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作者:鴻鹄高飛一舉萬裡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曾影響中國以及中國周邊的漢字文化圈國家長達數千年。如今人們都把山東曲阜視為孔子的故鄉。我們現在到曲阜旅遊還能見到孔府、孔廟、孔林等與孔子有關的曆史遺迹。曲阜是孔子出生成長的地方,不過孔子的祖籍并不在曲阜:他的祖上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貴族,而且孔子本來也不姓孔。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我們中國人是随父姓的,可為什麼漢字中的“姓”字卻是女字旁呢?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其實古人的姓名是由姓、氏、名、字四部分組成的。比如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周瑜字公瑾、諸葛亮字孔明......由此可見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隻不過我們現在把名和字合在一起稱為名字。其實我們中國人姓氏和名字一樣也經曆了這樣的變化過程:本來最早以前姓是姓、氏是氏,不過我們現在已把這兩個概念合并為姓氏。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時代,是以我們中國人其實是随母姓的。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不過現在我們所謂的“姓氏”其實用的是氏。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後繼承自父系的氏逐漸取代了繼承自母系的姓。我們今天所謂自己姓什麼其實都是說的氏,而并不是古人所謂的姓。孔子其實是子姓孔氏。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族後裔。周武王伐纣滅商分封諸侯的時候冊封了由殷商後裔建立的宋國。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擔任過宋國的大司馬一職(相當于現在的國防部長)。孔氏一門作為宋國的高官為何後來會遷居到魯國的曲阜呢?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話說公元前729年宋國第十三代國君宋宣公去世後沒讓自己的太子繼位,而是把君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在位九年之後行将就木的宋穆公為報答當年哥哥的恩情就打算把君位還給原先的太子與夷,然而時任大司馬的孔父嘉卻堅決反對這樣做。這其實并不是孔父嘉的個人意見,而是代表了當時宋國相當一部分大臣的普遍意見。本來大家都覺得宋穆公的君位不管是怎麼來的都理所當然會傳給自己的兒子。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這麼多年來臣屬們早就在宋穆公的長子馮身上傾注了不少心血。大家這麼做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未來的前途預先進行投資。現在宋穆公要把君位還給哥哥的兒子意味着大家近十年的政治投資全打了水漂。可想而知宋穆公這一決定會遭到群臣多麼激烈的反對。宋穆公不管别人怎麼想就是鐵了心要還位給與夷。宋穆公把孔父嘉叫來直接把與夷托付給他。宋穆公也不管孔父嘉想得通想不通,總之這個任務反正就是交給你了。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宋穆公為了向群臣表明自己的決心還把公子馮攆到了鄭國。等宋穆公與夷就順利繼位成為宋殇公。令宋穆公始料未及的是鄭國捏着公子馮這張牌動起了歪心思:鄭國一直謀劃着把公子馮送回宋國奪取君位,進而在宋國建立一個親鄭的政權。恰逢這時衛國第十四代國君衛桓公被自己的兄弟州籲弑殺。州籲弑君篡位後試圖通過對外戰争樹立自己的統治權威。州籲向宋殇公提議共同讨伐鄭國。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宋殇公這邊雖坐上了國君之位,卻時刻擔心公子馮反攻倒算。宋殇公私心一起就全然忘了叔叔穆公傳位的苦心和恩德。宋殇公繼位後一直視流亡在鄭國的公子馮為心腹大患。且不說公子馮本來就有繼承君位的資格,更何況公子馮的背後還得到了鄭國的外援。是以當州籲提議共同伐鄭時宋穆公十分爽快就答應下來了。宋國與衛國兩次聯手打擊鄭國不僅沒能解除公子馮這顆政治炸彈,反而事與願違招來了鄭國更為頻繁的報複打擊。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宋殇公在繼位後的十年内不得不動用舉國的力量同鄭國整整打了十一場大仗。這些戰争有勝有敗:在第一場戰争中宋國與衛國聯手圍困鄭國都城的東門;在第二場戰争中宋國收割了鄭國領地上的莊稼;在第三場戰争中宋國占領了鄭國的盟友邾國的領地;在四場戰争中宋國再次小勝邾、鄭聯軍;在第五場戰争中宋軍一度圍困長葛;在第六場戰争中鄭莊公以王室的名義聯合王師大敗宋軍。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在雙方的第七場戰争中鄭莊公再次擊敗宋軍。此後戰争形勢開始朝不利于宋國的方向發展。到了雙方第十次戰争時鄭軍已攻入宋國本土。在雙方第十一次戰争中鄭國又聯合虢國大敗宋國。然而無論戰勝與否受傷害的始終是老百姓:宋國在戰勝時掠奪的戰利品都歸了統治階級,可等到戰敗時卻是由群眾承受苦難。宋國曾将在戰争中掠奪來的大鼎當作禮物送給魯國用于鞏固邦交關系。