學的進步思潮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政治方面,當清朝皇帝康熙在曲阜祭孔祀聖時,孔尚任被保舉為康熙講說經義,導遊“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在清政府任職期間,恪盡職守,清廉正直,同情民生疾苦,關心江山社稷、國家興亡,在治河、監鑄等方面頗有政聲。

曆史評價

孔尚任,可貴的是他明清交替、改朝換代時期,曾經“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和洪昇的《長生殿》被稱為“南洪北孔”,是康熙時期照耀文壇的雙星,代表了中國古代曆史劇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奇葩。其主要作品《桃花扇》,結構謹嚴、針線細密緊密,在語言運用方面側重典雅而不失其真,雅而不失其俗,塑造了前所未有的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積累了塑造曆史人物形象的實踐經驗。其謹嚴的現實主義寫作态度、創作方法影響了後世戲劇作者的創作方法。例如,清人董榕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所寫的《芝龛記》傳奇,其寫作态度、創作方法卻是有意仿效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桃花扇》寫成之後,王公缙紳便傳抄不已,“時有紙貴之譽”。甚至宮廷内使也要索取劇本,“午夜進之直邸,遂入内府”(孔尚任:《桃花扇本末》)。“相傳 聖祖最喜此曲,内廷宴集,非此曲不奏……每至《設朝》《選優》諸折,辄皺眉頓 足曰:‘弘光弘光,雖欲不亡,豈可得乎! ’往往為之罷酒也。”(吳梅:《顧曲麈 談》)顯然是以之作為曆史鑒戒,告誡臣屬毋蹈南明覆轍的。被改編為小說、電影、話劇等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促進了原著的流傳。不少地方戲中,據孔尚任《桃花扇》改編的同名劇作一直盛演不衰。

同時,孔尚任又是著述等身的文學家,其詩文,同情民生疾苦,抒發興亡之感,表現仕途坎坷的抑郁憤懑,刻畫名勝古迹、山川風光,在文學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清人劉廷玑說:“海内之重東塘者,不僅詩也。即以詩言,而《湖海》《岸堂》《石門》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當代之大家矣。”(《長留集序》)

對于孔尚任的政績方面的評價。由于自任職清吏司主事兼寶泉局監鑄以來,兢兢業業,未曾稍懈。是以,任監鑄兩年之後,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月十九日,康熙便敕令嘉獎他“經劃多才,恪勤奉職,出納裕公私之積,權衡佐軍國之需,勞積有成,新綸宜沛”,并授予“承德郎”之階,其夫人秦氏也是以而封為“安人”。

主要作品

戲劇

孔尚任的《桃花扇》傳奇劇最為著名,其内容宏富,蘊涵深刻。他與顧彩合作的《小忽雷傳奇》,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曆史劇。《大忽雷》雜劇也是他的作品。他的戲劇作品大都通過描寫愛情故事,鞭笞暴虐驕橫的權奸,痛斥趨炎附勢的小人,這個主題思想在《小忽雷》與《桃花扇》等作品中一脈相承。

《桃花扇》,是孔尚任隐居石門期間,草成《桃花扇》初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最後定稿,費時約20年。《桃花扇》是描寫南明興亡的曆史劇。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桃花扇》内容宏富,蘊涵深刻。而其基調則是哀悼有明覆亡,頌揚愛國精神,探索人生理想。《桃花扇》成書後,先以抄本流傳。付梓刻印後,又有不同版本。盡管觀者、讀者對其評價有所不同,但其影響卻是深遠的。

雜劇《大忽雷》。大忽雷是唐代留下的珍貴樂器。同《小忽雷傳奇》一樣,《大忽雷》也取材于唐人轶聞。《大忽雷》隻有二折:買胡琴、碎胡琴。叙演唐代蜀地才子陳子昂,家境富裕,才華出衆,特地到京都長安遊學觀光的故事。劇中情節,基本是以《唐詩紀事》中陳子昂高價買胡琴、卻碎胡琴以贈自己詩文而聞名的故事為據,加以渲染,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線索單一,情節集中,故事完整,主旨明确。

