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爾基的《海燕》

作者:美好百科雜談

高爾基的《海燕》偉大無産階級作家高爾基的名字在我國是廣為知曉的。《海燕》是高爾基寫的一首“戰鬥的革命詩歌”,是我國青少年十分熟悉和喜愛的優秀文學作品。

高爾基(1868~1936)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高爾基城)一個木工家庭。幼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裡。不久外祖父家破産,少年的高爾基便走向“人間”——當學徒、夥夫、搬運主……踯躅在俄國社會的最底層。在這裡,他接觸到了俄國沙皇統治下廣大勞動群衆的苦難生活,親身飽嘗了人間的一切辛酸和痛苦。勤奮、好學的高爾基,盡管生活在非人的極端艱苦條件下,仍然喜歡讀書,堅持自學。他從書本裡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進而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并開始學習寫作。罪惡的專制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黑暗、貧困的人民生活,使高爾基強烈地仇恨現存的社會制度,深刻同情處于水深火熱的俄國底層人民。

高爾基的《海燕》

19世紀末本世紀初是俄國勞工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1895年,列甯上司的“俄國勞工階級解放鬥争協會”在彼得堡成立。1900年,列甯創辦的《火星報》出版。從此,俄國無産階級革命從自發的經濟鬥争走上了自覺的政治鬥争。高爾基正是在列甯和《火星報》的思想影響下,走向了馬克思主義革命者的道路,成了“無産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高爾基一生寫了許多偉大的作品,除了早期的《海燕》、《鷹之歌》以及一系列出色的短篇小說外,還創作了大量中篇、長篇小說和戲劇、政論等作品,他寫出的第一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經典小說《母親》,受到列甯和全世界革命者的稱贊與重視。

《海燕》寫于1901年。這個時期俄國正處在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正如俄國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加裡甯指出的:“1900至1901年是革命運動在全俄國更進一步高漲的年代。社會上可以感到一種向往鬥争的力量。高爾基的《海燕》仿佛概括了跟專制政體和它的秩序進行鬥争的情緒和願望。”

高爾基的《海燕》

高爾基的《海燕》就是在俄國革命風暴即将來臨之際,号召人民行動起來,投身于同專制暴政作浴血奮戰的藝術言書。作品展現了一幅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的生死搏鬥、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的對比和“暴風雨就要到來”的尖銳複雜的政治鬥争的壯麗場景。“高傲的”海燕象征勇敢的革命者,他正沖破一切黑暗熱力、不畏強暴,英姿煥發地展翅翺翔,預言着無産階級革命即将勝利,曙光就在前頭!

在作品裡,高爾基使用了大量的象征的藝術手法,以寓意、對比的生動描寫,巨大的潛在的思想力量和強烈的藝感染力,有力地鼓舞了革命人民,諷刺了害怕革命的膽小鬼,打擊了專制主義者。它不僅是一首美麗的革命贊美詩,而且是一篇強有力的政治檄文;不僅在俄國無産階級運動的高漲年代起了極其重大的宣傳鼓動作用,而且在今天對于全世界革命者仍有其不朽的思想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