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作者:環球調查局

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大變局、大疫情相繼到來的背景下,混亂與動蕩似乎已經成了目前國際局勢的主旋律,誰也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發生什麼。

11月17日這天,世界便發生3件引人矚目的大事,既在意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且與美俄英法德等國密切相關。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第一件,美國“内亂”更新!全美22州狀告白宮。

17日,包括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蒙大拿州在内的12個州,聯手起訴白宮,要求其取消針對醫護人員的新冠疫苗強制令,并稱拜登頒布的疫苗強制令,嚴重違反了美國憲法,并侵犯了憲法賦予各州的權力。

要注意,早在本月初,以佛州為首的10個州,便已經就強制疫苗令将拜登政府告上法庭了。

也就是說,如今美國已有22個州聯手狀告白宮了,幾乎算得上是“半個美國”了。并且,随着時間推移,加入到“狀告白宮”隊伍的州,還在不斷增加。

那麼,導緻“半個美國”都揭竿而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原來,為了應對美國疫苗接種率一直停滞不前,拜登前不久下達了一項政令,要求美國政府雇員、承包商,已經接受美政府撥款機構的所有人員,都必須在明年1月4日前接種完疫苗,否則就會被強制解雇。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盡管,拜登此舉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帶有強制、強迫性質的政令,還是引來諸多不滿與反對。

一來,拜登此項政令不僅嚴苛,還具有強制性,相當于強迫美群眾在打疫苗與工作之中二選一,自然會招來群眾不滿。

二來,美國一直停滞不前的疫苗接種率已經表明,确實有很大一部分群眾不願打疫苗,而且是甯願丢掉工作,也不妥協。

在此情況下,美國各州政府開始着急了,要是強制疫苗令正生效了,美國政府大量從業人員被解雇,美國還如何運轉?

尤其是,那麼受美國政府撥款資助的醫院,要是出現大範圍的“離職潮”,抗疫工作如何進行?

别忘了,如今美國本就缺醫護人員,前不久紐約州更是因為“缺人”而宣布整個州進入緊急狀态。

三來,除了美國政府和醫院會受影響之外,美國社會也會出現動蕩,一些企業可能會借助“強制疫苗令”的旗号,趁機大範圍裁員。

屆時,美國失業率再度飙升,美經濟勢必會迎來重創。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是以,在結合多重考慮之下,美國各州聯起手來狀告白宮、阻止強制疫苗令生效,已經成了必然。

對此,怎麼看?

1,疫情正在深刻影響美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秩序。

自疫情發生以來,美國先是出人意料地成為了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而後美經濟又持續萎靡,迫使白宮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開啟“印鈔模式”,引發嚴峻的通脹危機。

如今,又因為疫情,全美22州聯手狀告白宮。顯而易見,疫情正在深刻沖擊美國的根基。

眼下,如何應對疫情,以及疫情引發的經濟、政治、社會危機,已經成了拜登的當務之急。否則,若任由危機持續,拜登上台時高呼的“美國回來了”,注定隻能成為一個笑話。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2,“半個美國”聯手起訴白宮,這顯然又是美利堅合衆國走向“美利堅分裂國”穩定又一展現。

同時,拜登下達的強制疫苗令,又何嘗不是美式霸權的展現之一呢?全美22州聯手反制白宮,同樣也是“美式霸權”遭自己人反對、反制的又一例證。

隻能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美國如今的窘境與困境,與其當初面對抗疫時的不作為、失職、渎職有着密切聯系。

究竟何去何從,拜登這回确實得考慮清楚了。

然而,正當美國人開始反制美式霸權之際,遠在萬裡之外的歐洲,也吹響了“反美”号角。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第二件事,将反美進行到底?歐盟決定組建“歐洲軍”,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17日,歐盟宣布,将最遲在2025年成立一支由5000名軍人組成的聯合部隊,以便歐洲在不依賴美國的情況下,應對各種危機。并且,在明年3月,歐盟就将正式敲定組建“歐洲軍”事宜。

據悉,這5000名士兵将來自歐盟各國,并且将不會邀請美國加入。不過,歐盟也表示,27個成員國并不需要全部參與,目前歐盟内部還在磋商。

這意味着什麼?至少3點吧。

一,歐盟這回已經拿定主意、要繞開美國建立單獨軍事力量了。

這表明,歐盟對美國的信任正在不斷降低,對白宮的失望在不斷上升,以及歐盟已開始意識到——美國不再可靠,歐洲是時候靠自己了。

二,歐盟單獨組建的“歐洲軍”,将對北約造成“制衡”的影響,甚至是“架空”北約。

畢竟,歐盟建立“歐洲軍”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維護歐洲利益;而北約在美國的主導下,更多的還是鉗制俄羅斯。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但問題是,歐洲與俄羅斯對立,隻利于美國,并不符合所有歐盟的利益。

是以,一旦“歐洲軍”成立并茁壯成長,歐盟各國必然會更偏向“歐洲軍”,并離北約而去。

屆時,美國不僅将失去在歐洲的戰略影響力,其維持多年的“美歐聯手制衡俄羅斯”格局,也将就此瓦解。

三,歐盟内部的裂痕,或是以擴大。

畢竟,眼看歐盟要自立門戶,美國和北約必定不會無動于衷,勢必會從中作梗,有可能是繼續炮制所謂“俄羅斯威脅”,将歐洲強行綁上車;也可能是對波蘭等國煽風點火、制造歐盟内部沖突、阻止“歐洲軍”成立。

總之,歐洲對美國有着重要意義,白宮不會眼睜睜看着它離自己而去,更不願看到其倒向俄羅斯。

是以,歐盟組建“歐洲軍”,确實是擺脫美國依賴、走向獨立自強的重要一步,但也隻是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長。

接下來,且看美歐如何出招吧。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最後,再來說說英國首相約翰遜公然挑釁俄羅斯的事。

17日,約翰遜在發表演講時,再次警告歐洲必須在“北溪2”項目與支援烏克蘭之間做出選擇,并指責德國總理默克爾不顧美英的反對,推動了“北溪2”項目的進行。

言下之意,英國這是想号召歐洲各國,一起抵制“北溪2”項目,并與俄羅斯對抗,甚至連身為歐洲一員的德國,都成了約翰遜口中的責怪對象。

此外,在近期白俄羅斯邊境移民問題持續發酵、俄烏關系惡化的背景下,英國突然公然挑釁俄羅斯,顯然不是巧合。

至少3個用意吧。

第1,趁着近期俄歐沖突、烏克蘭問題更新,美英正一起“打配合”,離間俄歐關系,實作其“圍堵俄方”的目的;

第2,進一步攪亂歐洲局勢,阻止歐洲一體化和自立門戶,并迫使歐盟站隊美國。

第3,通過指責、抹黑“北溪2”項目,阻止俄向歐洲輸氣,為美國奪回歐洲天然氣市場做鋪墊。

11月17日,世界發生3件事:美22州起訴拜登;英國再次叫闆俄羅斯

然而,不論英國的目的是什麼,約翰遜也不該忘記,俄歐關系降溫,最終獲利的隻會是美國,而不是歐洲。

别忘了,冬天馬上就要來了,若歐洲拒絕“北溪2”項目,這個冬天将極其難熬。屆時,美國再大肆對歐出售高價天然氣,歐洲免不了被狠狠敲一筆。

總之,過去種種早已表明,美國并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就連前美國務卿基辛格都感慨——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盟友則是緻命的。

究竟何去何從,英法德确實得考慮清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