《小忽雷傳奇》,叙演唐文宗元和年間,秀才梁厚本文武全才,于上巳節遊玩時發生的故事。作者以梁厚本、鄭盈盈之間的愛情故事作為線索,有機地穿插了中唐後期元和、太和年間的重大曆史事實,如平淮蔡、甘露之變等,在曆史事實的基礎上加以點染,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中唐後期朝政腐敗、權奸當道、忠良受害、賢士蒙冤的黑暗現實,對禍國殃民的權奸特别是宦官集團進行了有力抨擊與鞭撻,塑造了一個奸慝狠毒、飛揚跋扈的宦官頭目仇士良的反面形象。

詩詞

孔尚任有詩集五部:

一、《鳣堂集》。孔尚任的友人鄧漢儀所輯《詩觀三集》中,于孔尚任詩前有小傳雲:“尚任有《鳣堂》《湖海》詩集。”鳣堂,即講堂。孔尚任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八日開始為國子監生員講解經義,次年七月初趕赴淮揚疏浚海口。《鳣堂集》即收錄任國子監博士講經到治河之前所寫詩篇。

二、《湖海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别集類存目》雲:“尚任官國子監博士時,随侍郎孫在豐在淮揚疏浚海口。因輯其入淮以後詩文,自編此集,故以湖海為名。”共收詩七卷,文三卷,劄三卷。南京圖書館、複旦大學圖書館、曲阜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均有介安堂十三卷本。

三、《岸堂稿》康熙三十三年(1684年),蔣景祈收輯當時京都有名詩人之詩共十三卷,名《辇下和鳴集》。其中,選孔尚任詩61首,為《岸堂稿》一卷。岸堂,為孔尚任于北京海波巷住所書齋名,王士禛書寫,尚任因以為号。上海圖書館藏有《辇下和鳴集》康熙刊本。

四、《長留集》。康熙年間《長留集》岱寶樓刊本扉頁題為:“曲阜孔東塘、遼海劉在園兩先生合刻,岱寶樓梓行。”吳之振序雲:“聞孔、劉兩公素未謀面,僅以詩調略同,訂交水乳。甲午冬,始晤于淮上署齋,促膝三閱月,商榷風雅,欲盡搜近賢傳稿,選為《長留集》,用存真詩,而先以所自著者,易手標明,以觀旨趣之同。”該集十二卷本收尚任詩999首,始于《湖海集》之後,終于康熙五十六年,即孔尚任殁前一年,前後凡20年。除少數詩篇與《湖海集》之詩有所重複外,凡孔尚任治河還京、京都仕宦、罷官歸隐之作,幾乎包羅殆盡。《晚晴簃詩彙》卷八十曾論及之。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兩圖書館藏有殘本。

五、《石門集》。孔傳铎《安懷堂文集》中,有《東塘石門詩全集序》雲:“又癸未至丁酉共若幹卷,曰《石門集》,是其歸田及遊覽之所作也。”即孔尚任因罷官而于康熙四十一年回鄉後至康熙五十六年去世前的詩作。

上述詩歌内容豐富多彩。一是同情民生疾苦,抒發“呻吟疾痛之聲”(孔尚任:《與田綸霞撫軍》)。二是抒發興亡慨歎,表現民族情緒。三是描寫清貧愁苦和仕途坎坷,抒發遭讒蒙冤的抑郁憤懑。四是描畫名勝古迹、山川風光,借以抒發心中塊壘。總的看來,孔尚任詩主性情,抒發真情實感,對掃除清初拟古主義詩風有一定促進作用。

孔尚任詞作甚少。孔昭薰在《阙裡孔氏詞鈔》中錄有孔尚任詞五首:《鹧鸪天》《西江月》(平山堂懷阮亭)、《绮羅香》《杏花天》《沁園春》(小吟蟬琵琶)。且言孔尚任有《綽約詞》,但是世無傳本。另外,孔傳铎所輯《同調集》中,錄有孔尚任詞二首:《錦纏道又一體》(水南莊宴集)、《落燈風》。并且指出,詞對于孔尚任來說,“非先生所長,落落數阕,姑亦輯成一卷”。

散文

孔尚任的散文,也有一定成就。清人王源《居業堂文集》雲:孔尚任“以文章博雅重于朝,羽儀當世,而孜孜好士不倦”。宗定九《湖海集序》雲:“今之孔氏,以文章經濟相兼者,則唯東塘公。”