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宋國為支援戰争一再加重百姓承擔的賦稅。戰争導緻宋國整整一代青壯年勞力幾乎損失殆盡。一時間宋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人因為戰争而失去生命。統治者隻顧把掠奪來的戰利品揮霍掉,卻絲毫沒想過如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無論戰勝還是戰敗最終都是由平民百姓買單。宋殇公不僅沒能通過戰争解決公子馮這個潛在的外部隐患,反而因為長年累月的戰争大大激化了國内沖突。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孔父嘉盡管一開始是支援公子馮的,可他自從接受宋穆公的托孤遺命以來就一直對宋殇公忠心耿耿。身為宋國“國防部長”的孔父嘉一直千方百計設法支援宋殇公的戰争政策,是以孔父嘉在宋國百姓眼中就是一個令人深惡痛絕的戰争分子。盡管孔父嘉被當時的宋國百姓深惡痛絕,不過他的小日子倒是過得挺滋潤的。孔父嘉身居“國防部長”這樣的高位,又是先君宋穆公親自指定的托孤大臣。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說孔父嘉在當時的宋國是權傾朝野一點也不為過。位高權重的孔父嘉憑着自己的政治資本做起了一個美女的丈夫。孔父嘉的妻子不是普通的美,而是那種勾魂攝魄的美。司馬遷在《史記》中從側面描寫了孔父嘉的妻子:“大司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華督,督說,目而觀之”。這段話是說孔父嘉的妻子出門在路上遇上了宋國的太宰華督。華督因為感到賞心悅目就一直目送她走遠。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左傳》中也描寫了這樣一細節:“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豔’”。按說華督身為太宰這樣的高官想要什麼樣的女人得不到。能讓他隻見一面就目不轉睛的美女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天姿國色。話說華督自從見過了孔父嘉的妻子這一面之後就像是丢失了魂兒一樣難以忘懷。當華督知道自己在路上偶遇的這位美人是大司馬孔父嘉的妻子以後就開始醞釀一個巨大的陰謀。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華督打算除掉孔父嘉以便實作自己長久占有美人的意圖。可孔父嘉作為大司馬在官職上與太宰華督不相上下,加之孔父嘉又是先君指定、當今國君信任的輔政大臣,那麼總不能像對付鄉野小民那樣說殺就殺吧?這時華督想到了利用民意打一場“輿論戰”。當時宋國的老百姓早已因為長年累月的戰争而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恰在這時一個謠言開始在宋國都城流傳開來:大司馬孔父嘉又開始整軍備戰要攻打鄭國了。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一時間城裡各家各戶的妻子帶着縫了又縫的衣服,老母親拖着疲憊的身軀紛紛趕往軍營,隻為在戰争出發前看一眼丈夫和兒子。軍營中有的戰士寫好了遺書,有的給父母留下了最後一次軍饷。在這樣一種躁動不安的氛圍中突然有人高聲叫道:“我們找華太宰去。聽說華太宰不願出兵打仗,讓他為我們做主”。沒多久太宰府的大門就被一群憤怒的士兵團團圍住。這些士兵吵着鬧着要見太宰。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華督顫顫巍巍來到士兵中間說道:“大家安靜安靜。大司馬準備出兵攻打鄭國也是為了宋國的顔面,大家要了解大司馬的苦衷”。華督這番話表面上看似在為孔父嘉做出解釋,可實際上這就等于是承認了孔父嘉要攻打鄭國。士兵們質問道:“什麼苦衷?他要顔面,就讓我們去送死?太宰你要為我們做主啊”。這時華督裝出一副很小心的樣子說道:“大家小聲點,被大司馬聽到了可是要殺頭的”。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士兵們氣呼呼地嚷道:“怕什麼?反正是個死!”華督見狀一咬牙、一跺腳裝作為難的樣子說道:“好吧,民意不可違。這些年宋國連年征戰已是國力空虛、百姓疲敝。我身為太宰怎能袖手旁觀呢?如果大家要為民除害,那麼我也隻能遵從衆願了”。士兵們在華督這樣一番煽動下直接沖入了大司馬孔父嘉的府邸。在一陣陣的嘶喊、慘叫中孔父嘉及其家中幾十餘口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華督殺孔父嘉而奪其妻既消滅了一個政敵,同時又收獲了一個絕色美人。然而他這樣的做法引得宋殇公大為光火。宋殇公放出狠話說要為孔父嘉讨還公道。華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慫恿士兵闖進宮裡把宋殇公也給殺了,然後從鄭國迎回公子馮繼承君位。華督就這樣取代孔父嘉成為新國君面前有擁立之功的大紅人。華督慫恿嘩變的士兵攻入大司馬府邸時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僥幸從禍亂中逃脫。

中國史連載:孔子原來不姓孔,祖籍也不是曲阜

木金父為躲避仇人華督的追殺就一路向北逃到了魯國的陬邑(今天的山東曲阜)定居下來。孔氏家族從此就在這裡生息繁衍開來。到了木金父的孫子孔防叔的時候被魯國委任到了魯宋國界處的防城擔任防邑的大夫。防城是宋、魯兩國的交界點,是以宋國要進攻魯國必須從這個地方來進兵。魯國方面就讓與宋國有世仇的孔防叔來鎮守此地。孔防叔在防城建立了完備的防禦體系,進而為保衛魯國邊境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