序跋。孔尚任的詩文序跋,存33篇。有《花嶼堂詩稿序》《酣漁詩序》《碧瀾堂詩序》《環翠軒詩選序》《绮青軒集序》《長留集序》《山濤詩集序》《官梅堂詩集序》《古鐵齋詩序》《平山堂雅集詩序》《近青堂詩》《古鐵齋詩序》等,孔尚任力主抒情言志,以己意為詩,且身體力行,無疑具有反對形式主義的重要意義。

方志。孔尚任一生修過三部方志。

一是《阙裡新志》。曲阜市文管會藏有《阙裡新志》清刻本,二十四卷。

二是《平陽府志》,是孔尚任罷官之後纂修的地方志。朱士嘉《中國地方志綜錄》著錄:“康熙四十七年《平陽府志》三十六卷,劉修,孔尚任纂。張克嶷跋雲:郡伯劉青嶷先生乃起而纂之,事始于丁亥仲秋,脫稿于戊子季春。”孔尚任于康熙四十六年,應平陽知府劉之邀,助其修志。是年臘月,到達平陽,第二年二月,離開平陽回鄉。隻在平陽住有兩個多月,主要是對《平陽府志》修改定稿。

《桃花扇》暖紅室刊本(曲阜師範大學圖書館藏)

三是《萊州府志》,是孔尚任幫助萊州知府陳謙修訂的一部志書。康熙五十一年春,聘請孔尚任和劉以貴協助纂修。中央黨校圖書館藏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刊《萊州府志》。

譜牒。孔尚任纂修的家譜是《康熙癸亥重修孔子世家譜》。該譜由孔子六十七代孫衍聖公孔毓圻主持修訂。具體編纂,由孔尚任負責。“開修于壬戊之秋,竣事于癸亥之冬”,是從康熙二十一年秋季開修,到康熙二十二年冬天竣工。原刊本藏于孔子奉祠官邸,曲阜市文管會圖書館藏有清刊本《康熙癸亥重修孔子世家譜》,共二十四卷,一函十冊。總計26532l字,載籍10987人。

書劄。孔尚任一生,交遊廣泛,往來書劄甚多。僅《孔尚任詩文集》中所收“丙寅丁卯存稿”、“戊辰存稿”、“己巳存稿”,亦即從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之間的書劄,就有224封之多。今存的這些書劄,或悼念友人,或品評人物、書畫、詩文,或嗟卑歎窮抒發感慨,或訴說奔波勞碌之苦,或詢問親友近況,内容極為豐富。大都為典雅凝練、簡潔情真的文學短文。其《答端梅庵》雲:“讀贈言,敲擲有聲,沉雄無敵,進乎技矣。我固莽男兒,當之氣索。”僅隻24字,确乎惜墨如金。

其他著述。孔尚任的散文中,還有少量山水遊記。其遊記并非隻是模山範水,而是時而流露出建功立業或以著述傳世的志趣。有《西團記》《待漏館曉莺堂記》《清音亭記》《山依亭記》等。至于他的人物傳記,有《木皮散客傳》《黃生傳》等。

除此之外,孔尚任還有以下作品:

一、《節序同風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九十七《史部時令類存目》雲:“《節序同風錄》無卷數,衍聖公孔昭煥家藏本。是書仿《荊楚歲時記》為之,以十二月為綱,而以佳辰令節分列為目,各載其風俗事宜于下,頗為詳備。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異,尚任不分其時其地,比而同之,而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肴雜,不足以為典據也。”世無刊本,濟甯市文管會藏有清抄本,未斷真僞。

二、《會心錄》。《阙裡文獻考》卷三十一《孔氏著述第十一》載:“尚任有《會心錄》四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三十三《子部雜家類存目》雲:“是書雜采古人清言佳事,略如沈括《清夜錄》、周密《志雅堂雜抄》之例。自序雲:‘不考出處,不次先後,不分體例,間有複寫者,亦懶于删。蓋林居多暇,姑以寄意而已,非有意于著書也。’”是在隐居石門山期間所寫。世無刻本,濟甯市文管會藏清抄本,未斷真僞。

三、《魯諺》。與顔修來合作。《曲阜顔氏家藏尺牍》卷四有孔尚任《與顔修來》劄雲:“《魯諺》尚未成集,雖小道必有可觀。且當六月酷暑之夕,紅炬兩行,灑汗如雨,親家赤體秉筆,弟揮汗充副座,漏下三更,采風于臧獲仆役之人,亦阙裡之勝事也。”

四、《律呂管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孔尚任有《與顔修來》劄雲:“弟放廢人,留心四大妙理,頗能證五行之雜。前親家教我雲:“奈天有五心,人有五髒何?”弟細心體會,亦頗能為駁語,暇當繕錄,并《律呂管見》一并承教!”《律呂管見》寫于是年,正是孔尚任隐居石門山期間所寫。未見刻本流傳。曲阜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有孔尚任所著《律呂正義》清刻本,對樂理、樂器、祭禮、樂舞等闡述甚詳,附圖多幅。疑即《律呂管見》一書之異名者。

五、《畫林雁塔》。該書以朝代先後記載曆代畫家小傳,極為簡略。山東省博物館藏清抄本,題署:“阙裡孔尚任志伊父輯,同社徐顯慶、蘇眉父,侄孔衍栻石村父校。”

六、《享金簿》。作者述其所藏及經眼之書法、字畫、金石彜器等物,凡157則。對該物之來曆、特點、價值等,皆有考證。近人鄧實、黃賓虹合輯《美術叢書》初集第七輯曾收入《享金簿》,1941年刊出。近人錢啟同據《享金簿》摘抄有關玉器記載20則,名之曰《享金簿摘抄》,收入所編《玉說荟刊》中。有1931年排印本。徐振貴主編的《孔尚任全集輯校注評》錄有全文,且予簡注(齊魯書社2004年10月版)。

佚文

孔尚任墨迹

序。有康熙癸亥《孔子世家譜》序、陵墓志序、祠廟志序、古迹志序、祠典志序、宗族志序、學校志序、樂舞志序、土田志序、戶役志序、著述志序、風俗志序、物産志序、折柳小引、盟鷗草序等。

題。有詩人宗梅岑小像、居易堂文集題後。

跋。有康熙癸亥孔子世家譜跋、孔貞瑄直省縮地歌跋詞。

記。有修創栖靈寺記、明大名兵備道副使贈都察院右都禦使忠烈朱公專祠記、孔顔曾孟四氏學教授升例碑記、水鏡齋記、遊東萊景物記。

傳。有敕褒節孝朱氏傳、敕表節孝陸氏傳。

說。有至聖圖說。

疏。有乞賜襲封疏稿。

墓志銘。有皇清敕封承德郎戶部江南清吏司主事雪谷先生暨元配、路安人合葬墓志銘。

墓表。有授奉政大夫吏部考功司郎中顔公墓表。

信劄。有緻孔貞璨四封、寄青溝和尚書。

詩。有甲子仲冬聖駕幸魯恭紀阙裡禮成以儒生獲侍經筵紀盛排律一章、長安雪後寄懷拙庵大師二首、望大澤山、瑞蓮亭太守陳謙招飲、同太守陳謙、郡丞靳治荊過甘觀察國璧署内步韻一首、甘觀察署中百可亭晚作二首、水鏡齋北窗臨池晚飲一首等。

佚著。有聖門樂志、續古宮詞。

魯諺。有節序同風錄、會心錄等。

人際關系

父親:孔貞璠

妻子:張氏(時間不詳~1682年)

兒子:孔衍譜、孔衍志。

遺迹遺存

遺迹

孔尚任曲阜故居。孔尚任家有宅院四處,其一在曲阜城裡五馬祠街路北。青磚灰瓦瓦房,一進三出院落,“客廳後,綠竹可愛”(孔尚任:《木皮散客傳》),距孔府、孔廟僅半裡之地,是謂孔尚任祖父所居之地。他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之前,除曾在石門山隐居著書4年之外,也經常住于此處。所住房舍,已不存,遺址處已為旅舍。其二,在苗孔村,位于曲阜城西二裡處。《乾隆曲阜縣志》卷五十一《古迹二》載:“長松亭在苗孔村。明孔貞璠别墅中,有長松一株,作亭臨之。”又,孔尚任《阙裡新志》卷六《名勝》四《居停》八亦載“長松亭,在城西苗孔村内,明孝義先生孔貞璠别業也。有古松一株,本高數丈,怪藤修竹掩映池館,芍藥半畝,槿蓠一帶中有長松亭,為文人觞詠之所”。亭、樹均已不存,遺址處已為工廠。其三,在曲阜東南20裡處的湖上村,村東頭路南。原為孔子五十五代孫孔克中任曲阜令時所買,瓦房獨院。舊房已經翻修,尚有北房四間,廂房六間。已為孔尚任十世孫孔慶霖所住。其四,在曲阜城北24裡外尚莊,孔克中所置。舊院處蓋有新房,為孔尚任後人所住。

孔尚任江蘇泰州舊居,坐落于泰州鳳城河桃園景區内的陳庵,又名藏經禅院。原址在泰州東門大街文天祥祠對面。庵是明代陳氏侫佛的一所家庵,當年非常顯赫。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始榮後哀,落魄中寓居陳氏家庵,在此完成《桃花扇》稿。

海柏胡同

孔家康熙時期的文壇雙子星之孔尚任!

此外,原有孔尚任北京舊居,位于北京市宣武區東北部海波(柏)胡同。據記載:孔尚任故居位于宣武門外海柏胡同。清代文學家朱彜尊曾在該院的古藤書屋居住6年。朱歸故裡後,孔尚任在此寓居。清代詩人王士祯為孔居題名“岸堂”。原建築已拆除。

石門草堂

石門草堂。即石門山孤雲草堂,是孔尚任隐居讀書著述之處。石門山在曲阜城東北50裡處。史稱少昊氏都于曲阜,葬于雲陽,故此山古稱雲山。因山有二峰對峙,狀如石門,又名石門山。山多洞壑,以及清泉佳木,風景優美,故迹甚多。相傳古之晨門吏曾經于此隐居。唐人張叔明也曾蔔宅其麓。詩聖杜甫于此通路過張氏,寫有《訪張氏隐居詩》《與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詩仙李白也曾遊過此山,寫有《魯城東石門送杜甫詩》。山上還有孔子學《易》之處,子路宿于石門之處等名勝古迹。康熙十七年(1678年)九月十二日,孔尚任約集族弟孔莓垣、孔敬思同遊石門山,為其景色吸引,便灑酒為盟,決定于此隐居。山有小魯峰、玉筍峰、虎峰、摩青峰、涵峰等十四峰。其中,山之右側主峰,名為涵峰,海拔406米,青翠聳削,石面孤懸,猶如巨掌,昔人讀書之屋正是建此巨石之上,但已破舊不堪。于是,孔尚任将此書屋重新修葺,建成孤雲草堂三間,安置木榻布簾,茗碗爐香,隐居讀書。孔尚任于此住有4年之久。此後,孤雲草堂日漸傾頹。曲阜解放時,已隻剩斷牆敗瓦。

孔尚任墓

孔尚任墓。孔尚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上元前,卒于家,葬于曲阜孔林内環林道北側。墓高約3米,直徑約6米。墓兩側各有古柞一棵。其子孔衍譜、孔衍志為其墓前立碑一幢。石碑高3.6米,寬0.93米,雕龍碑頭上書“大清”二字,碑文為“奉直大夫戶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東塘先生之墓”,由“賜進士出身诰受奉直大夫,原任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理軍務督察院右副都禦史年家眷侄陳世倌拜題”,下署“雍正十三年歲次乙卯四月谷旦”,均為楷書。碑前設石供案。

遺存

由于孔尚任逝後家道衰落等原因,與其有關的文物儲存下來的并不多,主要有小忽雷等。

小忽雷。孔尚任遺存的文物中,最主要的是唐代樂器小忽雷。這原是唐人韓于建中二年(781年)制成,獻于唐德宗李适,因而儲存在内府的。唐元和九年(814年),發生了李訓、鄭注之亂,小忽雷流落民間。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孔尚任在京都從一舉子手中購得此器,并作有《詠小忽雷》絕句二首,镌于小忽雷牙轸之上,且是以寫有《小忽雷傳奇》。孔尚任去世之後,小忽雷落入太守孔泗源手中。桂馥(1736—1805)《小忽雷記》雲:“民部既殁,其子攜以入都,遺于道左。王觀察鬥南得之,贈孔太守泗源。”記中所說孔泗源得到小忽雷,不詳何年,當是孔尚任逝世後數十年之事了。

爾後,小忽雷輾轉傳入劉燕庭之手。《小忽雷傳奇》後附《劉燕庭農部自記》雲:“唐小忽雷……後歸長白繼蓮龛方伯,攜至秣陵。餘訪之,未獲睹也。時方伯辄許相贈,旋又移節桂林。蓋三年于茲矣。今夏,函緻,贈餘媵以岸堂傳奇一冊,餘屬南叔拓其形,裝池為幀,并補原叙一通于幀端,且以詩志之,屬同好和焉。時嘉慶庚辰七月中元日也。東武劉喜海燕庭父書于都門黃華坊嘉蔭簃。”由此可知,劉燕庭是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得到小忽雷的,距孔尚任逝世已經102年了。“其後,燕庭嫁女于華陽卓氏,用作妝奁。宣統二年,劉蔥石(世珩)連器帶譜,從卓家購得,拿精校刻出,編為暖紅室傳奇彙刻之第二十四種。”(梁啟超:《桃花扇著者略曆及其他著作》)可知劉世珩得到小忽雷是在1910年,距孔尚任逝世已經将近200年了。

小忽雷存于故宮博物院古樂器部,為國家一級文物。狀如琵琶,長0.65米,龍頭瓠體,木色紫黝,堅如金石。龍首鳳臆,腹蒙蟒皮。兩弦穿其下,各入龍口,一珠中含。項下刻有“小忽雷”三篆字,項後刻有正書“臣手制恭獻建中辛酉春”十一字。龍首之下,有二牙轸,镌有尚任二詩,一曰:“古塞春風遠,空營夜月高。将軍多少恨?須是問檀槽。”一曰:“中丞唐女部,手底舊雙弦。内府歌筵罷,凄涼九百年。”彈之,其聲忽忽如雷。

大忽雷,也存于故宮博物院,與小忽雷一樣,為國家一級文物。

其他遺存

孔尚任去世之後,家道愈加衰落,因而遺存文物甚少。最寶貴的是刻印《桃花扇》的木制原版,足有十拉車之多,以及舊書兩箱,可惜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被視為“四舊”燒掉。存者有:

一是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封贈孔尚任及其妻秦氏诏書,存濟甯市文物局。

二是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封贈孔尚任父母诏書,存濟甯市文物局。

三是孔尚任遺墨:孔尚任手書《會心錄》、孔尚任手書張繼詩、孔尚任手書大癡山水題字、孔尚任手書《明大名兵備道朱公專祠記》、孔尚任手書《評志操》批語。(以上存濟甯文物局)、孔尚任手書《孔貞選墓碑》(現存曲阜孔林)、孔尚任手書《孔貞綋墓碑》(存曲阜孔林)

四是尚任用過的一方硯台,一個筆筒,一張大理石桌,一個手抄《八卦冊》,存濟甯市文物局。

孔尚任紀念展覽

新中國成立後,對孔尚任隐居讀書著述之處孤雲草堂石門山進行封山育林予以保護。改革開放以來,石門山中水雪洞、蟠龍洞、石門月霁等二十四景,泉清林蔥,已成為旅遊勝地。1992年國家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孤雲草堂”也已在原址重新修複,并建有“孔尚任展覽室”,展有孔尚任塑像、孔尚任著述、孔尚任研究資料等。

此外,江蘇省泰州市在建設鳳城河風景區時,為紀念孔尚任編著《桃花扇》,複建了孔尚任在泰州的舊居陳庵,命名為桃園景區。

孔尚任郵票

孔家康熙時期的文壇雙子星之孔尚任!

2015年4月4日,中國國家郵政總局發行《中國古代文學家(四)》郵票,其中第5枚為孔尚任。

人物争議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初,孔尚任任戶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三月中旬,被罷官。關于孔尚任的罷官原因,後世學者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因《桃花扇》的思想内容為清廷所忌而惹禍;有人認為被誣卷入了A錢案件而去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